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1.69萬億,證券降至BBB類!「最大金控」開始刮骨療毒

負債1.69萬億,證券降至BBB類!“最大金控”開始刮骨療毒

中國華融的債務激增,賴小民留下的是一個總負債高達1.69萬億的爛攤子。與此同時,也上演了現實版西紅柿首富。

據《財新》報道,原華融董事長賴小民案再度爆出令人咋舌的案情,辦案人員是在幾處賴小民的房產裡,搜出本外幣以人民幣計算,共計2.7億元的現金,2.7億元相當於約3噸,放在一起,超過3個立方米,關鍵是這並不是賴小民腐敗案的全部金額,僅僅是冰山一角。

賴小民私藏現金的這一金額刷新了2014年4月原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被查後,在家被發現2.3億元現金、當場燒壞4臺點鈔機的記錄。2018年4月17日落馬的賴小民案被稱為“417”案,此案已經成為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大金融腐敗案。據悉,8月3日到4日,華融集團在北京召開了整整兩天的2018年中工作會,期間,會議通報了原華融董事長賴小民的部分案情。

8月伊始,整個華融的員工就感受到了降薪寒潮。一位華融證券投行人士表示,工資已經大幅縮水,到手只有幾千元;另一位不久前從華融證券離職的投研人士表示,降幅達60%到70%;有員工表示,到手工資還不如幾年前剛進入公司時的水平。

包括華融證券在內的華融集團員工大幅降薪在之前就通過了內部討論。早在7月份,中國華融將全員降薪18%的消息在圈子裡散播開來。中國華融確實在準備降薪,但有的員工的降薪幅度可能不止18%,甚至會超過30%。在此之前,中國華融的薪酬待遇是國有四大AMC中最好的,降薪後的待遇未必見得就比其他三家AMC要差。

中國華融的前身是成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專為處置工行的鉅額不良資產專門而設立。但是,賴小民上任以後的中國華融,還拿下了銀行、證券、租賃、信託、期貨、消費金融等金融全牌照,成為名副其實的金控集團。在中國華融旗下,有些公司是持牌照的,例如證券、信託、期貨等,但還有大量無牌照子公司,就是中國華融通過旗下子公司出資成立的,追溯起來實際控制人還是中國華融,通過註冊私募基金牌照開展業務,或者圍繞中國華融的資源,開展一系列金融業務,包括股權投資、資管計劃等。

負債1.69萬億,證券降至BBB類!“最大金控”開始刮骨療毒

2009年,中國華融的利潤只有4.03億元,2017年,淨利潤已達265.877億元;公司資產也由2009年的156億元,提高至18702.6億元。華融系香港上市公司有中國華融(2799.HK)、華融金控(0993.HK)、華融投資股份(2277.HK)、太平洋實業(0767.HK)等公司。

過去幾年,中國華融業務擴張激進,做了不少投向房地產等領域的高風險業務,尤其是赴港上市前夕,資產規模快速增長,一舉超過當時的中國信達,成為四大AMC的“一哥”。藉助金融全牌照的優勢與大型央企的地位,中國華融一方面在海外大量發債,融入低成本資金,另一方面在國內開展投資業務、類信貸業務,其中大量資金進入了房地產、股市,越發激進,逐漸累積了風險。

繼前董事長賴小民落馬以後,中國華融萬億金控一系列問題逐漸浮出水面。華融證券、華融信託等踩過的雷積少成多。截至2017年末,中國華融總資產達人民幣1.87萬億元;淨資產達人民幣1826億元,總負債1.69萬億;2017年實現淨利潤人民幣266.0億元;平均股權回報率18.1%,平均資產回報率1.6%。

自2017年以來,A股裡多隻上市公司股票質押危機、債務違約危機,華融證券幾乎都趕上了。華融的客戶名單頻頻出現陷入負面處境的“明星公司”,入股“華信系”下的海南華信,給神霧環保、保千里二股東提供質押融資,均已暴露問題。此外,自2017年以來陷入債務危機的輝山乳業、億陽集團、中弘股份,以及原董事長嚴重違紀的吉林昊融集團、實控人被批捕的盈方微等,均曾出現在中國華融旗下公司的客戶名單中。

華融證券是中國華融旗下控股企業。由中國華融和葛洲壩集團公司聯合發起設立。目前,公司註冊資本58.41億元。2017年上半年的數據顯示,華融證券在128家券商中總資產排名35位,營收排名22位,淨利潤排名18位。根據最新公佈的2018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華融證券已由AA類降至BBB類。

負債1.69萬億,證券降至BBB類!“最大金控”開始刮骨療毒

近期的中國華融年中會議要求,未來3–5年內,中國華融的經營工作要走好“穩定、化險、瘦身、轉型”四步棋,既要用巧辦法,又要下笨功夫,實現“資產規模保持平穩、業務結構趨於合理、盈利能力迴歸常態、風險隱患有效緩釋、資本槓桿持續優化”的“軟著陸”目標,夯實資產和盈利質量,提振投資者信心,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會議要求,徹底清除賴小民流毒,把中國華融重新拉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共同建設風清氣正、脫胎換骨的“新華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