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區科協圍繞「增三性、破四化、優作風」 積極推動羣團改革落地有聲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實施方案,按照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的總要求,郊區科協從“增三性,夯實基層基礎;破四化,拓展服務職能;優作風,加強自身建設”三個方面著手,以“1+3+N”模式加強科協基層組織建設,重點開展“微體驗、微講堂、微科普”等主題活動,真正把科協組織建設成為對科技工作者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夠為黨委和政府及社會各界提供不同形式的高質量科技類社會化公共服務產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團結帶領全區科技工作者為建設幸福美麗新郊區做出積極的貢獻。

增三性,夯實基層基礎。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直面“四化”問題,圍繞破解基層組織“四缺”問題,制定了《郊區科協系統“1+3+N”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加強上級科協的指導,各鄉鎮辦均成立科協,明確1名黨政分管領導兼任科協主席,積極吸納“三長”進入科協領導機構擔任鄉鎮辦兼(掛)職副主席,充實到區科協領導機構擔任委員或任掛職副主席。同時,將村(社區)的衛生室主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青年大學生基層社區工作者、大學生村官、科技科普示範戶、種養殖大戶、“土專家”、“田秀才”等基層一線工作者,選舉進入鄉鎮辦科協領導機構擔任委員、常委,把工作對象轉變為工作力量。計劃2018年9月底全區各鄉鎮辦全部成立科協,“三長”兼(掛)職覆蓋率達到100%。

破四化,拓展服務職能。主題科普宣傳活動不斷豐富,舉辦郊區少年兒童科學幻想繪畫比賽,開展“科普微體驗”之走進地震局、垃圾去哪兒等體驗活動,組織“防震減災”、“消防應急演練”等實踐活動,促進青少年科技教育深入開展。結合“科技活動周”、“全國科技工作日”等重要節點,開展“行動起來,減輕身邊的災害風險”和“學雷鋒,樹新風”科普志願服務活動,發放各類科普圖書、宣傳單、科普畫報1000餘份,現場解答群眾科技諮詢。舉辦“情緒疏導與心理慰藉”、“防震知識與逃生技巧”、應急救護培訓等“科普微講堂”30餘場,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據不完全統計,我區現有國家級科普示範基地1個,國家級科普示範社區1個;省級科普教育基地1個;市級科普示範社區4個。

優作風,加強自身建設。圍繞提升素質、優化作風,結合郊區科協實際,規範科協工作制度,全面加強科協自身建設。建立“月例會”制度,搭建區科協領導班子微信群,形成日常工作群中通報、月度工作群中碰頭,重點工作群中討論的機制,並根據工作情況半年召開碰頭會議,年底召開全委會,對科協工作進行研究和述職。建立區科協領導班子集體學習制度,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黨章黨規黨紀以及科協系統的文件、會議精神進行每月彙編,重點學習傳達。開展“紅色教育”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參觀紅色革命遺址、聽紅色黨課,時刻牢記使命、不忘初心。(郊區科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