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國Ⅰ卷優秀作文賞析,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2018年高考全國I卷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00年 農曆庚辰龍年,人類邁進新千年,中國千萬“世紀寶寶”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會。

2013年 “天官一號”首次太空授課。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準扶貧”開始推動。

2017年 網民規模達7.7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紀寶寶”一代長大成人。

……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35年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和機緣、使命和挑戰。你們與新世紀的中國一路同行、成長,和中國的新時代一起追夢、圓夢。以上材料觸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據此寫一篇文章,想象它裝進“時光瓶”留待2035年開啟,給那時18歲的一代人閱讀。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與赤子書

你是否與我一樣,回望茫茫蒼穹之中璀璨奪目的星辰大海;昨夜猝不及防的一場大雪,已被晨曦明媚如初的日光點滴消融,你是否也站在雪白的銀杏樹下等待枝丫上最後一片雪花飄落;平生能被贈與幾多歡愉,或是正氣凜然、昂首挺胸的歡呼雀躍,或是三杯兩盞淡酒、頷首低眉的淺淺吟唱。你是否與我一樣,看到了斑斑點點的星光彙集而成的銀河,它正向我們奔湧而來。新時代的舞臺已敞開,你是臺上耀眼的明星,鼓動的掌聲已為你響起。

你斷斷續續感激的過去是什麼模樣?2000年,千萬“世紀寶寶”閃爍著明亮的雙眼,拉開了21世紀的帷幕,而中國也迎來了屬於它的新時代;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一聲巨響在歲月的修羅場上撕下了深不見底的疤痕,而短短几個月之後的鳥巢等待的是奧運聖火熊熊燃燒;2013年,在遼遠空闊的無邊宇宙中,“天宮一號”振翅騰飛,帶給中國人一次全新的探索與體驗;同年,公路“村村通”計劃接近尾聲,“精準扶貧”工作全面推進;2017年,網民規模高達7.22億,互聯網普及率超出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世紀寶寶”們的成人禮已謝幕……這條時間軸,一點一點被光輝與閃爍耀眼的燈火佔據,“現在”的標碼正馬不停蹄地向未來靠近。

你問,夢想是什麼顏色的?我回答,夢想是初生花開嬌豔欲滴的純白,是雛鷹展翅嚮往廣闊的翠綠,是翱翔天際暢遊海底的深藍,是終有一日劃破天空的閉合版、令世人為之嗟嘆的金光璀璨!這是夢想的顏色,這是屬於中國的夢之彩!很幸運,我所紮根、生活的祖國,它從不允許任何一個人瑀瑀獨行,無論前路或坦蕩或坎坷,或一馬平川或荊棘密佈,它從未鬆懈過握緊每一個人的手,朝著夢想的前方奔跑,看到的終點種滿鮮花,看到的終點擁有霓虹。你是否與我一樣,幸運與幸福?

你是否感到些許迷茫:不是聖人不是盤古,從未擁有過拔山扛鼎的力量,何從被委以重任?不要緊,這場屬於我們18歲跨越時空的對話悄悄進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目標未曾停歇,需要的是每一箇中國的新青年勇敢地向未來招手。請不要因前人已鋪好了星光大道而慵懶散漫;也不要只為自己而活,既是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就請舉旗標槍、時刻準備戰鬥,為打好小康社會攻堅戰做好最夯實的基礎。請學會做一位有情懷的人,不為“錢途”而拼搏,成為錢理群先生所說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請學會做一位有思考的人,現代化的腳步正漸漸吞噬人類最原始的靈魂,不被機器左右,不被人工智能佔據了理智,因為你才是高萬物一等、富有思考靈性的個體。

還有什麼值得中國新青年去畏懼?大學生村官秦玥飛放棄提拔的機會,用“造血”建設鄉村;臥底非洲的中國少年黃泓翔,冒生命危險揭露血腥象牙秘密貿易……正如他們一樣,不去評論誰有價值,這正是社會主義新青年讓世人瞠目結舌、無法企及的高度。

沒有什麼好猶豫的,你終會逃離捆綁自我的枷鎖,邁開環繞夢想躑躅不前的腳步去吶喊,去超越!“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新時代的中國青年們,請以獨立之志,做合群之事,敢於擔當,敢於突破與創新,沒有什麼能被稱作不可能。

舞臺已為你搭建好,及時成為不了鎂光燈下耀眼的明星,也可以做一位臺下默默鼓掌的人。

葉洲老師點評

本文文質兼美!近年來,高考作文在形式上凸顯“情境性”“任務性”, 內容上引導學生“關注個人、關注當今社會、關注國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不例外。這類作文最忌諱的是“假大空”,而作者恰恰突破了這一侷限,做到了“真切”!“與赤子書”這一標題就闡明瞭作者以“赤子之心”對話“赤子之心”的立場,語言富有詩意,讀來清麗明朗,很符合18歲青年人的特點。文章第二段結合原材料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倒數第二段與之照應,提出了對2035年18歲後來人的殷殷期盼與善意提醒,有思考的深度,語氣十分懇切。情感與文字交融並進,使讀者心潮澎湃,為之動容!

