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丨從早吃到晚的雲南燒烤,根本停不下來丨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上個月,《人生一串》已收官

這部紀錄片“收穫”了不少觀眾的口水

隔著屏幕似乎都可以聞得到肉香

那頭是令人眼花繚亂的美味

這頭是我們無處安放的舌頭

燒烤攤,才是中國人真正的“深夜食堂”

之前,我們已經寫過了東北-西南這條對角線燒烤

世界盃是世界的,燒烤是我們的

說起中國燒烤,雲南必須是前三甲的位置

在這部紀錄片裡

雲南昭通小串建水燒豆腐也都賺足了眼球

膽兒大愛吃的雲南人

吃起燒烤,什麼食材都敢往裡放

今天就和風物君一起

給滇式燒烤瘋狂打電話吧!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雲南燒烤正確的打開方式

“沒了煙火氣,人生就是一段孤獨的旅程。”

——紀錄片《人生一串》

如果說燒烤是最人間煙火氣的存在,恐怕不會有很多人出來反對。在吃貨界,燒烤也早已是一個“普遍的共識”,它可以融化尷尬的氣氛、打破陌生的界線,此刻沒有敵人,只有朋友。

熱氣騰騰的夏夜,隨意踩著人字拖,拽上三五好友樓下燒烤攤兒圍坐,葷素混搭的串兒擺滿一桌,聊著天兒、唱著歌兒,敞開肚子來吃,盡情享受生活中難得擠出來的自在一刻。燒烤,吃的是味道,也是氣氛、是人情。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之前,風物君做過一期關於“南北燒烤”(風物話題|你那裡的串兒都擼出了什麼花樣?),其中一位留言說:“吃過雲南燒烤,基本會對其他地方的燒烤無感了”。還列舉了三條理由——

第一,雲南海拔落差大,造就了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物種也極為豐富。別人吃瓜果蔬菜豬肉牛肉,我們卻以家養的、野生的、地上的、地下的來做區分。

第二,雲南是多民族省份,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方式和文化。比如滇中地區,燒烤匯聚八方特色,勝在老少皆宜、各地人都能吃;滇西南地區,地處亞熱帶,又民族聚集,吃得奇奇怪怪,你都叫不上名字,人家通通能拿來烤了吃。

第三,雲南本就是植物王國,大量香料既是佐料,也是藥膳。比如西餐裡常見的九層塔(羅勒),同科同屬的在雲南就被叫做香柳或者狗薄荷。生著吃、煮了吃、烤了蘸料吃,隨便你高興。賣法也粗暴,都是一大捆一大捆的。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雲南人可以為你烤一個昆蟲園子。攝影/Geethan

在雲南的少數民族,歷史上幾乎都有烤火塘的習慣。柴燃盡時,只餘紅彤彤的火炭,再將食物放於上面烤制,做熟後極香。蔬果、野菜、家禽、水產等等,可謂無所不烤。

再加上雲南天然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優勢,白天熱、早晚涼,夜色伊始,街邊就見各種燒烤攤接二連三地立起來了。長時間下來,雲南燒烤成了當地夜市的一枝獨秀,更是雲南飲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夜晚涼爽的雲南,燒烤時刻準備登場。圖/視覺中國

和北方清一色的烤肉不同,雲南燒烤的最大特點就是“專治各種挑剔”——多民族特色濃厚、香料特別、燒烤食材豐富、烤法多樣化。只有親身體驗過,才能知曉其中美妙。

尤其是燒烤食材之多,讓來到雲南吃燒烤的人恨不得多長几個胃才能裝下!先說葷菜,常見的有

牛肉、牛排、粉腸、大腸、黃喉、鳳爪、雞腳筋、豬皮、豬腳、昆蟲……還有各種葷素混搭選手,如蘑菇包肉、蔥串肥腸等,擁護者照樣不少。同時,在雲南的燒烤世界裡,素菜也絲毫沒被葷菜搶了風頭,茄子、菌類、洋芋、韭菜、小瓜、豆腐、青椒、藕片、豇豆、娃娃菜等,各種“女性之友”,友好得很。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葷素同烤。圖/博華傳媒《悟空火焰山》

