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寶寶長牙竟這麼痛苦?如何緩解不適?

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離不開寶媽寶爸的細心呵護。寶寶每一天的成長變化都是巨大的,離不開寶媽寶爸的悉心照顧。但有些時候,卻讓家長感到無能為力。 寶寶開始長牙對爸爸媽媽們來說是一個驚喜,但是在長牙期的小寶寶,卻不是那麼好受的,長牙時候的寶寶整天流口水,弄得下巴上全是口水,情緒還煩躁不安,不願意吃奶。那麼,寶寶長牙期究竟是遇到了什麼痛苦?又該如何護理呢?

原來寶寶長牙竟這麼痛苦?如何緩解不適?

在小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可能會比較焦灼、不安,會比較愛哭,常常晚上會吵鬧,睡眠特別不好。這時候寶媽們應該給予小寶寶更多的撫慰和溫柔,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應該更加體貼和細心。

如何應對呢?

寶寶長牙時間

新手爸媽要掌握寶寶的長牙時間。大多數情況下,寶寶的第一顆牙齒出現在6個月左右,但也有早一點或晚一點的。長牙一般遵從“四四規則”,即從6個月開始,每4個月長出4顆牙,但不是所有寶寶都按照這個時間出牙,全部長完通常要到兩歲半。在5到13歲之間恆牙全部替代乳牙。

寶寶“萌牙的徵兆”一般會提前1~2個月出現,如果及時恰當地處理,爸爸媽媽就能順利地幫助寶寶平穩度過這個時期。雖然大人是看不到寶寶快要生長出來的牙齒,但寶寶自己是能感受到的。家長可以通過這些前兆來判斷寶寶是不是快要長牙了。牙齦明顯紅腫的跡象,寶寶總是喜歡咬硬的東西,不時的流口水,變得暴躁和易怒。

寶寶長牙的這些痛苦,到底應該如何護理呢?

1.流口水、口水疹

大多數孩子在出牙前2個月左右就會流口水,過多的口水容易刺激孩子的皮膚,使孩子長溼疹。如果發現孩子開始流口水,可以用柔軟的棉布蘸幹寶寶嘴邊的口水,或軟毛巾吸乾(不要摩擦,不用溼巾擦口水)。動作一定要輕柔,避免擦破皮膚引起感染。或者可以給孩子用圍嘴,並經常更換,用來吸附多餘的口水。

另外,在寶寶睡覺的時候,可以在下巴下面系一塊吸水性強的毛巾(口水巾)。如果寶寶已經出現口水疹,用溫水輕輕洗去寶寶皮膚上的口水後,用毛巾吸乾。再用溫和的、無激素的兒童霜抹在皮膚上。

2.牙齦不適、亂咬

因為長牙了,牙床有一定的壓力,寶寶的牙齦會有些不適,比如牙齦癢、牙齦疼痛等,所以寶寶出牙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咬東西。甚至有些寶寶從咬自己的小手,到咬媽媽的乳頭,這是孩子轉移牙床不適的一種特殊方法。

當寶寶變得愛咬東西時,可以每天用紗布蘸點涼水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齦。給寶寶一些又冷又硬的東西咬,父母可以給孩子一些可以磨牙餅、水果條等可以磨牙的食物。哺乳前先給寶寶按摩牙齦讓寶寶舒服了再餵奶。

3.易怒、哭鬧

出牙引起的不適會使孩子變得更愛哭鬧,更容易煩躁。這時候可以為給寶寶一個磨牙膠,還可以通過給孩子新玩具、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做遊戲等方式安撫,轉移寶寶注意力。另外,還可以為寶寶做面部按摩,放鬆臉部肌肉,緩解疼痛。

4.胃口變差、拒絕進食

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這會讓寶寶拒絕食物。

吃奶瓶的寶寶可以適當把奶嘴孔調大,易容易喝到又不嗆奶為宜。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可以根據寶寶長牙的情況去適時改變輔食。比如果說一開始可以製作一些米糊,等到十個月後,寶寶大些可以慢慢讓他嘗試一些蛋羹、粥等等。

5.注意保持口腔清潔

還有的就是小寶寶在長牙期時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出牙期間孩子的口腔極易感染病菌,父母一定要注意為孩子做好口腔清潔,預防因為一些病毒細菌的感染而生病。

為保持孩子在牙齒萌出期間的口腔衛生,儘量讓寶寶喝幾口白水,可以起到沖洗殘留的乳汁和食物殘渣的作用,達到清潔口腔的目的。

寶寶護牙小貼士:

寶寶從長第一顆牙開始,就要刷牙,每天早晚2次哦!

孩子從一個小嬰兒長大成人需要爸爸媽媽很多的精力,特別是長牙期可以說是寶寶長大的第一步,寶媽們都需要細心的去照顧哦。寶寶長牙的時候很難受,但是有些過程是寶寶必須經歷的。只要熬過長牙期,看著寶寶滿嘴的小白牙時,就會感覺這些不適也都值得了。

原來寶寶長牙竟這麼痛苦?如何緩解不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