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後改頭換面的地下巴黎

對於法國人因為一場世界盃,把慶祝玩成了暴亂這件事。小編幾位法語編輯同事紛紛表示,

一點也不意外。

事後藉著社交媒體的重現,一場狂歡所能想象的事,這次法國人都幹了。像是瘋狂吶喊,熱烈激吻,肆意裸奔,各種焰火不會少只是普通球迷,而甚至逼得巴黎不得不動出動警衛力量,去協調各種匪夷所思的小型暴亂和打砸事故的極端球迷,譯文君覺得,不提也罷。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狂歡中的法國球迷

總之法國人就是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非!常!爽!

但其實,不僅僅是法國民眾瘋狂了幾天,連他們的各大官方機構,也是難以抑制的興奮,包括一向莊嚴藝術的盧浮宮,法國奪冠之夜,盧浮宮在 Twitter 上神速推送法國隊服版蒙娜麗莎,不但給神秘微笑的蒙娜麗莎換上了法國隊的球衣,而且還是兩星的最新版,分分鐘就收穫了數萬的點贊。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總覺得這個P圖很不合格,有著急出門喝酒趕工之嫌

歷來世界盃的傳統之一 —— 哪支隊伍世界盃奪冠,就可以在國家隊球衣上秀一顆星。法國人上一次享受這顆星星榮譽還是1998年,時隔20年,決賽終場哨響之前,這顆星尚且單身,而之後二度星標上身,終於讓這顆 20歲的小星星,不再孤單。

與盧浮宮蒙娜麗莎胸前,微微一露的含蓄不同,埃菲爾鐵塔和凱旋門兩位兄弟則盡顯豪放,無比高調地告訴世界,炫耀的正確方式。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醒目到....

唔,隔著屏幕都聞到了驕傲的氣味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除了星星

凱旋門還一直循環播放著球員們的頭像

call me by your name

然而誠如作家洛朗·多伊奇所言,巴黎並不僅僅只是表面看到的那樣,許多真正的巴黎秘密,隱藏在這座百年城市那歷久彌新的城市地下交通軌道線路中,當地面上的各類名勝大佬競相表達喜悅時。小編髮現向來低調的巴黎公交公司也在一片喧囂中不服輸地聲稱:好啦,我們也很開心的好嗎?從今天起,我們決定為六個地鐵站暫時改名,讓全巴黎的民眾一乘地鐵就能回味這份喜悅。

“去拍照,去自拍,去發推,發臉書。”

(言外之意)

- 1 -

首當其衝的是2號線上的站點

“AVron"

改名為

“ Nous Avron Gagné”

(“我們贏啦!”)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 2 -

同樣是2號線上的站點

“Charles de Gaulle - Etoile”

搖身一變

“ On a 2 Étoiles”

(“我們有兩顆星了哦!”)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仔細看地鐵站名下還真的貼了兩顆小星星

- 3 -

原來用於紀念大文豪的站點 Victor Hugo” (維克多·雨果)被暫時加上了法國門將的名字

改為了 “Victor Hugo Lloris” (維克多-雨果-洛里斯)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說起這個雨果站,那可是來巴黎遊玩的人必經的一站,提到巴黎,總不免言必及的偉大作家雨果,對巴黎這座城市的貢獻可不僅僅是《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兩本傳世文學而已,在作家洛朗·多伊奇寫給巴黎的異鄉遊客的《地下巴黎》中,他如此形容雨果—— “除了是一名偉大作家,他還是位積極的社會活動家,正是在他的請願下,我們現在才能看見雄偉的巴黎聖母院。”

雨果與巴黎聖母院

公元1160年,巴黎一位名叫莫里斯·德·蘇利的主教決定建造一座獨一無二的大教堂,要比聖艾蒂安大教堂以及舊的聯合巴黎聖母院更大、更漂亮。那就是巴黎聖母院。

這是一個異常巨大的工程,耗時一百零七年之久。一位名叫比斯考爾奈的巴黎手工藝人負責裝飾這座教堂所有的鐵門和鎖。為了獲取這項任務給予的豐厚報酬,比斯考爾奈祈求魔鬼的庇護,並希望邪惡的神靈幫助他取得聖水來讓這些門鎖運轉。這些用鐵製成的鎖和門扉哪怕在今天看來仍然是複雜而特殊的,當今的專家也無法解釋這些仍然保留在主大門上的機關是如何運作的。比斯考爾奈在這項傑作完成之後不久便過世了,這個秘密也就隨之被帶入了墳墓。