當然,還有雞屁股、豬牙床、豬括約肌、豬胎盤這種別處難得一吃的稀罕物,你都能在在神奇的彩雲之南吃到!絕對不是什麼黑暗料理,一口香辣脆,吃過不忘喲。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雲南燒烤江湖,每個門派都饞skr人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到底選哪一家?真是讓人犯難。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雲南人對燒烤似乎有著一種與生俱來的熱愛和擅長。這裡的路邊燒烤攤,甚至成為當地重要的“社交場所”,歡笑吵鬧,都從燒烤攤開始,也從燒烤攤結束。

雲南的魔幻燒烤世界,眾多風味交織一起,彰顯著不同的美妙。在香氣瀰漫的煙霧中,各門各派都使出絕學大招兒,讓前來“討教”的食客通通張開了嘴、邁不開腿。放眼看去,是堆積如山的籤子;放耳聽去,是大快朵頤的歡快樂章。

這裡的人,在燒烤裡不問過去未來,只爭朝夕。

昭通丨無肉不歡,先來一百串兒!

地區:昭通

特點:小串橫行天下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在《人生一串》的第一集中,雲南昭通牛肉小串緊跟在西昌燒烤後閃亮登場,征服了一眾吃貨的心。

昭通小串,當地人稱作“把把燒”,整把烤制、單點不賣,是雲南燒烤界的後起之秀。在這裡點菜,你要是還想一串、幾串地來,不僅老闆不搭理,身邊的本地食客也要笑話你一下了。氣沉丹田,彷彿自己是梁山好漢,大聲吆喝出:“老闆,來100串!”這才是在昭通吃小串兒的正確方式。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放心,50串、100串,這都不算多的。一口一串,不一會兒就只有乾巴巴的籤子堆在眼前。

昭通小串以精選的黃牛肉為食材,肥瘦相間,串在竹籤上。先浸入秘製的滷湯,再由烤肉師傅一手攥一把地在猛火上翻轉燒烤、及時鎖住味道。這個畫面,就像是一出誘人食慾的絕妙好戲,來回翻轉、火起煙繞、肉香油溢、撒入佐料,起承轉合無縫銜接,完美體現了燒烤的藝術。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吶!真的是肥瘦相間的嫩肉串。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牛肉鮮嫩,火候恰到好處,吃一口鮮嫩入味、柔香彈牙,撒上的幹辣椒最是提味兒。所謂“辣椒放不夠,容易破壞氣氛”,味覺的情趣在此刻真正地展露無遺。而這樣的味道,出了昭通,基本無法再嚐到。

建水丨瀰漫在整座小城的豆腐香

地區:建水

特點:豆腐佔領每一個燒烤攤的C位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工人用小塊紗布包將豆腐一小塊四四方方好。圖/視覺中國

不少人都說,一提起雲南燒烤,就想起建水。建水燒烤,是許多吃貨心裡的雲南燒烤頭牌。而建水燒烤的頭牌,請和我一起大聲喊出它的名字——烤豆腐!

位於建水縣臨安鎮的古井(西門大板井)是一個神奇的水源,正是有了它,才能製作出地道的建水豆腐。西門附近,是豆腐攤兒的天下。買回家的豆腐,任其發酵,能產生不同的口感,而最適合的吃法是——烤了吃,香糯彈牙,只聞著味兒就要饞哭了。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由西門井水做成的酸漿點制發酵豆腐,有幹豆腐、溼豆腐、包漿豆腐之分。發酵時間短的是溼豆腐,口感軟糯,烤成後內裡有蜂窩眼。發酵時間越長、臭味越足,就成了幹豆腐,烤出來有淡淡的酸味,是老建水人的最愛。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包漿豆腐是不少外地食客的心頭好,外皮吹彈可破,一口爆漿,口感奇妙。圖/sohu.com

建水的燒烤攤兒,每一家都少不了豆腐的存在。街頭巷尾,總能看到三五人圍坐在一個小火盆邊兒上,火盆上支著個鐵箅子,刷好油、放上豆腐、文火慢烤。一塊塊嫩黃的豆腐伴隨著滋滋拉拉的火花變得焦黃、疏鬆膨脹,香味早已四散瀰漫,不留餘力地鑽進鼻腔,誘惑著胃裡的饞蟲蠢蠢欲動。夾起一塊兒,裹上蘸水,兩口吃下肚,外面香脆不焦、內裡鮮美嫩糯、酸酸辣辣,那叫一個津津有味。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配合蘸水,才完滿。圖/紀錄片《人生一串》

