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下五星銀幣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下五星銀幣

孫中山: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幼名帝象,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化名中山樵,出生於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國近代民族民主主義革命開拓者、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倡導者。孫中山創立《五權憲法》,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晚,領導發動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wxid809722,孫中山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其著述在逝世後多次被結集出版,有中華書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孫中山全集》,臺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國父全集》等。孫中山為了改造中國耗盡畢生的精力,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也為政治和後繼者建立了堅固而珍貴的遺產。

開國紀念幣:1911年12月29 日,經辛亥革命後,已光復的17省代表在南京推選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政府宣告成立,清朝滅亡,在中國持續2000 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隨之結束。民國成立時,由於幣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鑄大漢銀幣,福建改鑄中華元寶外,主要的造幣廠,大都仍沿用前清鋼模鑄造銀幣,以供流通需要。由於幣制混亂,臨時政府財政部長陳錦濤,於民國元年3月11日呈文大總統 孫中山,鼓鑄10萬元紀念銀幣以為整頓。圖案採用大總統孫中山肖像,以後的通用銀幣再改花紋式樣。wxid809722,孫中山令財政部行文,同意鼓鑄紀念幣,並命令其餘的通用銀幣新花紋,“中間應繪五穀模型,取豐歲足民之義,垂勸農務本之規”,訓令財政部速制新模,分令各省造幣廠照式鼓鑄。不久,財政部就頒下新模給江南(南京)、湖北、廣東等造幣廠依式鑄造,這就是“中華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的由來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下五星銀幣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下五星銀幣: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造幣廠財政部頒發命令,鑄造的第一批中華民國孫像開國紀念幣。該幣的特點是:五角星方位在下,左右兩個五角梅花星擺放較正。五角梅花星與英文字母間距較近。英文字母沒有錯版。袁世凱竊取大總統後,該幣停鑄,因時間短暫,流通不多,尤顯珍貴

孫中山開國紀念幣下五星銀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