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權謀殘卷

智察卷一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事雖殊,其理一也。惟善察者能見微知著。

月色暈暗就會有風,柱石溼潤就要下雨,人和事雖有不同,但原理相同。只有善於觀察的人才能見微知著。

不察,何以燭情照奸?察然後知真偽,辨虛實。夫察而後明,明而斷之、伐之,事方可圖。察之不明,舉之不顯。

不明察,怎麼能像黑暗中點燃蠟燭一樣,照明人情世故和姦邪小人的行徑呢?明察後才能夠知道真假,分辨虛實。所以明察後就能夠清楚事情真相,清楚事情真相以後才能明斷,處事,目的才可以實現。不能夠明察秋毫,做事就不會有什麼效果。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聽其言而觀其行,觀其色而究其實。

聽他的言辭,看他的行為,觀他的神色,之後才研究事情的真相。

察者智,不察者迷。明察,進可以全國;退可以保身。君子宜惕然。

明察秋毫的人是智者,不察的人,就會被迷惑。往前一步可以保全國家,退而求其次可以自保。君子應當警惕。

察不明則奸佞生,奸佞生則賢人去,賢人去則國不舉,國不舉,必殆,殆則危矣。

審察不清楚就會讓奸佞之人生髮邪念,奸佞的人邪念生髮,賢能之士就會離開,賢能的人離開那麼國家就不會興盛,國家不興旺,必衰敗,衰敗就危險了。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籌謀卷二

君子謀國,而小人謀身。謀國者,先憂天下;謀己者,先利自身。蓋智者所圖者遠,所謀者深。惟其深遠,方能順天應人。

君子為國著想,小人謀私。為國的人,先憂心天下安危;為私的人,先想到自己的利益。所以有智慧的人深謀遠慮。正因為他的深遠,才能夠順應天意民心。

守之伐之,不如以德伏之。宜遠圖而近取。見先機,善籌劃。

(這樣的人)防他攻他,不如用道德來征服他。應當從近入手作長遠規劃。預先妥善的安排。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聖王之舉事,考之於蓍(shi)龜,不如諦之於謀慮;炫之以武,不如伐之以義。

明君做大事,去考究(用蓍草和龜甲)占卜,不如在謀略上面多加思慮;炫耀武力,不如用道義去征討對方的內心。

察而後謀,謀而後動,深思遠慮,計無不中。故為其諍,不如為其謀;為其死,不如助其生。羽翼既豐,何慮不翱翔千里。

明察之後再去謀劃,謀劃之後再去行動,這才是深謀遠慮,計無不成。所以告訴他不對,不如為他謀劃事情;為他去死,不如為他尋找一條生路。當他羽翼豐滿的時候,何愁不能夠翱翔千里呢?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察人性,順人情,然後可趁,其必有諧。

考察人的本性,順應他的慾望,之後就有機會,事情必然成功。

所謀在勢,勢之變也,我強則敵弱,敵弱則我強。傾舉國之兵而伐之,不如令其自伐。

所以計謀的成敗在於形勢,形勢是變化的,我方強大,敵人就弱;敵弱,我就強。調動全國的軍隊去征討敵人,不如讓敵人自己打自己。

勇者搏之,不如智者謀之。以力取之,不如以計圖之 。攻而伐之,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或雷霆萬鈞,令人聞風喪膽,而後圖之。

勇者的搏鬥,不如智者的謀略。靠武力去爭取,不如靠智慧來圖謀。武力攻伐,不如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否則用閃電戰猛攻,使敵人聞風喪膽,然後再把自己的意圖強加於他們。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實以虛之,虛以實之,以其昏昏,獨我昭昭。

實示之以虛,虛示之以實,讓對方迷惑,唯獨自己明白。

人皆知金帛為貴,而不知更有遠甚於金帛者。謀之不深,而行之不遠,人取小,我取大;人視近,我視遠。未雨綢繆,智者所為也。

人們都知道黃金絲帛貴重,而不知道比黃金絲帛更為貴重的東西。謀略不夠深,走得就不會遠。別人取小利,我取大志;人們看著眼前,我注視著未來。未雨綢繆,智者的所作所為啊。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用人卷三

