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遭遇「掐脖旱」 吉林公主嶺20萬公頃玉米恐減產2到3成

東北遭遇“掐脖旱” 吉林公主嶺20萬公頃玉米恐減產2到3成

農業的生產,依靠農民的細心栽培,也要依靠自然的情況,如果遇上惡劣的自然環境,那麼無論再怎麼細心呵護,也避免不了減產。自然環境的災害,確實無法避免。

在今年春天,東北地區就發生了比較重的乾旱,大家都知道,東北是我國糧食的主要來源地,對國內的糧食供應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自7月17日入伏以來,尤其是吉林地區,開始持續高溫,近段時間裡,氣溫更是高達35度,地裡的玉米,因為長久的乾旱,生長得非常緩慢,甚至有的苗,都已經乾死了。農民們都在等待著一場大雨,可以解救田間的糧食。

據權威資料統計,整個吉林省玉米種植面積為351萬公頃,而公主嶺地區共有土地30萬公頃,玉米播種面積20萬公頃。公主嶺產區位於吉林省的黃金玉米帶,所謂黃金玉米帶,即最適合玉米種植生長的黃金地帶。吉林玉米帶,與美國玉米帶、烏克蘭玉米帶並稱為世界三大黃金玉米帶,均位於北緯45度附近。如此重要的玉米產區遭遇了極端乾旱,勢必會對今年的玉米產量造成不小的影響。

東北遭遇“掐脖旱” 吉林公主嶺20萬公頃玉米恐減產2到3成

據公主嶺當地的一位農場主介紹,今年玉米在剛剛播種的時候,天氣遭遇乾旱,直到5月底才迎來下雨,錯過了最佳的出苗時機,雖然目前玉米漲勢良好,但是預計年底收成可能較去年減產2到3成左右。

每年的這個時候,是玉米生長的最好時期,但是如果這段時間一直是乾旱的話,就會導致“掐脖旱”的發生。這個時候玉米缺少水分,還有養分會影響自身的增長速度,而且即使玉米存活,也會有很大的減產,被村民稱之為掐脖旱,這是各個地方,人們都比較害怕的自然災害,掐脖旱的發生,對於農民對於莊稼都是一種天大的災害。

這種自然災害的發生,會導致玉米的授粉缺失,導致玉米禿尖,玉米會減產,這時候如果能來一場大雨,就是久旱逢甘霖,可以解救這場大旱,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自發進行澆水抗旱。

東北遭遇“掐脖旱” 吉林公主嶺20萬公頃玉米恐減產2到3成

總體來看,由於今年東北部分地區夏季乾旱嚴重,減產已成定局,預計減產在15%左右。優質飼料高端玉米的緊張,會造成飼料企業、國家糧庫、貿易商的必然火拼,預計會形成貿易行情多變,博弈力量增加的局面,而今年秋季玉米開秤價格上漲的可能性將進一步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