法國大革命期間,它曾經遭受重創,卻幸運地逃脫了被推倒摧毀的厄運。之後,拿破崙在巴黎聖母院舉行了加冕禮,他不得不用很多精美的掛毯掛在牆上以掩蓋聖母院曾經被破壞的痕跡。

1831年,小說《巴黎聖母院》橫空出世。作者維克多·雨果喚醒了政府以及公眾對這座建築的熱情。自那以後,大家似乎達成了共同的意見:我們必須挽救這座大教堂!擅長維護和重建的建築師歐仁·維歐勒·勒杜克負責這座大教堂的重建工作。這項重建工程歷時二十年,旨在儘量恢復這座建築的中世紀面貌。

重建的重點是要修復在三扇主門上方的國王廊。這一長廊陳列了二十八尊猶太國和以色列歷代國王的雕像,他們代表了耶穌的歷代先祖。但是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這些雕像被誤認為是法國君王,因此全部被用鐵棍砸毀。為了重現這些雕像的原始印記,維歐勒·勒杜克故意將它們復刻放入了空置的壁龕內。幸運的是,之前被摧毀的部分雕像的碎片在1977年喬塞德安丁路施工時被發現,如今收藏於克盧尼博物館內展出。

-----《地下巴黎》

- 4 -

6號線和14號線的站點

“Bercy”

因為有包含感謝的字面意思而變成

“Bercy les Bleus”

(“感謝藍色軍團”!)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 5 -

位於12號線的站點

“Notre-Dame des champs”(田園聖母堂)

則被改為用來致謝主教練德尚的

“NotreDidier Deschamps”(我們的迪迪埃-德尚)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田園聖母堂站

公元三世紀時,有個名叫德尼的神父來到巴黎傳播新興的基督教,當時的巴黎仍在羅馬帝國的統治之下。德尼及其信徒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地方舉行了第一場彌撒,此處被命名為“田園聖母堂”,也就是巴黎的第一座教堂。

由於聖德尼後來成為了巴黎的第一位主教,因此他傳道佈施的這一地下場所就成為了巴黎的第一座教堂。如果想要在地鐵的出口處重新找到這個地方,就要沿著田園聖母路(Rue Notre-Dame-des-Champs)往上走,解開謎底的鑰匙就在這條街道的最深處。在穿過聖米歇爾大道之後,便來到了一條筆直的小路皮埃爾·尼克爾路(Rue Pierre-Nicole)。這裡的一切似乎都沉浸在一種宗教的氛圍中。一座由木頭和石板搭建而成的小房子緊靠著一所學校的磚牆而建,散發著上世紀60年代現代建築的氣息。

這座秘密教堂在公元7世紀時變成了一間小小的祈禱室,一百年後又成為了一個教會所在地,到了12世紀時又成了一所修道院。最後,田園聖母院的加爾默羅會修女於17世紀初定居於此。後來,法國大革命期間狂怒的革命者摧毀了這所女子修道院,地下室卻因為隱藏在地底深處而倖免於難。

——《地下巴黎》

- 6 -

無獨有偶,地處13號線的站點

“Champs Elysées-Clémenceau”(香榭麗舍-克列孟梭)

也被改名拿來紀念這次的大功臣德尚教練

“Deschamps Elysées - Clémenceau” (德尚-香榭麗舍-克列孟梭)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香榭麗舍-克列孟梭站

現在的香舌麗舍大道是奢侈品的匯聚地,其實它也是法國的權力中心。沿著協和廣場的反方向行走,很快就可以在右手邊一處凹陷的地方看到金屬門柵欄上的金色公雞。這裡就是愛麗捨宮的入口。自從路易拿破崙於1848年當選為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總統之後,這一原蓬帕杜侯爵夫人的舊宅就成為了法國最高統治者的官邸。

然而,戴高樂將軍卻發自內心地不喜歡這裡,這兒對於一位曾經的將領來說顯得太精緻考究了。另外,這座宮殿的結構也不是很合理,餐廳裡端上來的飯菜常常都是涼的,因為廚房設在很遠的地方。當然,住在先王寵妾的行宮這一點也是讓這位生性嚴肅的將軍大感不快的原因之一。