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

——致十八歲的青年們

文/張稼軒(河南省靈寶市第一高級中學)

青年們,當你們讀到這篇文章時,我想它也已經十八歲了。十八年間,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現在的我還不得而知。但我想,正如五千年風霜未曾磨滅中華民族浸潤在骨子裡的精神,時代的變遷也一定會留下永恆的真理。於是,深深的凝望我們這個時代,那真理在我腦海中逐漸清晰: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痛苦與歡樂並存的時代,我們的一個夢想,叫做前行。2008年,當突如其來的汶川大地震吞噬了無數的生命,我們默哀生命的消亡,也懂得了在災難過後去負重前行。也就是那一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健兒們的成績令世界矚目,51枚金牌,43項世界紀錄,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堅毅與剛強。這就是我們的時代,一個歷經磨難但砥礪前行的時代。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國計與民生共舉的時代,我們的一個夢想,叫做發展。2013年,天宮一號在太空開啟了首次太空授課,全國的青少年們第一次在電視前領略了太空的神奇。無疑,是中國科技的發展創造了這樣的機會。同一年,公路村村通工程接近完成,面對自己家門前風沙飛揚的黃土路變成了乾乾淨淨水泥路,村民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村莊發展的希望,也深切的體會到了國家的力量。這也是我們的時代,一個國計民生同步發展的時代。

我們的時代,是一個過去與未來交織的時代,我們的一個夢想,叫做富強。在2013年已然開始的“精準扶貧”,讓中國成為世界上每年脫貧人數最多的國家,無數外國官員前往中國鄉村學脫貧經驗。過去曾積貧積弱的中國,正成為無數國家脫貧事業的典範。2017年,在中國“互聯網+”戰略的推動下,中國的互聯網事業發展迅速,互聯網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更由此催生了一系列行業的發展,未來中國的發展格局,正在逐漸形成。這更是我們的時代,一個承前啟後跨向富強的時代。

二百多年前,面對工業革命後的英國,狄更斯寫道:“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青年們,你們與我,雖然身處於兩個不同的時代,但我想,它們都是最好的時代。因為,這,是中國的時代。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青年們,當你們看到這封信時,我們的時代已然結束,你們的時代已然開始,願你們以夢想為伴,與時代同行,讓中國的時代永不落幕。

指導老師李宏偉點評:文章由時代變遷下不變的真理寫起,以回憶“我們的時代”,去勉勵下一代的青年們。結構完整嚴密,文字功底嫻熟,文學素養與政治素養兼具,既飽含對下一代青年們的鼓勵,又彰顯出這一代青年的愛國、責任與擔當

乘風而上 夢圓明朝

文/陳佳怡(福建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二)

運海摶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擊汰,必佇飛雲之楫。新世紀的中國在飛速地發展,少不了中國的脊樑在埋頭苦幹。而我們正是千禧年出生的“世紀寶寶”,2018年恰已成人,同中國在這一新世紀一路前行成長。在我看來,不管身處哪個時代,青年人都應砥礪前行,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圓我中國夢。

有夢想是青年人亙古不變的追求。古時就有夸父逐日;上一世紀,周恩來同志慷慨陳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五四運動青年們的口號更是喊得響亮:“以今日之我,逐明日之陽。”再到現如今,大大小小的中國夢正在路上,21歲技校生聶鳳在世界職業技能大賽上獲得美髮項目冠軍,言其夢想即讓中國美髮行業未來有國際發言權……

“青年人要有夢想、有擔當,這樣新中國才會有足夠的青春力量。”夢想不僅僅是實現自我價值,更應與國家掛鉤。每一個時代的每一個人擁有的夢想不同,或大或小,但它們都如同一盞盞明燈在黑暗的路上給人以希望與方向。倘若沒有積極向上的夢想,那在霧氣朦朧的森林裡便更容易誤入歧途,迷失人生方向。當這些大大小小的夢想匯聚在一起,便鑄成了每一個時代的中國夢,鑄成了我們祖祖輩輩共同擁有的中國夢。有夢,才能追夢。

