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只准漲6%」!網友:每12年翻一番,也算穩了

原載於鳳凰網房產(ID:houseifeng)

一個是西南地區的省會城市,一個是東南地區的地級市;

不約而同地在2018年7月出臺政策:每年只准房價上漲6%。

這絕對不是巧合。

1

調控新招:每年只准漲6%

7月10日下午,福建寧德市出臺一份文件,名稱是“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心城區房地產市場精準調控的實施意見(寧建綜〔2018〕34號)”,其中關於限價的政策頗為引人注目:

中心城區新建商品住房均價在2018年1月份水平(8882元/平方米)的基礎上,每年漲幅控制在6%以內,2018年下半年漲幅控制在3%以內。

合理確定片區的地價、房價及車位控價目標。普通高層住宅(毛坯)預售均價實行最高限價,最高控制在11000元/平方米以內,控價目標由寧德市人民政府每年公佈一次。

無獨有偶,就在這個月初(7月1日),昆明出臺的“關於進一步穩定商品住房市場有關問題的通知”裡,也做出了同樣的規定:

“每年只准漲6%”!網友:每12年翻一番,也算穩了

“每年只准漲6%”!網友:每12年翻一番,也算穩了

或許你又有疑惑了,為何會規定“每年只准漲6%”,既然下狠心了為何不是長期控制價格不漲?

2

調控!調控!為何還讓房價漲?

最嚴厲調控下,為何房價還能上漲6%?

至於6%的來歷,官方文件的解釋是:“參考中心城區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銀行貸款利率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等因素”。

目前全國的CPI(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漲幅)為1.9%;房貸基準利率是4.9%,如果上浮10%就是5.39%;至於城鎮居民收入,2017年全國扣除物價的增長幅度是7.3%。

由此可見,6%的漲幅確定是基於這樣一種原則:超過CPI,略微超過房貸利率(或持平),但低於居民收入增長幅度。

事實上,目前全國房貸利率已經連漲18個月,很多城市的房貸利率已經上浮30%到40%,相當於年利率6.37%到6.86%,顯著高於6%,也就是說,未來房子只能保值,炒房將得到進一步限制。

那麼,既然“房住不炒”,調控為何不一步到位,促使房價停漲甚至下跌呢?

要知道,房價不漲,這不符合現實邏輯。

因為不允許價格上漲,房價不具備抗通脹能力,這會影響買房慾望,也讓開發商沒有建房的慾望,ZF稅收跟不上怎麼維持生計?

一旦房價下來,整個經濟就可能停滯下來。

所以,短期讓房價不漲是可以的,但長期控制帶來負面問題就“過大於功”。

另外,6%的上漲幅度,也讓我們看到了政府調控樓市的底牌:

“慢牛是可以的,大漲大跌都是不允許的!”

3

房價慢牛,樓市就能“房住不炒”?

“每年只准漲6%”的調控政策,類似給新房房價設價格漲停板。

有專家認為,後續的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陸續跟進,甚至還有的媒體直接用“樓市調控扔炸彈”來形容,彷彿以此為標誌,三四線城市的樓市從此會涼涼。

“每年只准漲6%”!網友:每12年翻一番,也算穩了

微博評論截圖

實際上,也有網友依然不看好,越限越漲,漲價“這下名正言順了”。真會這樣嗎?剛需還要不要去買房?

4

買房?不買房?

如果是剛需,稍微跳一下能夠得著房價,那還是買一套離自己工作地方近的房子。

因為本身就是剛需,該不該也是個偽命題,因為上車後,房價的波動對你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曾經一位朋友就這樣吐槽過,以前認為中彩票,一瞬間有500萬意見簡直可以是做夢的事,而他的這個夢做了十幾年。沒想到,最近幾年所在城市房價的不斷上漲,讓他一下圓了兒時中500萬大獎的夢,只是,“賣了這套房子,我不僅沒地方住,可能更買不起房子了。”

而這對於男性或者單身女性來說,都是一樣的。畢竟,房子還是有一定的置產配置的屬性,誰也不敢賭未來,全款變首付的悲劇也不是沒可能。

同時,很多人都有這樣一種心態:特別想買房卻總擔心選錯時機,說白了就是總想占房價的便宜,借用某位名人的話就是自住買的房子不吃虧,看好樓市,想占房價便宜的人從來沒有出現過。

而如果買不起、不想買房,還是那句話,投資自己,不要被房子耽誤了你的大好前程。

最後,鋼筋水泥不能代表你的一生!

  • 綜合自劉曉博、閨蜜財經、道君說財、鳳凰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