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湖南新化山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湖南新化山歌

新化是古梅山的中心地帶,宋代以前為苗、瑤聚居地。據專家考證,新化山歌起源於先秦,盛興於唐宋,流經明清,傳承至今。距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新化山歌內容廣泛,有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陶情歌、生活歌、兒歌等;按腔調分為高腔山歌和平腔山歌。音樂特色鮮明,高腔和平腔山歌,起音都較高,跳躍性強,具有粗獷、激越、陡峭的抒情風格和大膽、利索、調皮的野性美特徵;表現形式豐富多樣,句式長短有致,俚俗方言襯詞較多,說唱風味很濃。現已蒐集山歌6200餘首,整理譜例54個,並編成鄉土教材。2006年新化山歌列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首批名錄。新化山歌以口頭創作、口頭傳唱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代表性傳人有伍先宗、周文化、戴嶽嵩、伍喜珍、張貽燦、方榮輝、陳福雲等。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湖南新化山歌

其主要特徵有:1、古樸、原始性特徵。2、豐富多樣性特徵。新化山歌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以下六個大類:(1)勞動歌。包括田歌、獵歌、樵歌、漁歌、採茶歌、伐木歌、灘歌、夯歌、號子等。田歌中的數量最多,一系列的勞動過程都有山歌。(2)生活歌。(3)儀式歌。(4)時政歌。(5)情歌。(6)歷史傳說歌。在表現形式和行腔特點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還有花腔、彈腔、波羅腔、滾板腔以及鑼鼓山歌等多種演唱風格和表現形式。不管哪種山歌,起音都比湘南的客家山歌、湘西的盤歌、洞庭湖區的荊楚山歌都高,往往是一人起頭眾人和,歌聲抬得山轉水動。在句式結構上,有四句頭、六句頭、八句頭和長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長短相間式,演唱起來更是趣味無窮。3、文學藝術性特徵。新化山歌雖系民間歌手的口頭創作,沒有過多的加工雕飾,但作者卻巧妙地運用了詩歌中賦、比、興、誇張等藝術表現手法。如:“小小菜園隔塊牆,絲瓜苦瓜栽兩旁。郎栽苦瓜苦想妹,妹栽絲瓜思想郎”(以物比人);再如:“板栗子開花一根線,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猶小可,今年想你忘插田,耽誤陽春大半年”(以物起興);又如:“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請到房中看,床頭一朵茉莉花。送郎送到石山窩,手板捧水給郎喝,我郎喝了手板水,天干三年不口渴”(誇張)。這些手法的運用,使新化山歌達到了很高的文學藝術境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湖南新化山歌

新化山歌以口頭創作、口頭傳唱的方式生存於民間。代表性傳人有伍先宗、周文化、戴嶽嵩、伍喜珍、張貽燦、方榮輝、陳福雲等。

其主要特徵有:1、古樸、原始性特徵。2、豐富多樣性特徵。新化山歌可以粗略地劃分為以下六個大類:(1)勞動歌。包括田歌、獵歌、樵歌、漁歌、採茶歌、伐木歌、灘歌、夯歌、號子等。田歌中的數量最多,一系列的勞動過程都有山歌。(2)生活歌。(3)儀式歌。(4)時政歌。(5)情歌。(6)歷史傳說歌。在表現形式和行腔特點上,除平腔(包括高腔)外,還有花腔、彈腔、波羅腔、滾板腔以及鑼鼓山歌等多種演唱風格和表現形式。不管哪種山歌,起音都比湘南的客家山歌、湘西的盤歌、洞庭湖區的荊楚山歌都高,往往是一人起頭眾人和,歌聲抬得山轉水動。在句式結構上,有四句頭、六句頭、八句頭和長段,也有七字式、五字式和長短相間式,演唱起來更是趣味無窮。3、文學藝術性特徵。新化山歌雖系民間歌手的口頭創作,沒有過多的加工雕飾,但作者卻巧妙地運用了詩歌中賦、比、興、誇張等藝術表現手法。如:“小小菜園隔塊牆,絲瓜苦瓜栽兩旁。郎栽苦瓜苦想妹,妹栽絲瓜思想郎”(以物比人);再如:“板栗子開花一根線,去年想你到今年,去年想你猶小可,今年想你忘插田,耽誤陽春大半年”(以物起興);又如:“去年同哥喝杯茶,香到今年八月八,不信請到房中看,床頭一朵茉莉花。送郎送到石山窩,手板捧水給郎喝,我郎喝了手板水,天干三年不口渴”(誇張)。這些手法的運用,使新化山歌達到了很高的文學藝術境界。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湖南新化山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