不可否認,也許明天就如海子的詩所言:“天寒地凍,日短夜長,路遠馬亡。”在我們成長的這一路,中國也在成長:汶川地震的同年舉辦了北京奧運會,2013年首次太空授課,2017年互聯網普遍率超世界平均水平……觀中國進步之艱難便可知奮鬥圓夢實乃不易,故青年更應秉持激情與信念。從有夢到圓夢,擁有激情會讓你更加主動積極地前進與探索,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自信,則讓完成夢想的信念更加堅定,更不會輕易放棄。18歲盲人青年王子安憑出色的中提琴演奏技藝收到英國皇家伯明翰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讓世界看到他的努力”。誠知道路艱辛而勿忘初心砥礪前行,這才是中國人應有的骨氣。

誠然,2035年的一切與現如今大不相同,中國將更加進步,也許我們這一代人已經實現了心中的中國夢,但這並不意味著砥礪前行,圓中國夢這一追求會褪色。那時的世界不僅僅是未來的我們的,更屬於年輕的你們。新時代的你們將要有新的夢想和追求,以更加優秀的姿態擁抱更加輝煌的中國夢。

馬上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了,這是我們父輩的努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完成將由我們來擔起,你們將會有更大的挑戰。從祖輩得到的奮鬥愛國精神將在我們身上傳承與體現,希望也在你們身上保留長存。

魯迅曾說過:“願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若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願你們發光發熱,砥礪前行,在新時代圓中國夢。

張嵐老師點評:十八歲的生命有十八年成長的感悟,十八年裡有國家輝煌的鉅變,將時代強音融入年輕的歲月化成生命的方向。少年強則國強,心有夢,志四方,吾輩奮力,國家夢圓。本文能夠抓住此次作文的命題要求,也就是緊扣“寫給2035年18歲的那一代”的任務要求,任務明確,對象明確,將材料任務自然代入,聯繫社會現實,形成有機關聯,體現語段的連貫性,體現了青年一代對國家進步、民族振興的感受與感悟,更展現出青年一代學生與時代同命運共呼吸的責任與擔當。文章結構清晰,銜接連貫,體現辯證性的思考,有部分語句須進一步斟酌,但瑕不掩瑜,不失為一篇考場佳作。

向外張望,向內審視

親愛的十八歲青年:

你好!我來自2018年,這年,我和你同齡。

不錯,我是“千禧一代”,迎著新世紀的朝陽而生,轉眼已過十八載。

新世紀裡有許多新的機遇。從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開始,我國全球化的步伐逐漸加快,我們向外界探索的步伐不曾停息。

這當中給我最直觀的感受便是認識工具的變化,從廣義上來講,我們在各個方面實現著“互聯互通”。在基礎建設領域,我們修築公路——“村村通”加強了資源配置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促使裡面的人走出大山,促進了外面的人帶來新的技術和財富;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們探索宇宙——太空授課,讓我們在移動端上就能看到特殊環境裡獨特的實驗現象,享受一堂別開生面的物理課;在文體領域,奧運會、世博會等大型活動的舉辦,促進了我們同世界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指尖上瀏覽全球……

榮格說:“向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我們有幸能夠從容地嚮往張望,這是技術進步帶給成長於新世紀的我們的幸運:我們是看過“世界”的孩子,因此更加強大。我們有主動性,更容易接納多元的文化和思想,同時不忘學會客觀理性地審視那些新舊交替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在基礎建設領域,我們還面臨著城鄉差距;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們還面臨著核心技術的難題;在文體領域,我們還面臨著原創和匠心的稀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思考個人在時代裡的發展……

我願意做新時代裡一個小小的註腳——我願意成為一個鄉村扶貧先扶智的技術特派員,我願意成為實驗室裡測算數據的芯片研發員,我願意成為一個拒絕注水的良心編劇,我願意成為理性愛國,為華人在海外享有平等而默默努力的海外留學生……

我希望你的十八歲,也可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那時,第一個奮鬥十五年已經完成,我們朝強國目標更進一步。然而,“行百里而半九十”,那時的祖國更需要你們勤勤懇懇的耕耘和守護。

選手劉媛媛曾經在《超級演說家》裡說過這樣一段話:“有一天,銀行行長是九零後,企業家會是九零後,甚至是九零後。”同樣地,今天“零零後”逐漸“佔領”社會,將來的主角,也會變成你們。而不論時代如何變遷,始終不變的,應是青年的擔當和熱情。

祝:萬事順利

一考生

2018年6月7日

指導老師:吳璟婷

陳韶紅老師點評:作者站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節點上,不僅細數與國一路同行的榮光,更清醒地和著時代的脈搏,自覺肩負著承上啟下的時代使命,以青年人澎湃的激情揮灑著自己和共和國一路同行的豪情。

用心築夢,前路可期

2035年18歲的孩子:

你好!

