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道德經》的前世今生,從帛書《老子》開始(一)

還原《道德經》的前世今生,從帛書《老子》開始(一)

引言: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老子》甲、乙本(合稱帛本《老子》),距今2000多年的歷史;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中又出土了一個版本更早的竹簡本《老子》,通過比對,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本《老子》,也就是後人常說的《道德經》或者《老子五千言》,是至今世人篡改最少的版本。

中國著名古文字學家和考古學家高明先生,通過對上百種世傳版本《道德經》研究,以及結合上百位學者對《道德經》的註釋和講解,得出一個結論:王弼本《道德經》(簡稱王本或王弼本)最接近帛書《老子》的原貌,世傳版本《道德經》經後人篡改,流傳至今已經嚴重失真。

高明先生是新中國北京大學成立考古專業的第一屆學生,古文字功底深厚,治學嚴謹,為人淡薄名利,經過多年潛心研究寫了一本《帛書老子校注》,此書採用繁體豎版編寫,對於習慣簡體橫版的讀者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難度,本人將繁體豎版轉化為簡體橫版,結合自己的讀書心得和對《老子》的理解,按照世傳版本《道德經》八十一章的次序分章編寫,世傳版本是《道經》37章在前,44章《德經》在後,帛書《老子》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本文采用帛書《老子》的先後順序,章節採用世傳王本《道德經》。

2018年1月10日13時06分,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著名古文字學家高明先生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感謝高明先生給世人留下無比寶貴的精神遺產!

高明《帛書老子勘校》勘校說明:

1、本書以王弼注本為勘校帛書老子之主校本,另取敦煌卷本、道觀碑本、歷代刊本共計三十三種作為參校本。按照帛書老子篇次,德經在前,道經在後;參照今本章次,分別句段,順序勘校。

2、按帛書甲本、乙本與王本之先後次序,將三者經文分別句段抄錄與下,以便相互勘校和比較。如帛書老子因埋藏而被損壞之字,甲本殘壞則據乙本補;乙本殘壞則據甲本補;甲乙版本共同殘壞則據王本或其它今本補。補文一律用【 】形括弧括起。帛書老子原有之衍文脫句等錯誤,錄文不刪不補,仍照原文寫成今字,只在後文予以辯證說明。

3、帛書甲、乙本經文中均有假借字和古字,勘校時除將按原形寫出後,在其字下注明當用之本字和今字,皆用( )形括弧括起,以示區分。

4、老子今本經文頗多差異,故本書除了用王本作主校本外,另選三十三種不同版本作參校本。任何參校本凡經文與王本相同者不錄,僅錄其經文異於王本者,以便了解今本經文之分歧,及其與帛書甲、乙本之異同。

5、世傳老子版本種類很多,本書選用主校本與參校本並不能完全概括所有版本之經文內容,還有經文特殊或獨異今本而近於帛書甲、乙本者,亦詳錄其經文,而書名出處可見參考書目。

還原《道德經》的前世今生,從帛書《老子》開始(一)

《德經》第三十八章(本文第一章)

甲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彼)取此。

乙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德(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乃(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句(後)仁,失仁而(句)後義,失義而句(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罷(彼)而取此。

王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綜合以上三個版本,結合高明先生勘校分析論證(詳見原著),本文《德經》第一章應為(簡稱心本):

韓非子解老篇說:“德者內也,得者外也。“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於外也。神不淫於外則身全,身全之謂德。德者,得身也。凡德者,以無為集,以無慾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為之慾之,則德無舍,德無舍則無全。用之思之,則不固;不固著無功,無功則生有德。德者無德,不德則有德。固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高明先生註釋說:“以韓非所釋,經意大白。德者,得也。常得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宇宙萬物得失相附,成敗相隨,何以為德,唯道是由。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以虛為主,無事無慾,因循自若,不德而德,故謂之上。求則得之,為則成之,立善治物,名揚位顯,實則得外失內,舍真求偽,似得實失,德則無德,故謂之下。