為政之道,在於辨善惡,明賞罰。倘法明而令審,不卜而吉;勞養功貴,不祝而福。

處理政事的方法,在於分辨善惡,賞罰分明。如果法制嚴明又審查到位,不去占卜也是吉利的;出力得到滋養,立功的得到富貴,不用祈禱也是有福的。

賢者立而國興;小人立而邦危。有國者宜詳審之。故小人宜務去,而君子宜務進。

賢者得到重用國家就會興盛;小人得到重用國家就會危亡。國主應該謹慎考慮。所以應該趕走小人,君子應得到提升。

大德容下,大道容眾。蓋趨利而避害,此人心之常也,宜恕以安人心。故與其為淵驅魚,不如施之以德,市之以恩。

德行高就能包容屬下,道行深就能容納眾人。大概趨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應該寬恕別人使人心安定。所以與其為淵驅魚,不如施以德政,加以恩惠來滋養百姓。

(解讀:為淵驅魚,出自《孟子.離婁上》:"故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原意是:為了讓水深水獺將河水圍起將魚趕走。比喻只顧及自己的意圖將別人趕走。)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而誘之以賞,策之以罰,感之以恩。取大節,宥小過,而士無不肯用命矣。

而後用賞賜來勸誘他們,用刑法來鞭策他們,用恩惠來感化他們。看重大節,寬恕小錯,這樣人們沒有不肯為你效命的。(今日頭條號名詩詞解讀譯)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賞以興德,罰以禁奸。使下畏罰而利賞,下也;好德而恩進,上也。天下無不可用之材,唯在於所用。

賞賜不怕少就怕不公正,懲罰不怕嚴就怕不公平。賞賜是為了提倡德行,罰是為了禁止奸邪。使下屬害怕刑法而希望得到賞賜,是下策;使他們喜歡道義而思進取,才是上策。天下沒有不能夠使用的人才,關鍵在於怎麼樣運用。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事上卷四

事上宜以誠,誠則無隙,故寧忤而不欺。不以小過而損大節,忠也,智也。

侍奉上級應該以誠相待,誠實就不會產生裂痕,所以寧願觸犯上級也不可欺騙他。不要因為小的過錯而喪失大節,這才是忠,這才是智。

不欺上,亦不辱君,勉主以體恤,諭主以長策,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外,天下稱孝焉。榮辱與共,進退以俱,上下一心,事方可濟。驕上欺下,豈可長久?

不欺騙上級,也不能汙辱他,體恤關心他,用長遠之計勸說他,不使上級置身於榮耀之外,天下人就都會稱讚忠孝了。榮辱與共,共進共退,上下一心,事情才能好辦。上傲慢,下級欺詐,又怎麼能夠長久呢?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攻城易,攻心難。故示之以禮,樹之以威,上也。

攻佔城容易,得人心難。所以展示禮節,樹立威信,是上策。

上怨報之以德,上毀報之以譽,上疑報之以誠。隙嫌不生,自無虞。事君以忠,不涓細流。待人以誠,不留小隙。

上級怨恨你,就用德行來感到他;上級詆譭你,就用讚譽來回報他;上級猜忌你,就用誠實來回應他。這樣間隙就不會產生,自然就沒有禍患了。對待上級要忠心,積少成多,待人以誠,不要忽略細節。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為上計,不以小惠,而以長策。小惠人人可為,長策非賢者不能為之。故事之以諛,不如進之以忠。助之喜,不如為之憂。

替上級著想,不要貪小利,要從長遠思考。小恩小惠人人都可以做到,可是長遠的謀慮只有賢者才可以做到。所以用阿諛奉承來對待上級,不如表現出忠誠。給上級助興,不如為他分憂。

思上之所思,而慮其無所思;為君謀利,不如為君求安。思之深,而慮之遠。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想著上級所思慮的,考慮上級沒有想到的;為君主謀求利益,不如為國君求得太平。思考精深,謀慮深遠。錦上添花,比不上雪中送炭。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避禍卷五

廓然懷天下之志,而宜韜之晦。牙堅而先失,舌柔而後存。柔克剛,而弱勝強。人心有所叵測,知人機者,危矣。故知微者宜善藏之。

胸懷匡扶天下之志向的人,應該韜光養晦(隱藏起自己的內心抱負);牙齒堅硬卻最掉落(老時先掉牙),舌頭柔軟直到人死還留存。柔能克剛,弱能勝強。人心難測,知人心者,危險。所以能見微知著的人,應該善於隱藏自己所知。(太顯聰明反遭人嫉妒和排擠)

