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背後的執著與堅守——我盟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讓羣衆擁有更多幸福感

32%背后的执着与坚守——我盟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生態環境良好、生態資源較優是興安盟的品牌和優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興安盟對生態重要作用的最好闡釋。興安盟委、行署在主導全盟經濟社會新一輪發展中,始終把生態建設擺在首位,高舉生態建設大旗不動搖,明確要求任何發展絕不以犧牲生態為代價,嚴守生態紅線,主打綠色品牌,放大生態優勢,努力把興安盟建設成為祖國北疆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適宜人居、適合綠色產業發展的“生態園”。

截至目前,全盟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2%,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連續5年保持在95%以上。這背後,正是興安盟多年始終如一的執著與堅守。

32%背后的执着与坚守——我盟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執著綠色理念厚植生態優勢

走進科右前旗巴日嘎斯臺鄉興安村,無不為其宏大的生態建設工程而震撼。興安村是內蒙古東部區農村黨支部誕生地,也是內蒙古革命的紅色發源地。沿203省道北上或南下,進入興安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道旁巨幅紅旗造型的標語牌,醒目的寫著“相約綠色興安,博覽紅色經典”,一語道破了興安村兩大特色——“紅色文化”和“綠色生態”。紅色文化,是歷史的積澱,這綠色生態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過去的興安村是荒山禿嶺,生態嚴重失衡,雨季到來,山洪衝擊村莊,並夾雜著淤沙破壞農田,農民苦不堪言。如今,走進興安村,滿眼望去是“田成方,樹成網,綠色植被滿山崗”。興安村有這樣的變化,興安村原黨支部書記、全國綠化獎章獲得者戰洪全功不可沒。二十多年來,戰洪全始終把生態環境改善主抓在手,在他的奔走呼籲下,憑著滿腔的熱心和誠心,爭取到了小流域治理、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農業綜合開發等生態建設項目,並帶領全體村民開始了規模宏大的生態建設大會戰。經過不懈的努力,在戰洪全的帶領下,興安村共完成荒山荒坡造林2.5萬畝,村集體林業資產超千萬,改變了生態環境,營造了綠色銀行,增加了村民收入,為子孫後代留下了一筆豐厚的財富。

像這樣的典型事例,只是興安盟生態建設的一個縮影。如今的興安盟,綠色已經成為發展的主基調。自2000年以來,通過實施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全民義務植樹和非公有制造林,全盟累計完成營造林面積946.64萬畝,其中人工造林710.94萬畝、飛播造林10.63萬畝、封山育林225.07萬畝。

32%背后的执着与坚守——我盟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堅守綠色底蘊 守好一方淨土

走進扎賚特旗神山林場聶林溪公益林管護站,首先讓人吃驚的是這個管護站的所有人員均為45歲左右的蒙古族女性,組建起了全盟首支女子公益林管護隊。無論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她們和所有男隊員一樣,巾幗不讓鬚眉,承擔起了神山林場2萬畝公益林的管護任務,肩負著繁重的防火、病蟲害防治等重任。當被問及為什麼要放棄外面的工作回到家鄉時,她們用蒙古族最樸實的語言作出了回答:“林場就是我們的家,無論身在哪裡,心裡始終忘不了林場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更忘不了這裡的父老鄉親。”正是憑著對故土的一份摯愛和難以割捨的故鄉情,她們回到了家鄉,加入到公益林管護隊伍中來,為守護心中的林場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

32%背后的执着与坚守——我盟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既要栽好樹,更要護好林。盟委、行署高度重視森林資源保護工作,特別是把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列為事關全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由盟行署與各旗縣市政府簽訂防火責任狀,全面落實防火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並形成了盟、旗(縣市)、鄉(鎮蘇木)、村屯(嘎查)四級責任體系,層層簽訂責任狀。同時,在“五一”“清明節”等關鍵時間節點,各級森林草原防火部門從火源管理入手,採取佔山頭、守村頭、看墳頭等形式,對重點地段嚴看死守,重兵布控。

自2000年以來,全盟境內未發生人為森林草原火災,並多次成功堵截蒙古國入境草原大火,有效保護了森林資源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正是由於盟委、行署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發展戰略,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我盟不斷厚植綠色優勢,堅持綠色發展,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正為全盟人民帶來更大的生態福祉。(來源:《興安日報》 記者 曲建平 通訊員 胡雙成)

32%背后的执着与坚守——我盟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让群众拥有更多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