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暗戀過一個人?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你,是否也曾暗戀過一個人?

暗戀是低到塵埃裡的歡喜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我們在生活中曾經無數次的探討過愛情這個東西究竟是什麼,然而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上總有一個人在用你無法理解的方式去愛著一個另一個人。斯特凡·茨威格的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就有這麼一個女性在用著你無法理解甚至無法同情的方式愛著男主角。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在很多種喜歡一個人的方式中,暗戀是最有少年感或少女感的事情。即便我內心有萬千情緒,但我沒有讓你知道——我喜歡你。這部小說就講述了一個關於暗戀的故事,並且,這場暗戀持續了她的一生。關於這類題材的文學作品、影視作品還有很多。在十來歲的年紀,喜歡一個人,即使唔住嘴,也會從眼睛裡溢出來。

——我寫了一首情詩,想告訴你,又不敢告訴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最近熱播的青春懷舊網劇《給我一個十八歲》,是根據馮唐的小說《十八歲給我一個姑娘》改編的。作為馮唐的超級小迷妹當然是第一時間追完了劇,其中有一段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是秋水寫給朱裳的一首情詩。

我寫了幾百字 刪了幾百字

再寫了幾十字 又刪了幾十字

寫了幾個字 加了幾個字 又刪了幾個字

唉,看這張白紙 我寫給你的詩

共這滿腹的心事 竟空無一字

不論讀多少遍這首詩,依然少女心爆棚!不能說暗戀是愛情最高級的形式,但這其中的甜與苦只有你自己知道。過去的愛情青澀美好,只為多看你一眼便滿心歡喜。如今的愛情變得更為直接,注重效率、成熟且理性。

——江同學,你好!我是 F 班的袁湘琴。

最近聽說《惡作劇之吻》要翻拍,滿滿的回憶殺!關於一場暗戀,從一封情書開始。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江同學,你好

我是 F 班的袁湘琴。 我想你並不認識我,但是我對你卻很瞭解喔!從第一次在新生訓練上看到你,那一天,我的眼光就不知道該怎麼離開你。不管是致辭的你,還是和旁人聊天的你,還是落寞不說話的你。我總可以很快地在人群中知道你的位置,找到你在哪裡。彷彿你在哪裡光就在哪裡。很不好意思說的這麼直接。可是我總會想如果這次不說,下次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提起勇氣;如果今天不說,下次相見我們又不知會有多少改變。我已經好幾次放棄向你表達的機會了。這一次,我鼓勵我自己,說什麼我也不會放過你!哈哈,又太大膽了。對你的愛慕也持續了兩年,為了不讓這份感覺成為永遠的遺憾,所以我決定勇敢的寫下這封信向你表達我的心意。 江直樹,我喜歡你! 袁湘琴

——暗戀是綿延一生未說出口的情話。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茨威格創作的中篇小說,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斯特凡·茨威格(1881 - 1942)是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詩人、傳記作家,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從事反戰工作,是著名的和平主義者。一九三四年遭納粹黨驅逐,流亡英國和巴西。茨威格與妻子一九四二年在孤寂和幻滅中自殺。

茨威格創作這篇小說的靈感,來自於生活中他收到的兩封陌生女人的來信,在現實世界中,這個女人成為了他的(其中一任)妻子。我們無從去猜測這兩封信的內容,但是我們可以從這部小說中解讀茨威格在那個時期精神和創作上的轉變。

在浪漫主義中如果你愛的人沒有回應,你為之“枯萎”。但是,她,不,完全不是,正相反,它建立了她整個生活。這是一個非常強大的人格和一個自由的女性的自尊……也是如此現代而反浪漫主義……

兩個主人翁在小說中連姓名也沒有出現,文中的女主人公用一生的時間去暗戀一個人,深情而孤獨,真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她甚至為他養育了一個孩子,即使她知道她們可能不會在一起,也會對自己的名譽造成影響。女主認為這是你(男主)的血脈,他是一個很小的你,我很愛他,也把他照顧得很好。愛情不就是這樣,愛你總希望與你有關係。她讓他知道她整個的一生一直是屬於他的,而他對她的一生卻始終一無所知,她唯一的牽絆,她的孩子,最後也離開了她。

一個男人有可能會不知道,誰為他生過孩子,但是一個女人絕對不會忘記她生過一個孩子,小說用一種非常極端的方式表現了女主對男主的愛。

我們可以用千萬種不同的方式界定生活的意義,但所有世俗的價值標準都將在理想主義的殉道者面前崩潰。一個始終只忠於自身情感甚至把其凌駕於生命之上的女子,她的激情和非凡的隱忍最終在世界文學史上創造出了令人難忘的女性形象之一。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電影,左為 1948 年版,右為 2004 年版

高爾基曾評論這部小說——“真是一部驚人的傑作”,這部小說描寫了一個痴情女人的一生,她在臨死前寫了一封信給自己這輩子唯一愛過的男人,期盼那個男人能記得自己的存在。

整篇小說是一封長長的信,長到想要努力記錄下女主這一生的愛。為大家分享書中的一個片段,每每讀到這一段,我都會深深地為之所觸動。

“我要向你吐露我的整個的一生,我的一生確實是從我認識你的那一天才開始的。在此之前我的生活鬱鬱寡歡、雜亂無章,它像一個蒙著灰塵、佈滿蛛網、散發著黴味的地窖,對它裡面的人和事,我的心裡早已忘卻。

