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北京大學的人文關懷在哪?

让学生自行解决住宿,北京大学的人文关怀在哪?

让学生自行解决住宿,北京大学的人文关怀在哪?

談經論政丨社會縱議丨文體娛教丨雜感隨筆

用一面看不見的網絡旗幟集聚思想大軍

让学生自行解决住宿,北京大学的人文关怀在哪?

本期推薦

自行解決住宿

大學的人文關懷在哪裡

文 |曲徵

28日,幾名2018級北京大學專碩學生寫給校長的《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文章在網絡刷屏。文章稱,26日學校召開各院系會議說明,因宿舍資源緊張,至少有45%的新生將無法入住北京大學萬柳公寓,且學校未提供其他安排,由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問題。而那可以擁有宿舍的55%的“幸運兒”,則將利用抽籤方式決定。(7月29日《北京青年報》)

專碩學生即專業碩士研究生,他們也是學校的學生,可是他們來學校學習,卻沒有安排住宿,得依靠抽籤方式決定能否住上學校宿舍,這種事情還是頭回聽說。

專碩學生來北大讀書,肯定會交納各種費用,那麼學校就理應提供包括宿舍在內的各種軟硬件設施,以保障學生無後顧之憂地投入學習。提供住宿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則,提供宿舍是一種基本的人性化關懷。相對而言,學校住宿費要比學生在校外租房便宜很多,這是學校面對學生的一項基本福利。學生是消費群體,沒有工作,沒有收入,一些家庭為了供他們上大學、讀研究生已經東挪西湊,面對北京市的高房租,真的再也拿不出租房子的錢。在外租房讀書,很有可能會逼迫有些專碩學生退學回家,這既是對於人才的漠視,也是學校人文關懷的缺失。

二則,向學生提供宿舍是對學校軟硬件設施的基本要求。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既然軟硬件設施不達標,就不要招那麼多學生。毋庸諱言,近些年來,一些大學不斷擴充修建,不斷擴大招生,不過,擴充修建的是行政大樓甚至是旗下的商業樓,而對學生急需的設施,諸如自習室、宿舍等等,就不那麼重視。於是,採用各種奇葩方式佔自習室以及男女學生同樓住宿的新聞不斷上演。

三則,讓學生校外租房住宿,也是對學生身心安全的忽視。畢竟,相較於校內,校外學生的安全無法保障。專碩學生是全日制學生,理應更多時間留在校內,以便於加強學習。一旦在外租房,因為遠近情況不同,會影響他們及時到校聽課、鑽研專業知識。

讓學生自行解決住宿問題,學校的壓力減輕了,而家長的壓力增大了。在學生家庭壓力增大的同時,活躍了學校周邊的租房市場,在北京寸土寸金的語境之下,讓學生校外住宿,就為學校節省了空間,也節省了修建公寓的資金,從經濟方面考慮,學校真的“賺了”。不過,一所堂堂的國內一流大學,不應該在經濟上“算計”學生,否則,不僅傷了學子聚焦北大的赤誠之心,也戕害了北大的正面形象。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让学生自行解决住宿,北京大学的人文关怀在哪?

<<賽事回顧>>>

-第三屆評論之星落幕 湖南師大王豔華奪冠-

-月度之星收官戰 鄭州大學胡晉瑜奪魁-

-“評論之星”激戰正酣 湖南師大王齊拔得頭籌-

-“月度之星”揭幕戰 浙師大胡夢佳摘冠-

<>

評論大賽︱評論之星︱大學生群︱我要投稿︱評論女神︱評論男神︱月度之星︱王昱︱伍瑞冰︱紅辣椒︱紅辣椒評論︱紅網評論︱時評之道︱時評︱研討會︱時評研討會︱佳作評選︱雜文︱評論員︱評論媛︱女作者︱女評論員︱時評家︱評論家︱楊國煒︱鄢烈山︱曹林︱評委︱佳作︱投稿︱信箱︱

長按圖片 關注我們

紅網紅辣椒評論自2001年下半年開辦以來,堅持發揮網絡媒體優勢,廣泛反映草根階層訴求,力求用網絡傳遞理性聲音,是當今網絡評論中最有影響力和關注度的原創基地之一,先後榮獲了十七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十四屆湖南新聞獎名牌欄目獎、首屆中國新銳媒體評論大獎,並四次被推薦為年度“中國互聯網站品牌欄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