今年,青海這兩個地方合併設立縣級市

今年,青海这两个地方合并设立县级市

今年,茫崖和冷湖兩個行委合併設立縣級市。對此,茫崖工委書記孔祥輝說,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茫崖將全面理清發展思路,緊抓建市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綜合高效開發利用石棉、鹽湖等資源,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讓人們對茫崖的認識有所轉變。

今年,青海这两个地方合并设立县级市

以“新精神”踐行新戰略 新時代就要有新作為

——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分組討論綜述——

▼▼▼

(上下滑動閱讀文章)

七月高原,花開正豔。

7月23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青海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西寧召開,這是全省上下在新時代、新起點上推進新青海科學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與會代表滿懷激情,熱烈討論《關於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若干意見(討論稿)》和省委書記、省長王建軍的講話。兩天的會議時間中,與會同志熱愛青海的深情溢於言表,建設青海的熱情令人振奮。

與時俱進,結合實際,形成“一優兩高”的時代主題,這是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再動員、再部署,是對青海省情的再認識、再深化

黨的十九大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的歷史方位判斷,指出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要求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緊密結合青海實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矛盾,明確新目標,作出新部署。

《意見》首次將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有機結合起來,形成“一優兩高”的時代主題,提出“七大戰略”以及努力目標、方向路徑和重點任務,對青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青海最大的機遇是政策、青海最大的價值是生態、青海最厚的底蘊是資源、青海最強的動力是改革、青海最佳的路徑是開放、青海最寶貴的財富是精神……地處高原是青海的區位短板、發展不足是青海的現實之困、區域差異是青海的協調難題、轉型緩慢是青海的發展瓶頸、人才短缺是青海的最大制約、社會治理是青海的壓力所在。

青海的六個“優勢潛力”和六個“短板不足”讓與會人員感覺平實而深刻。

青海省外事辦公室主任郭根旺說,“青海最佳的路徑是開放”這句話講到了我的心坎兒裡。相對而言,青海的開放程度較低,提高青海的知名度,首先要講好青海故事,特別是要講好青海的生態故事。

與會人員一致認為,進入新時代,青海生態屏障的地位更加凸顯,堅持生態優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須臾不可動搖。發展是解決青海一切問題的關鍵,但我們追求的發展已不是過去那種高投入、高排放的粗放式發展,而是追求質量、效率、動力變革的高質量發展。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我們所有發展都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們所追求的是高品質的民生,創造的是高品質的生活。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鬥的“新精神”領航新徵程

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建設新青海,要有新精神。

這個新精神,就是站在崑崙之巔、守望全國和世界的登高望遠精神,就是交往交流交融、不斷融入全國和世界發展格局的自信開放精神,就是維護民族團結、保護綠水青山、造福全國和世界的團結奉獻精神,就是把握新時代新要求、激勵新擔當新作為的不懈奮鬥精神。

是的,青海自然環境嚴酷,工作條件艱苦,沒有犧牲和奉獻精神是堅守不住的。

長期以來,“兩彈一星”精神、“五個特別”青藏高原精神、“兩路”精神、“玉樹抗震救災”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實幹精神等鼓舞和感召著全省黨員幹部群眾艱苦奮鬥、奮勇拼搏,創造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人間奇蹟。

發展不足、轉型緩慢、區域發展不均衡……當前,青海不僅需要解決“有沒有”的問題,而且還要解決“好不好”的問題,這需要新精神的引領,需要新精神的鼓舞。

對此,省農牧廳廳長王玉虎說,青海的“三農三牧”產業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我們要用新精神領航新徵程,不斷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牧業向綠色化、特色化、優質化、標準化和品牌化發展。

深入實施“五四戰略”,以生態文明理念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之路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就是要走綠色發展之路,用綠色指標來衡量發展成效,保護好青海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青海落地生根。

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的核心保護區。兩年來,雜多縣在昂賽鄉2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開展了牧民生態監測試點;建立了以雪豹為主題的全域化自然體驗基地;探索了垃圾減量分類資源化利用模式。對此,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委書記才旦周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資源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源,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綠色發展是最大的發展。只要堅持生態保護優先,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青海的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越走越敞亮。”

只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事,就要大膽去想;只要符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事,就要積極去試;只要符合青海實際的事,就要努力去辦;只要符合市場規律、有競爭力的事,就要認真去做;只要符合帶動產業擴大就業的事,就要務實去幹。

“推動我省經濟發展的高質量,人的思想觀念要高質量。”“區域協調要高質量、產業佈局要高質量、城鄉建設要高質量、生態文明建設要高質量、融入國家戰略要高質量……”

果洛藏族自治州州長白加扎西說,帶著省委全會的精神,果洛將積極融入全國和全省的戰略部署,堅持生態保護優先高質量推進高原生態畜牧業、生態文化旅遊業和新能源產業發展,調動和激發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創造性,奮力書寫新青海的美好畫卷。

創造高品質生活,就是著眼於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從物質、文化、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多向發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為了給大家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通過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村裡的露天蔬菜種植面積達173公頃,人均純收入也由2000年的700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9600元,我對帶領全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滿了信心!”湟中縣共和鎮蘇爾吉村黨支部書記蘇生成激動地說。

堅定不移推進和加強黨的建設,進一步激勵黨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新青海建設所描繪的宏偉藍圖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來檢驗,來完善。“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的實現,同樣要依靠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的積極參與和親身實踐,這是對人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發揮的最好檢驗,也是對我們制定政策措施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檢驗。

省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提出,新青海建設的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就必須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進一步激勵黨員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遵循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在生態的基本判斷,順應經濟發展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宏觀趨勢,呼應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的共同心聲。

適應新時代,體現新擔當。讓我們銘記登高望遠、自信開放、團結奉獻、不懈奮鬥的“新精神”,做新時代合格的答卷人。

今年,青海这两个地方合并设立县级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