你來的時候,我十三歲,就住在你現在住的那所房子裡,現在你就在這所房子裡,手裡拿著這封信——我生命的最後一絲氣息。我也住在那層樓上,正好在你對門。你一定記不得我們了,記不得那個貧苦的會計師的寡婦(她總是穿著孝服)和那個尚未完全發育的瘦小的孩子了——我們深居簡出,不聲不響地過著我們小市民的窮酸生活——你或許從來沒有聽到過我們的名字,因為我們房間的門上沒有掛牌子,沒有人來,也沒有人來打聽我們。何況事情已經過去很久了,過了十五六年了,不,你一定什麼也不知道,我親愛的,可是我呢,啊,我激情滿懷地想起了每一件事,我第一次聽說你,第一次見到你的那一天,不,是那一刻,我現在還記得很清楚,彷彿是今天的事。

我怎麼會不記得呢,因為對我來說世界從那時才開始。請耐心,親愛的,我要向你從頭訴說這一切,我求你聽我談一刻鐘,不要疲倦,我愛了你一輩子也沒有感到疲倦啊!”

最強 bgm——兩種語言的重奏

我們知道,最具敘事感的樂器非大提琴莫屬。大提琴的音域和音色和人聲很相似,有種男中音和低音的感覺。其音色渾厚豐滿,具有開朗的性格,擅長演奏抒情的旋律,表達深沉而複雜的感情。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通常在結合了朗讀和現場音樂的演出中,無論多麼強勁有力的音樂,往往最後都會成為語言的背景聲。但是在此次朗誦音樂會《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演出中,文學和音樂將以同樣的力量交融在一起,更像是重奏,以平等的姿態對話。音樂成為另一個主角,一個傾聽者,觀察者和講訴者;而朗讀也不是去評判,而是通過舞臺和聲音的演繹迴歸到對文學和其語言本身的探索。

跨越不同領域的語言、文化、聲音和藝術形式的融合成就了一次文學和音樂現場的會面,令人領略和感受的是人類共通的情感。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演出將由兩位極具特點的藝術家——中國著名演員朱琳與法國大提琴家索妮亞·維德-安瑟頓聯袂演出。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說到 86 版《西遊記》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朱琳是國家一級演員,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的女兒國國王,成為觀眾心目中的永恆經典。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1987 年,因主演《凱旋在子夜》榮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獎、《時代電影》最佳電視劇女明星獎等。退休之後的她,早已將心血傾注於自己熱愛的舞臺劇和有聲小說領域。這是朱琳第一次以純文學朗讀和現場音樂結合的形式演繹世界經典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演出時,和朱琳一同登臺的還有法國大提琴家索尼婭·維德-安瑟頓。法國大提琴家索尼婭·維德-安瑟頓,曾師從於二十世紀大提琴巨擘莫里斯·詹德龍,後在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跟隨娜塔莉·恰可夫斯卡雅學習,年僅 25 歲就贏得了羅斯特羅波維奇國際大提琴比賽的第一名。她合作過的名團和藝術家數不勝數,近年來更是不斷在不同的藝術形式中探索。

敬請期待東方藝術中心 9 月 19 日(週三)晚七點半,“女兒國國王”朱琳與一位深沉憂鬱的男子——“大提琴先生”為你帶來隱秘而刻骨的的一封情書——文學朗讀音樂劇場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長按下圖二維碼即可至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購買本次演出門票

特別福利是:

歡迎朋友們在文末發表留言,告訴我們您對茨威格這部小說《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的點評,四位點評精彩的讀者,將獲贈 9 月 19 日演出票一張。留言有效期至 2018 年 8 月 15 日 24 時。

相關圖書信息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點擊封面即可購買本書)

[奧] 斯特凡·茨威格|著

韓耀成|譯

2016 年 10 月出版

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 8 篇,其中包括《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家庭女教師》《灼人的秘密》等名篇。其中《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最廣為人知,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和舞臺劇。

一個男子在 41 歲生日當天收到一封沒有署名和地址的信,這封信出自一個臨死的女人,講述了一個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對此一無所知。故事始自18年前,她初遇男人的剎那,她還是個孩子,而後經歷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風塵,但未曾改變對男人的愛,直至臨死前才決定告白——她躺在淒涼的命運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虛無……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徐友敬 等|譯

2018 年 6 月出版

茨威格創作的自傳體文學作品,寫於1939年至1941年間,是茨威格在臨終前被迫流亡的日子裡完成的。在茨威格離世以後,於1942年在斯德哥爾摩出版。

通過自己所經歷的人與事,展示了他生活過的城市和國家的文化生活風貌,記錄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動盪的歐洲社會,描述了他與一些世界聞名的詩人、作家、雕塑家、音樂家交往的情景,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鮮為人知的生活軼事,同時穿插了作者各種細膩的心跡。

你,是否也曾暗恋过一个人?

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