高明先生關於“上德無為而無以為”做了精細的論述,他說:“眾所周知,老子主張“無為”,猶以“虛者之無為”尚可成為道家最高標準“上德”。如何才能達到此境界,韓非解老篇做了極其透徹的說明。他說:“所以貴無為無思為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夫無術者,故以無為無思為虛也。夫故以無為無思為虛者,其意常不忘虛,是制於為虛也。虛者,謂其意無所制也,今制於為虛,是不虛也。虛虛者之無為也,不以無為為有常。不以無為為有常則虛,虛則德盛,德盛之謂上德。”但在末引老子語時則謂“故曰上德無為而無不為也。”韓非子所謂的“虛”,指無為無思,即在思想上不去為無為專下功夫而思慮。因此他說無術之人故意以無為無思為手段,常常為它絞腦筋、苦思慮,那是“其意常不忘虛,是制於為虛也。“制於為虛”,實際是不虛。韓非的論述對老子的“無為”解釋得很清楚,所謂“上德”,就是“虛者之無為”,同時說明“無為無思為虛者”。“無為無思”,指思想不受其制,即無所為的無為,思想不為無為而思慮的自然無為,也即老子說的“無為而無以為”,如此才能真正達到虛鏡,則謂“上德”。從韓非這段論述中,毫無“無為而無不為”之意,正是對“無為而無以為”之詮釋。仔細閱讀解老篇中這段文字,自然會察覺到它所論述的內容,則與引文“無為而無不為”相互牴觸,足證引文原非如此,當依帛書作“無為而無以為”,彼此才得吻合一致,錯誤必然是由後人傳抄造成的。不言而喻,解老篇引文既然有誤,而嚴、傅、範與樓古四本此文,也必經後人竄改,非老子原本之義。

王弼注:“不能無為而貴博施;不能博施而貴正直;不能正直而貴飾敬。所謂“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也。”夫禮,所始首於忠信不篤,通簡不陽,責備於表,機微爭制。夫仁義發於內,為之猶偽,況務外飾而可久乎!按德、仁、義三者,雖相遞次,然皆發之於內,守忠而篤信。夫禮者,形之於外,飾非而行偽。故曰:禮行德喪仁義失。則質殘文貴,本廢末興,詐偽日盛,邪慝(tè)爭生,因而謂為“亂之首”。

還原《道德經》的前世今生,從帛書《老子》開始(一)

綜合以上三個版本,結合高明先生勘校分析論證(詳見原著),本文《德經》第一章應為(簡稱心本):

心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心的體會:

1、得道是德的內涵,上德是得道的最高境界,上德是虛者之無為,如得道成仙般存在。

2、世間有四種境界,道(虛無)的境界,德的境界,仁的境界,義的境界,這四種境界逐漸遞減,失道之後有德,失德後有仁,失仁後有義,失義後有禮,禮是虛偽的外在假象,是忠信不足的表現,當世間開始崇尚禮的時候,就是天下大亂的開始。失道之後,天下必然會走向大亂,無論是尊德、尊仁義、尊禮,都無法扭轉這種趨勢,只有"無為而治,道法自然”,天下才會大定,盛世才會產生。

3、那些預知者,只是洞悉了“道”外在的光華,並沒有悟到“大道”的深厚和樸實,本末倒置,知其表不知其內,因此會產生邪偽現象。

心本第一章白話文註釋:上德之人,遵循大道,效法自然,心中沒有思慮,行為自覺,沒有動機,人如同“虛者”,不去刻意追求德,這才是真正的“上德”;下德之人,心中還沒有失去追求“德”的動機,行為上還是遵循表面的“德”,不是自然的行為,這不是真正的德。

上德遵循大道,效法自然,無為而治,無思慮,無行為動機,人與萬物相同,不偏不倚。上仁有所為,雖然廣施仁愛,但是免不了有偏愛,只是表面上的“無為”,上義有所為,只是一定範圍有所為,有私心有偏愛。上禮有所為,只是表面的粉飾,徒有其表,人不願意服從,於是攘臂強制實施“禮”。所以,失道之後,產生德,失德之後,產生仁,失仁之後,產生義,失義之後產生禮。禮是忠信不足產生的,也是天下大亂的開始。

那些預知者,只是看到了“道”表面的光華,邪偽現象由此產生。所以大丈夫居於“道”的深厚,不居於“道”外在的淺薄,居於“道”的樸實,不居於“道”外在的光華。因此要去掉道外在的淺薄和光華,汲取道的深厚和樸實。

《心本》第一章註釋完,待續!對本文感興趣的道友,關注和留言,共同悟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