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的連敗,是兩年以來的伏筆

EDG的連敗,是兩年以來的伏筆

6連敗,對於長期的聯賽霸主、2018 LPL春季賽亞軍EDG來說,有點難堪。莽夫決策、失誤頻頻,如果把對標遮住,你絕不敢相信這是EDG在打比賽。有人把鍋扣在了選手頭上,但我認為,這是EDG兩年來自上而下改革的結果,病灶早已存在,只是連續的失敗讓疼痛來得更為猛烈而已。

Nofe教練

隨著戴先生的出走,2017年的EDG大換血,其中變動最大的是主教練從執教能力一般的(八強結果論)RapidStar換成了LCK冠軍教頭Nofe。

Nofe是2016年世界上第二大牌的教練(力宏笑笑),執教了兩年(沒搞錯應該是連續兩年吧)的ROX從一支棄將組成的隊伍到S6賽前最大的奪冠熱門,其執教能力毋庸置疑。

只是問題來了。

ROX是一支崇尚進攻的隊伍。Smeb由於優秀的個人能力,風格上以單帶輸出的carry型上單為主;花生是新生代打野中進攻性最強的一位;中路Kuro當年是一個勤快跑線安心支援的藍領。也就是說,ROX的戰術核心是中上野,強調前中期節奏。(其實和現階段的KZ非常類似,只是中上的地位換一下)

EDG則是從S5開始,就走上了標準韓式運營的道路。由於中下兩個位置的頂級韓援打手存在,EDG兩年來(2015.2016)的核心都是中下,勝利的方式大多數是:平穩過渡前期——通過兵線與地圖資源牽扯,找優勢時間點碰撞——到陣容峰值或優勢足夠大時一波帶走對手。

這是截然不同、極難兼容的兩種戰術思路,所以主教練換人了,Nofe開始讓EDG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

但是在2017年,由於一些不可抗力因素,EDG依然是以原來的打法為主。

2017年

一個是光醬。複製ROX體系最重要的點應該是在上單這個位置,有過硬實力的強力上單才可以把中期單帶牽扯的優勢完完全全發揮出來。但是光醬的打法樸實無華,穩是穩,但極少有靈光一閃的操作與思路,這可能就固化了教練組對其“只能當藍領”的印象,結果就是2017全年下來光醬使用最多的依然是團控坦克。不過在17年夏季賽,光醬使用排第一的卻是鱷魚,可見教練真的是一步步在改造EDG。

EDG的連敗,是兩年以來的伏筆

(光醬2017LPL夏季賽英雄選擇)

另一個是廠長。儘管2017年初的時候聲稱要將指揮的責任移交給蓮男,但是作為隊內最大牌、最老資格的選手,我認為實際的指揮權依然在廠長身上。戰術會變,但已經形成的風格不會馬上能改掉,穩,始終是廠長的遊戲邏輯,這也影響著EDG整體的屬性。

所以,2017年我們依然能看見老EDG的影子,一切都是那麼熟悉,似乎只是因為磨合不夠,新人經驗不足,才反向突破了八強。

到今年,光醬走了,廠長長時間離線,Nofe打造的新版EDG浮出水面。

新EDG

2018年LPL夏季賽場均擊殺14.1次,排第一;分均傷害1896,排第二;小龍控制率58.1%(小龍屬於前期資源,控制率越高,前中期節奏越好),排第三。要知道目前EDG戰績僅是7-8,全聯盟排第7。

自上而下,EDG從一支穩健運營的隊伍,變成了瘋狂找節奏、激情碰撞的打架隊。

到這裡,如果EDG能完美轉型,是沒有太大問題的,畢竟打架隊還是能贏比賽的,RNG就是最好的例子。可惜有隊員出現明顯的水土不服,蓮男是這次轉型中暴露的最大問題。

妹扣S5出道,和戴先生配搭了兩年,由於戴先生韓援的身份(EDG的韓援向來是溝通能力比較差的),所以戴先生更多是扮演一個超級打手的角色,組合的主動權掌握在妹扣身上。加上,職業生涯的前兩年(或者說三年),妹扣一直在廠長身邊耳濡目染,整體判斷偏穩健運營。所以自今年廠長半退休開始,妹扣獨自挑起指揮大梁的時候,問題就開始慢慢被放大。

一方面,魚男是一個很跳的選手,一般有兩把刷子的年輕人都喜歡追求更多的話語權,最近的比賽已經看出EDG下路默契度相當有限,矛盾或大或小,但一定會影響比賽狀態。

另一方面,由於改變了打法,EDG中期的決策變得非常粗糙。經常莫名其妙地劣勢開團、開龍,作為主指揮的蓮男應該背最大的鍋。我猜他的思路大概是這樣:教練告訴我們要打得拼一點,但經驗告訴我這樣打是錯的,搖擺之間,決定還是遵從教練安排,乾乾幹。但由於不是自己熟悉的節奏,決策失誤率奇高。

有時候,選手狀態好,打不怎麼強的隊伍,總能勉強邁過去。新打法贏了不少比賽,春季還撈了個亞軍,於是EDG的隊員變得越來越激進,到最後成為了一群莽夫。

EDG的連敗,是兩年以來的伏筆

(莽夫之車)

只是一旦選手狀態出現起伏,拼操作拼不過了,以前的經驗又不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信心丟失,連敗就開始了。


在我看來,EDG的轉型頗有邯鄲學步、東施效顰的味道,儘管從前自戰隊到隊員一直都被詬病慫逼、軟蛋,但是現在回過頭看,穩健運營的EDG才會是最好的EDG吧?

--end--

是肉山努力寫文的動力源泉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