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入局區塊鏈即時通訊,又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是否又是一場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蹭熱點事件?

越是大公司越是喜歡“悄悄地”搞事情。

跑步加入區塊鏈賽場似乎已成很多互聯網大公司的標配,此前BAT披露了很多關於區塊鏈方面的佈局,和這些頭部互聯網企業採用的“無幣區塊鏈”玩法不同,更多將Token化業務外包給他人,另一方面卻又聲明與自己無關的玩法似乎已經失去新聞熱點,比如此前的天涯、美圖。

也許你想不到,YY也開始做區塊鏈即使通訊應用了。7月22日,歡聚時代聯合創始人、董事長&CEO李學凌在參加極客公園Rebuild 2018科技商業峰會時發表演講,展示了一款基於區塊鏈的即時通訊應用BCM。

這一次YY推出的產品與原有直播業務並無關聯,但這一款“低調”開發的區塊鏈產品,它的定位如何,前景如何,是否又是一場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蹭熱點事件?

YY的即時通訊應用計劃

“我覺得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很多的投票權和決策權從人交給了機器,(區塊鏈)是一個離開了人還能通過機器之間的投票機制一直存活下去的系統。”李學凌在演講中介紹說,在這款應用中,每一個人未來都不需要聯網才能註冊成為用戶,而會在本地生成一對密匙,公鑰則是用戶唯一身份認證。用戶的帳號生成以後就會永遠在區塊鏈保存,沒有人能刪除。

通訊都會通過私鑰和公鑰非對稱加密模式進行加密,所有設備和所有人的通訊都變得全部加密和不可破解。

YY入局區塊鏈即時通訊,又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因為區塊鏈是所有人共用的平臺,沒有任何一個個人、一個組織或者一個機構能夠管理整個的區塊鏈,所以每一個區塊鏈的每一個密鑰都是存在用戶自己的手機裡面。

這樣就造成全網的通訊不依賴任何服務器存儲,可以實現全網自由加密通訊,但是用了我們的東西以後,整個未來的通訊都是基於個人的私鑰進行加密,再也不會有任何的公司可以解開你的加密”。

至於產品何時推出,李學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款應用目前還處於內測階段,產品是由40人研發團隊花了10個月研發出來的,“目前沒有發幣的計劃,但不排除在應用上進行交易”。

區塊鏈賽場早已開啟,YY為何選擇此時入局?

在這個時間點入局區塊鏈,YY的腳步不算快,當然也不算晚。

在此之前,包括BAT在內的互聯網企業在選擇打造區塊鏈產品的時候大多選擇與自身業務相關的方向,比如藉助其自身的社交領域優勢,騰訊利用區塊鏈技術在公益尋人方面展開研究。

另外,騰訊早在2017年春節內測的黃金紅包項目中利用區塊鏈技術來記錄用戶數字資產。

阿里的區塊鏈應用同樣發揮其自身原有業務優勢,去年10月,螞蟻金服披露的“BASIC”戰略顯示,將支持進口食品安全溯源、商品正品溯源等,首個落地場景講師海外奶粉品牌的追蹤,先是產自澳洲、新西蘭的26個品牌的奶粉。

此外,百度同樣在區塊鏈+優勢業務上不落人後,去年5月,百度與其他金融機構聯合發行了區塊鏈技術支持的ABS項目,發行規模大4.24億,同年9月,“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第一期資產專項計劃”發行,是國內首單場內公募ABS。

包括與蔡文勝關係密切的美鏈、天涯的天涯鑽、迅雷的玩客雲、暴風的播酷雲等等嘗試,無一不是與自身業務緊密結合,將Token融入整個業務過程。而根據李學凌透露的“目前沒有發幣計劃,但不排除在應用上進行交易”,即適應當前監管要求,又給接下來發幣留下了餘地。

其實,區塊鏈版即時通訊工具並不新奇。

有主打去中心化的基礎設施和通信網絡,可以保護點到點用戶之間的匿名數據共享的Dusk Network,前段時間主打區塊鏈版Telegram的幣用,以及更早些時間的BeeChat,從時間上看,後者出現的時間最早,但是在去年推廣後,今年的聲音也少了許多。

目前來看,區塊鏈底層尚未搭建完善的情況下,能否利用該技術打造一款“殺手級”應用面臨著種種困難,像BAT等互聯網公司選擇從自身優勢業務入手,單純將業務進行有限區塊鏈化的案例看,這比創業團隊從零開始開發一條公鏈或基於以太坊底層開發dApp來看更具備可行性。

作為一個開創性的技術,當前這些區塊鏈應用能否堅持到最後尚未可知,但作為早期的技術嘗試,這些嘗試能否在未來佔有一席之地,還是取決於這些產品的良好用戶體驗。

互動:你怎麼看待互聯網企業入局區塊鏈賽場?歡迎留言分享~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