考禍福之原,察盛衰之始,防事之未萌,避難於無形,此為上智。禍之於人,避之而不及。惟智者可以識其兆,以其昭昭,而示人昏昏,然後可以全身。

考究禍福的本源,明察盛衰的始末,在事情還未萌芽就開始防備,在危難還沒有到來的時候就避開它,這是大智慧。災禍對於平常人,躲也躲不掉,唯獨有智慧的人可以發現禍患到來前的徵兆,心裡明白,卻展示出昏昏碌碌(藏而不露),然後才可以保得不死。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君臣各安其位,上下各守其分。居安思危,臨淵止步。故易曰潛龍勿用,而亢龍有悔。夫利器者,人所欲取。故身懷利器者危。

君主和臣子各自安於本位,上下各自堅守本分。居安思危,臨淵止步。所以易經上說:潛龍勿用,亢龍有悔。寶劍,人們都希望得到。所以懷有寶劍的人處境就危險。

(解讀:潛龍勿用,降龍十八掌的中第四式。亢龍有悔為第一式,呵呵,扯遠了。1、潛龍勿用,出自《易經》初九:潛龍,勿用。意為在潛伏時期還不能發揮作用,須堅定信念,隱忍待機,不可輕舉妄動; 時機未到,如龍潛深淵,應藏鋒守拙,待機而動。2、亢龍有悔,《易經》上九,亢龍有悔。意為龍飛到了過高的地方,必將會後悔。居高位的人要戒驕,否則會失敗而後悔。後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禍。)

宜示之以無而去其疑,方無咎。不矜才,不伐功,不忘本。為人以謙,為政以和,守其常也。

應該展示無能才能消除別人對自己的猜忌,才沒有禍患。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炫耀自己的功績,不忘記做人的根本。為人謙和,政事平和,就能夠長久。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有隙則明示之,令其讒不得入;大用而諭之小用,令其毀無以生。

有間隙就公開它,這樣讒言就難以進入;重用他卻說是小用了他,使得對方不對產生詆譭的情緒。

不折大節,不棄小惠。進退有據,循天理而存人情,此所以為全身之術也。

不失去大的操守,不放棄給人小的恩惠。當進則進,當退則退,遵循天理,存人之常情,這就是最好的保身之法。

必欲圖之,勿以小惠,以大德;不以圖近,而謀遠。

一定要得到,不要用小恩惠,要用大恩惠;不要在乎眼前的得失,而要圖謀長遠的打算。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恃於人者不如自恃。自恃者壽,自足者福。順天應人,故常在。

依靠別人不如依靠自己。依靠自己才長遠,容易滿足就是福。順天應人,所以常常自在。

自愛者重。危房不可近,危邦不可入。明珠必待識者,寶劍只酬壯士。

自愛的人被人敬重。將要倒塌的房子不能接近,將要滅亡的國家不能夠進入。明珠必須等到識貨的人(才知它的價值),寶劍只有贈送給壯士(才能體現他的鋒利)。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以賢臣而事昏主,危矣。故明主則諫,昏君則去。不去而隱於朝,宜也。知其雄,守其雌。事不可為而身退,此為明哲保身之道也。

賢能的臣子如果去侍奉昏庸的君主,危險了。所以當他遇見明王就會規勸,遇見昏君就會離開;即使不離開也應該隱身於朝廷。才安全。知其雄,守其雌。事情不能強求時候就要全身而退,這就是明哲保身之道。

(解讀:知其雄,守其雌,出自《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意思是深知什麼是雄強,卻安守雌柔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溪澗。甘願作天下的溪澗,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回覆到嬰兒般單純的狀態。深知什麼是明亮,卻安於闇昧的地位,甘願做天下的模範。.)

明朝名相張居正《權謀殘卷》之職場生存法則(譯文附解讀)

張居正,字叔大,號太嶽。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宰相,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1547年,16歲的張居正中舉人。23歲時,張居正考中進士。1567年任東閣大學士。後高拱為首輔(第一宰相)。 著有《張太嶽集》、《書經直解》、《帝鑑圖說》等。

本書共十三卷,休息一下,且聽下回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