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是忠誠、奉獻和創造—婺源縣委辦主任陳躍觀電影《信仰者》有感

婺源縣委辦主任 陳躍

習近平同志曾深情地說:“我多次讀方誌敏烈士在獄中寫下的《清貧》,那裡面表達了老一輩共產黨人的愛和憎,回答了什麼是真正的窮和富,什麼是人生最大的快樂,什麼是革命者的偉大信仰,人到底怎樣活著才有價值,每次讀都受到啟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近日,一部反映方誌敏烈士在獄中艱苦鬥爭的影片《信仰者》搬上了大熒幕,婺源全縣各單位紛紛組織學習觀看,掀起了一股瞭解方誌敏、學習方誌敏的熱潮。《信仰者》主要講述方誌敏等老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創建贛東北根據地,開展根據地建設,1935年為了配合紅軍長征,率領紅十軍團北上抗日,途中遭到國民黨追剿,不幸被俘,入獄後不畏強權,堅定信仰,最終壯烈犧牲的英雄故事。電影中的每個情節細細品味,都讓人引發無限深思。三省交界的婺源,曾是“中共皖浙贛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方誌敏、尋淮州、粟裕、吳英、倪南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此留下了戰鬥足跡,紅色遺蹟遍佈全域。觀看《信仰者》後,我對“信仰”一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信仰是任憑威逼利誘的無悔忠誠

信仰是忠诚、奉献和创造—婺源县委办主任陈跃观电影《信仰者》有感

方誌敏被俘後,小到軍法處副處長錢協民,上至國民黨駐贛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直至蔣介石本人都親自趕來勸降,許以高官厚祿。可是方誌敏信仰堅定,在生與死的抉擇面前,毅然選擇了最艱難的那條路——為信仰而死。他的信仰之純潔、堅定,連起初不贊同共產主義的同盟會成員、國民黨元老胡逸民,都深受感染,轉變立場,幫助傳遞手稿。“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誌敏用自己的慷慨就義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信仰的忠貞。

忠誠是共產黨員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方誌敏正是因為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敵人的威逼利誘下,對黨忠誠,永不叛黨。今天,我們講對黨忠誠,就是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身為一名領導幹部,就是要當好老實做人的表率,始終表裡如一,說老實話、幹老實事,不見風使舵、欺騙組織,做黨和人民絕對信得過、靠得住的“老實人”;要當好服務人民的表率,樹立正確的群眾觀念,思想上尊重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工作上依靠群眾,不推諉扯皮、怠慢群眾,做人民群眾絕對忠誠的、合格的“守護神”;要當好嚴於律己的表率,對政治規矩保持絕對忠誠,對黨紀國法保持絕對敬畏,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做講政治、明規矩、守紀律的“排頭兵”。

信仰是始終一心為公的無私奉獻

信仰是忠诚、奉献和创造—婺源县委办主任陈跃观电影《信仰者》有感

方誌敏擔任過省委書記、省蘇維埃政府主席,但從來都是清廉無私,從沒有奢侈過,“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元,但為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地用之於革命事業”。他被捕時,身上除了一支鋼筆和一塊舊錶外,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甚至國民黨士兵還用手榴彈威脅他,交出“埋在地底的財寶”。《清貧》一文中的“矜持不苟,舍已為公,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何嘗不是方誌敏的內心獨白和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他將自己的智慧、才幹、甚至於生命都奉獻給了黨、祖國和人民,把愛奉獻給了戰友、群眾和親人。

奉獻是共產黨員的基本功。當前,我們正處在一個社會觀念變革轉型的關鍵時刻,價值觀日益多元化,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甚囂塵上,損害社會道德,這與方誌敏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到死、奮鬥到死”的人生觀是背道而馳的。如今,我們依然要大力發揚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用集體精神、簡樸生活,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拉起精神的籬笆、築起道德的高地。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腳踏實地,多一些擔當,少一些抱怨,克己奉公,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冷暖裝在心中。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匯聚改革發展的涓涓細流,不斷推動人民生活的改善提升,在婺源社會經濟發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做一名合格的踐行者。

信仰是敢於推陳出新的無限創造

信仰是忠诚、奉献和创造—婺源县委办主任陈跃观电影《信仰者》有感

方誌敏為“解決被敵人嚴密封鎖的經濟問題,解決經過八九年戰爭的財政問題”,創新思路,開辦了第一家銀行、成立了第一家合作社、發行了第一張銀行股票……這些打破常規的舉動,不僅推進了贛東北根據地的經濟建設,而且支援了中央蘇區的武裝鬥爭。方誌敏不迷信教條主義,將馬克思主義與贛東北的實際情況有機結合起來,“用前所未有特創的新方法去解決的,表現出蘇維埃驚人的創造力量”,創造出一整套建黨、建軍和建立紅色政權的經驗,開創了一個被毛澤東主席評價為“方誌敏式”根據地,獲得了“蘇維埃模範省”的光榮稱號。

創造是共產黨員的先進力。《可愛的中國》中曾寫道,“中國一定有個可讚美的光明前途”“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如今,預言已成為現實,改革開放4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千千萬萬的共產黨員活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社會的各行各業,用智慧和汗水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改革難關,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蹟。當下,婺源正處於“發展全域旅遊,建設最美鄉村”的戰略窗口期,十場硬仗,提升鄉村魅力;五城同創,改善城市面貌,件件都是難事、重事、急事。這就需要我們的黨員幹部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打破陳規、勇於創造的思想觀念,以自強不息、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抓住婺源發展全域旅遊,各項事業迅速推進的有力契機,多出思路、多想辦法,破解難題,做敢於擔當、履職盡責的示範者,盡最大努力推動婺源經濟轉型,實現婺源經濟社會大發展、大繁榮。

編 輯:曹炳輝

責任主編:李華龍

總 監:傅容萍

-END-

婺 源 縣 官 方 政 務 微 信

江 西 省 十 大 政 務 微 信

發佈權威信息 回應熱點事件

引導網絡輿論 服務婺源民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