今年是2018年,也許你才剛剛誕生到這個世界上。離開母親的羊水,剪斷了臍帶,第一次看到光明;被醫生的大手抱到雪白的褥上,然後皺著臉哭了。你烏黑的瞳孔清亮,倒映著這個世界的模樣:它也許比起2035年的中國,不算太美,甚至存在著你不曾想象的亂象,但這是2018。它是與我經歷的十八年,和你經歷的十八年一樣的,到達2035年的一個必經的時代。

恐怕你也身有同感:我們都是一個時代的產物,在時代的浪潮下被推著向前。回首過去的十八年,“世紀寶寶”一天天地長大了,中國也以令世界訝異的速度發展壯大起來。不論是在信息技術、航空航天,還是在國際影響力、人民的生活水平上,都有了長足的、可感的提高。我很幸運,見證並參與了這個時代,我看見中國正緩緩駛向2035,富強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向我招手,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觸手可及。

你能夠想象三十多年前,申奧的那個晚上萬人空巷的場景嗎?街邊的小吃店人們趿著拖鞋圍在大腦袋的電視前面,風扇嗚嗚地轉出熱風,人們屏息凝神。奧委會宣佈08年北京為主辦城市時,不知誰先抬起頭來,彷彿換氣的鯨,歡呼一聲,接著就有無數的人跟著應和。舉辦奧運會,在那時真是天大的事兒,這意味著中國朝世界邁進了舉足輕重的一步。小時候去北京,看到鳥巢、水立方就像看長城一樣,帶著朝聖般的心情。只是長城早已廢弛,無能為力地看著中國遭受列強的鞭撻;而新建的運動場卻顯示了中國國際影響力的增強,給了青年人以築夢、圓夢的平臺。2008年,李寧在追光燈下點燃火炬,中國已經可以稱作“體育大國”,在各項賽事中斬下獎牌;2016年,中國人不再以獎牌標榜自己的實力,而是懷著大國的氣度,朝向“體育強國”邁進。十幾年來,中國變得自信,變得從容。2022年,我將同你一起看北京冬運會,我期待能見到中國與中國青年攜手,在世界的舞臺上圓過去的一個個夢。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國人民的心中。”到2035年,你一定不再困擾於吃不飽、穿不暖的問題。但在這時,中國的貧困人口數目仍很龐大。13年開始實行的精準扶貧,從試點到全面開展,以扶“精氣神”為先導,喚醒了一村村貧窮無依的人們,在他們的心中播下了名為中國夢的種子。我們和中國追過的夢,還有很多很多。

2018出生的你,站在過去與現在的十字路口,你的身上,揹負著更多的責任和使命。2035年,是又一代青年的新時代。用心築夢,前路可期。願你追隨著我們親愛的祖國,在我們搭下的基座上,建造出更多獨屬於你的時代的瑰麗建築。

此致

敬禮!

一考生

2018.6.7

指導老師江濱點評:作者能夠抓住時代的脈搏,一時間為序,向未來者講述自己的和屬於不同時代的故事,尤其出色的是,小作者能在這個基礎上,水到渠成地推演出每個不同時代的人其實都“揹負著責任和使命”,“都在前代人搭下的基座上,建造出更多獨屬於你的時代的瑰麗建築”。文章立意高遠,大氣磅礴。

時代築夢,踏實向前

親愛的朋友:

你們好!時光如水,悠悠流淌,無言卻壯闊。倘若這份寫於2018年6月的獨白能有幸越過十七載的歲月,來到你的眼前,我真心希望朋友你能耐心地聽我細細道來。

出生於二十一新世紀,身為世紀寶寶的我們一路見證了中國夢的覺醒。

民族振興在起步,那是疼痛艱辛與榮光驕傲並存的時代啊。十年前的汶川地震,撼動了天地卻動搖不了中國人民的意志和深情,瘡痍淚水過後,現出了嶄新堅強的汶川新貌,帶來了更加科學完備的防震預警機制;同樣是十年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旗幟第一次在這片沉寂了百年的土地上升起,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雄沉有力的曲調,中國人民再一次眼含熱淚。