據說,一些昆明人週末常乾的事兒就是開車跑200公里到建水吃烤豆腐!其實,不僅雲南人愛吃,每個外來食客也是讚不絕口。

建水不只有好吃的豆腐,點擊右邊鏈接瞭解更多:浪在滇南小城之春的豆腐香裡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烤小瓜。圖/you.ctrip.com

比如烤小瓜,其實就是西葫蘆,是雲南燒烤裡最常見也最有代表性的一道烤蔬菜。不過,雲南之外,似乎很少見到有人會把它架到火上烤著吃。另外,像烤雞腳、烤洋芋、烤蔥串豬腸、烤魚等,也都是建水的燒烤特色。到這裡不吃上一頓,簡直就是白來了建水。

雲南的蟲子炸了烤了都是香香脆脆,點擊右邊鏈接收穫別樣美味:除了鮮花餅,我媽還從雲南帶回了炸蟲子

傣味丨“捂”出來的絕頂美味

地區:普洱、臨滄、德宏、西雙版納等地

特點:香料獨特且濃烈,鮮香中略有辛辣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傣味的關鍵——香茅草。這貨在入菜之前長這樣。圖/視覺中國

傣味燒烤,顧名思義,是極具傣家民族風味的燒烤了。其以肉類、水產為主,多用野生植物為香料,如香茅草、香柳、芭蕉葉等,口感口味都別具一格。

比如,香茅草是生長在傣族地區的一種天然野生植物,也是重要的熱帶香料作物。烤製片狀或大塊的食物,先用竹板夾住,再捆上香茅草,以鎖住香味和水分。烤好後打開,熱氣與香氣瞬間洶湧而出,食物色澤美好、鮮香脆嫩,真是口舌生津。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香茅草烤魚。圖/sohu.com

傣味燒烤裡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香茅草烤魚了!精選優質的羅非魚,洗淨、去除魚肚雜,再放進芫荽、蔥薑蒜、辣椒、鹽等佐料,用香茅草捆緊魚肚,木炭小火烘烤至八成熟時,刷上豬油,再烤數分鐘便可。

香茅草獨有的異香可去掉魚腥味,滲透魚肉後還能提鮮。這樣烤出來的魚,肉質肥嫩、外酥裡嫩、又辣又香、風味獨特,讓人食慾大增,吃起來極為過癮,口福滿滿。

箇舊丨兇殘!燒烤在這裡能從清晨吃到深夜

地區:箇舊

特點:滿城遍地燒烤攤,日日夜夜不停歇

燒烤也能不分白天黑夜、隨時隨地想吃就吃?沒錯,在雲南箇舊生活,就是有這種可遇不可求的福氣!

在這裡,燒烤攤遍地開花。只要你稍微有點耐心,轉角說不定就能遇到一家讚不絕口的燒烤攤。這裡的“燒烤大軍”陣容龐大,比普通的上班族還要忙。從清晨擺攤,直到深夜凌晨才會漸漸結束。箇舊燒烤之於當地人,就是“說不出哪裡好,但就是誰都替代不了”。

在雲南開燒烤店,不少人都會在門牌冠上“建水”、“箇舊”的名號,不然就是不正宗。雲南人更會覺得“這怕不是個假的雲南燒烤吧?”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箇舊燒烤攤實拍,往下看,你能知道圖右邊白糖的作用。攝影/阿璨

說起箇舊燒烤,“內行人”都會推薦火車站燒烤街,這裡是燒烤聚集地,更是不少箇舊人的燒烤情結所在。

小肉串精巧纖細,可謂桌桌必點。約15cm的細竹籤穿上豬肉或牛肉條,用鹽、八角、草果等佐料醃製好後放到鐵架上炭火烘烤。最不一樣的是,箇舊小肉串是甜口兒的,烤好後可以蘸著白糖粉吃。這滋味,是銷魂、還是欲罷不能,都不足以形容它。相信我,輕輕鬆鬆就能幹掉幾十串兒。這也是個舊人齒間獨有的甜香回憶,到外省吃肉串,沒了這股子甜,總覺得缺點兒什麼。

吃燒烤,我只服雲南人!

▲ 烤雞腳。圖/源自網絡

還有烤雞腳。通常是先滷再烤,滷汁中的香甜滲透進雞腳的每處纖維之中,烤制時再刷上蜂蜜,不僅鎖住了滷汁的味道,更增加了一層豐富的口感。吃起來酥脆中充滿韌勁、風味十足,吃了還想吃,簡直上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