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結束了,只能靠吃吃吃來支撐我的工作熱情了

今天,小數字給大家帶來了一道好菜——《魚翅與花椒》。這本譯文紀實新作出自一個學習川菜的英國女孩之手。食物的故事和地道的菜譜,這個夏天,讓《魚翅與花椒》燃爆你的味蕾。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魚翅與花椒》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扶霞·鄧洛普丨著 何雨珈丨譯

這本書是關於中國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個英國女孩在中國的冒險故事。

獲得英國飲食作家工會大獎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國長住。打從一開始她就發誓不論人家請她吃什麼,不管那食物有多麼古怪,她一律來者不拒。在這本難得一見的回憶錄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國飲食之間的關係演進。透過扶霞的眼睛,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來了解我們熟悉的中國菜。原來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獨一無二的氣質。川菜的辣帶著一絲絲的甜味,就像悠閒而迷人的四川人,總是帶著一絲甜甜的體貼;湘菜直接又毫無妥協餘地,就跟那裡培養出來的軍隊領袖一樣;揚州菜則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溫暖而撫慰人心。

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揚州古城,書中呈現了中式料理讓人難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繪出中西飲食文化差異,且兼具人文觀察與幽默趣味。

《小故事》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豐子愷丨著

豐子愷先生對孩子的愛,人盡皆知。豐先生的家中有很多孩子:自己的孩子阿寶、瞻瞻、軟軟、新枚、一吟等,孫輩的雪君、子耘、朝嬰等,為他們讀書、陪他們遊戲對豐先生而言是頂歡喜的事情。在那個年代,可供孩子們讀的書並不多,豐先生就從《史記》《漢書》《虞初新志》《虞初續志》《說苑》等中國古代經典作品中挑選出一些適合孩子們讀的小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用白話文的形式將之複述,然後,他用鋼筆一字一句地寫在他平常愛用的緣緣堂信箋上,簡單裝訂成冊,名之為《小故事》,或讓大一點的孩子自己閱讀,或由他讀給小一點的孩子聽,在他的愛的教育下,豐家的孩子快樂成長,在各行各業都取得較高成就。

豐子愷先生挑選的都是一些有關學習態度、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道理的篇章,淺顯易懂但又寓意深刻,如“公明宣求學”“廉潔三則”“晏子使荊”“閭丘先生不拜”等50餘篇,豐先生的鋼筆字也是大氣溫潤,別有風味,使得這部作品既有教育意義也有欣賞價值。

《小貓杜威》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薇奇·麥侖;布賴特·維特丨著 馬愛農丨譯

一個動物會有多大影響力?一隻貓能感動多少人?一隻遭遺棄的小貓,如何能改變一個小圖書館,拯救一個傳統的美國小鎮,最終聞名世界?

如果沒聽說衣阿華州斯潘塞鎮圖書館小貓杜威的故事,也許根本無從回答。

小貓杜威的故事,說來好似極其不可能。那年最冷的一個晚上,小貓杜威出生只有幾周,就被丟進斯潘塞圖書館的還書箱。圖書館館長薇奇·麥侖是單身媽媽,以前的丈夫是個酒鬼,遭受著自家農場的破產和罹患乳腺癌的痛苦,但仍然堅強地生活著。第二天早晨,她發現了小貓杜威。

小貓杜威獲救後勉強撐起一瘸一拐的腿腳,以充滿感激和愛的姿勢,磨蹭每一隻撫摸它的手,贏得了薇奇的心,也贏得了圖書館所有人的心。在隨後的十九年裡,小貓杜威用熱情、溫暖、謙虛和敏銳的第六感(小貓杜威總是知道誰最需要它),感動和吸引著小鎮居民。

《人猿星球》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皮埃爾·布爾丨著 孫凱丨譯

一對太空旅行家在遨遊行星的時候,意外發現一個“漂流瓶”,瓶中的手稿講述了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二五〇〇年,地球人尤利西斯、安泰勒和阿爾圖爾乘坐宇宙飛船到達“參宿四”星系中的一顆行星“梭羅爾”,發現世界被猿猴統治,人類沒有思考和語言能力,與其他動物毫無差別。阿爾圖爾被猿猴擊斃,安泰勒迅速與當地人類同化,淪為動物,只有尤利西斯通過不懈努力,取得了猿猴的友誼和信任,找出了猿猴進化、人類退化的秘密。他還結識了“梭羅爾”星球上的女人諾娃,耐心地教她說話,培養她的邏輯能力,並與她生下一子。可是當他攜帶妻子和孩子千辛萬苦回到地球時,發現物是人非,地球也重蹈覆轍,變成了一個由猿猴統治的世界。小說結尾更是微妙地暗示,那兩個撿到漂流瓶的太空旅行家也是猩猩,其實整個太空都已經變成了猿猴的天下。

《我這一代東京人》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新井一二三丨著

小津安二郎記憶裡的東京,是銀座服部大鐘夜晚八點準時響起時,透過五丁目鰻魚店葦門,看到的金黃色夜景。魯迅記憶裡的東京,是夏夜夜晚透過宿舍窗戶,瞧見江戶川水面上,優雅飛舞的螢火蟲。村上春樹記憶裡的東京,是住在切片蛋糕形狀的狹窄破爛屋子裡,免費享受灌進屋子裡的陽光與涼風。

老東京人記憶裡的東京,是風鈴、煤炭爐、蚊香、榻榻米,是1964年東京奧運會前Always幸福的清貧生活。

我記憶裡的東京,是在春天的東京灣淺灘挖蛤蜊,在夏天的神田川畔抓鰻魚,是在上野公園百年木造音樂廳裡,聆聽來自過去的樂音。這些美好的昨日景象,至今仍在我這一代東京人眼前,栩栩如生演出著……

《獨立,從一個人旅行開始》

世界杯结束了,只能靠吃吃吃来支撑我的工作热情了

新井一二三丨著

人為什麼要去旅行?是要忘記現實?還是要面對自己?

新井一二三,從14歲搭上首趟長途火車開始,有機會就想往外闖,往外飛。離鄉背井踏上北京遍遊中國,進入中歐迷宮,見識古巴、越南,甚至移民加拿大,到香港工作,她遊走異地十年,得到了什麼?

一個地地道道的東京人,日文是她的母語,中文寫作是她療傷自我的方式,在香港被叫“文化雜種”,在臺灣出版了十七本書,在東京朋友笑她窮,她目瞪口呆,為什麼理想生活不能就是,旅行,旅行,再旅行?

當年勇敢無懼的少女,單槍匹馬,像一顆孤獨的行星,走向國境邊界,走向流亡者的故鄉,布拉格是昆德拉的,古巴是海明威的,香港是張愛玲的,花費很多機票錢,說很多外國話,多少次飛越太平洋……

其實真想要明白的是,幸福與自由。

現在全家的護照換了一本又一本,下廚的料理有各國菜色,行李箱貼滿入境貼紙,年輕時的遠走高飛換成了家庭組織,照樣推嬰兒車攜家帶眷跨洋飛,生活什麼都可以變,但不可改變的初衷,必定是,下一趟旅程,要去哪裡?

如果你對這些作品感興趣,不妨買來讀一讀吧!

長按識別二維碼購買電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