國家發展在加速,日新月異的形容仍不足夠。從每百戶家庭擁有不過寥寥數臺計算機到人手一部智能機、網民規模成為世界之最,從航天人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到載人飛船、通訊衛星、月球探測器相繼升空,征戰星辰大海。小到民生逐步改善,大到科技屢結碩果,稚嫩如我們也可以清晰地感知祖國日益強大的變化,那青澀的心為祖國奏出的強音而砰砰跳動,澎湃不已。

長成於全面小康決勝期,屬於零零一代的我們即將親歷中國夢的鑄造。

隨著年紀增長,在時代奏出的樂章裡我也漸漸可以聽出些許不和諧的錯誤音符,聽出外界蠻橫插入的雜亂曲調。是的,大國的崛起難免路途坎坷。我為因暴力式開發而損毀的碧水藍天心痛,為從制度漏洞中溜走的不法分子、貪官汙吏憤怒,為中國製造匠心不再、技術難行的現狀擔憂,為國外對中國戴著有色眼鏡的論調不平……

但我願在心痛中為當代人反省,在憤怒中堅定捍衛正義的決心,在擔憂中加倍勉勵,在不平中學會冷靜!這一切只因我感受到了吾輩青年肩上沉甸甸的築夢責任以及伴隨責任而生的,甜蜜的榮光。重任在肩且甘之如飴,是謂初心則一往無前,吾輩當如是,前前後後的中國青年也當如是!

所以,即便你們身處的未來中國是何模樣,今天的我尚還無從得知,但我願與你打一個賭。賭你們今日的中國小康已然建成,法制日臻完善,賭你們生活的中國碧水盪漾,青山含情,賭2035年步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中國人人有夢可追,築夢可成。而我的賭注便是,我與萬千青年們的青春熱血,赤心一片。相信吧,我們將勉勵奮鬥,竭盡全力,踏實築夢!

千禧一代的一員

2018年6月7日

指導老師:丘文玲

寫作感悟:今年作文題涉及時政,考量的不僅是我們對國家發展的認識情況,還有我們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國民意識,這應該是我們青年需要注重的素養。

致2035年18歲少年的一封信

18歲的少年們:

你們好!

18年前是千載一遇的時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匯於同一年,在這一年,作為:“世紀寶寶”的我們出生了。

時光如白駒過隙,18年後的今日我們已如冉冉升起的太陽,陽光照耀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艾青有一句詩:“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愛這片土地受得深沉。”是的,我愛這土地,我愛她——中國。

她是時代前列高舉火炬的熱血青年,也是斷垣殘壁中哇哇大哭的懵懵幼童。

2008年8月18日,熊熊聖火在北京鳥巢燃起,火光照亮了滄桑的古都,也照亮了年輕的中國。巍巍中華,泱泱大國,悠悠上下五千年,古燈青卷裡,浮浮沉沉的中華已稱得上是滄桑。可若從新中國成立算起,從改革開放算起,中國便是那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熱情洋溢,朝氣蓬勃。

當北京歡迎你的歌聲灑在中國的大街小巷,當每一位中國人都振臂奮起為奧運健兒呼彩,每個人的脈博都隨著中國的呼吸而跳動。

2008年5月12日,大地的震動驚醒酣眠的人群,剎那間,人聲鼎沸的城市沉寂了,溫暖和諧的家庭破碎了,倖存者撕心裂肺的哭泣聲如一把尖刀插入中國的心臟,年輕的中國在顫抖!長歌當哭,可悲痛中的中國仍在行進,大災豈敢漠視,人事豈能怠慢,各級政府與部隊在緊張行動,民間組織和國際社會在迅速響應,中國人前所未有的團結起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當悲傷傾盡,我們眾志成城,當淚盡血續,我們守望相助。

這一代的我們,聽著中國的脈搏,與她同喜同悲,中國夢為中國標明瞭方向,也是為我們指明瞭奮鬥目標。精準扶貧的開展,一帶一路 的繁盛,中國高鐵的奔馳,中國從未如此接近偉大復興的夢想,而移動支付的普及,共享單車的發放,也標誌著我們也前所未有的與這個國家緊密相連。

兩年後,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報告中指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到2035年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2035年,也是你們18歲那一年,“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也是青年一代的,那時作為青年一代的你們又將寫出怎樣的明天!

“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們有關。”希望18歲的你們能穿過時光之海,帶著中國夢揚帆起航!

此致

敬禮

2018年18歲少年

2018年6月7日

指導老師胡心濤點評:本文構思新穎,用信件的形式向2035年18歲的少年介紹了當下中國,這種方式值得大家借鑑。全文語言通俗易懂,平實但不失氣勢。通過文字,我們彷彿能看到考生站在我們面前娓娓道來,讓人頗感親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