不過他的繼任者們倒沒有這些想法。喬治·蓬皮杜為了彰顯他在現代藝術方面的興趣和品味,邀請了以色列藝術家阿岡為愛麗捨宮的私人房間內打上不同顏色並隨時變幻的燈光。然而他的妻子克洛德卻對這個時刻變化著的冰冷宅子心生畏懼,還在蓬皮杜死後將這裡稱為一座“不祥的住宅”,一直拒絕踏入那裡半步。

瓦萊裡·吉斯卡爾·德斯坦瓦則獨自一人入住愛麗捨宮,他的夫人安妮艾莫娜覺得那裡的私人房間太過狹小,並且裝飾與佈置也不適合與他們的四個孩子同住。於是這位當時尚且年輕的總統開始了一段逍遙自在的生活……1974年10月2日清晨,當他在一位漂亮女演員的陪伴下回到愛麗捨宮時,他的法拉利跑車撞上了一輛運送牛奶的小型卡車,此事在當時成為了各大報紙與記者圈內的笑談。

而對於弗朗索瓦·密特朗來說,愛麗捨宮僅僅只是一個辦公的場所。他的雙重生活讓他根本沒有時間真正入住這座總統府——他和其“正宮”夫人達尼埃爾在比耶夫爾路有個住所,還和另一個半公開的情人維持著地下情,這個女人在他當選總統前六年為他誕下女兒瑪薩琳娜。

雅克·希拉剋可能是歷任總統中最欣賞這座宮殿的人了。他非常愉快地入住了這座總統宅子。“希拉剋一直在他工作的地方生活,也一直在他生活的地方工作,”其中一位前參議員如此說道。他的妻子貝爾納黛特在搬到愛麗捨宮之後則仍然保持了當初在巴黎市政府時的習慣。她從不掩飾對過往時光的追憶,並按照她自己的習慣和品味在王宮的花園裡種上了花花草草。

至於尼古拉·薩科齊,似乎最中意的是愛麗捨宮內的奢華場景,他於2008年2月2日在那裡迎娶了妻子卡拉·布魯尼。這場私密的婚禮在愛麗捨宮的二樓舉行,僅僅邀請了二十幾位包括親屬與密友在內的一小部分人。

——《地下巴黎》

據說被改了的地鐵名字會持續好長一段時間,最近如果有計劃去巴黎的讀者朋友們,不妨帶著 洛朗·多伊奇的這本《地下巴黎》,去這些地鐵站合影留念吧。

最後公佈一波獲獎名單

7 月 14 日

獲贈圖書《地下巴黎》的四位讀者分別為

兩位法國隊支持者

crystal ellen

兩位克羅地亞隊支持者

兮也 Jing

請以上四名讀者,在今天的推送下方留言你的聯繫方式

我們會第一時間把獎品圖書寄給你

相關圖書推薦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地下巴黎》

[法] 洛朗·多伊奇

|著

施珂|譯

乘上地鐵,穿越古今,21個地鐵站,21個世紀。歷史知識、八卦趣聞,信手拈來;影藏在名勝古蹟背後的故事。

法國插畫師Antoine Corbineau親繪封面圖

名叫新橋的橋卻是塞納河上最古老的橋。巴士底獄先後關押過大文豪伏爾泰和薩德爵士,那你知道薩德爵士在獄中幹了什麼事?巴黎的第一個證券交易竟然誕生在一座橋上。巴黎的源頭不在市中心的西岱島,而在楠泰爾市。埃菲爾鐵塔底下長眠的是2000年前和愷撒軍隊作戰的高盧將士。理髮師陶德確有其人!“七月革命”紀念柱底下埋葬著革命烈士以及埃及木乃伊……

這些你萬萬想不到的歷史冷知識、小八卦全都彙集在《地下巴黎》這本非典型性旅遊手冊中。一本讓挑剔的巴黎人也會愛上的書。

作者洛朗•多伊奇帶你乘地鐵,遊小巷,發現一個與眾不同的巴黎。21個地鐵站,21個世紀,暢遊古今巴黎!

世界杯后改头换面的地下巴黎

海譯文

文學|社科|學術

名家|名作|名譯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