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飛彈部隊痛下「殺手」

波蘭共和國簡稱“波蘭”,是一個位於中歐地區,由16個省組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東與烏克蘭及白羅斯相連,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

波蘭是一箇中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近年來無論在歐盟還是國際舞臺的地位都與日俱增。自1918年11月11日恢復獨立以來,經過9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在21世紀初的幾年裡,波蘭已經成為西方陣營不可或缺的一份子。1999年7月,北約馬德里首腦會議決定首批接納波蘭、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

為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導彈部隊痛下“殺手”

這是重型裝甲搶救車對9K72“飛毛腿B”戰術地地導彈的彈體進行碾壓的場景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組織或北約,是一個為實現防衛協作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波蘭自加入北約起,便一直積極的向西方靠攏,以尋求國家安全保障。

為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導彈部隊痛下“殺手”

當華約解散、前蘇聯徹底崩塌解體後,前蘇聯的一票小弟也各找出路,波蘭為了投靠西方也和烏克蘭一樣開始自廢武功。這是90年代中期拍攝一組舊照,畫面顯示的內容是波蘭軍方一個被解散的導彈旅,是如何進行拆解和銷燬9K72“飛毛腿B”戰術地地導彈武器系統的。圖中是將拆解後的“飛毛腿B”局部彈體進行集中焚燒

為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導彈部隊痛下“殺手”

為了順利的銷燬這些物體,波蘭軍方動用了重型裝甲搶救車,對它們進行反覆碾壓。

“飛毛腿B”導彈是一種中近程、可公路機動、採用液態燃料推進劑的彈道導彈,主要用於打擊敵方機場、導彈發射場、指揮中心、軍事設施、兵力集結地、交通樞紐等重點設施。實際上這種武器在蘇聯叫作P—17型戰役戰術導彈,“飛毛腿”是北約國家給它起的名字,美國人則叫它SS一1型導彈。它首次出現在1957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導彈直徑840毫米,長約10.4米,發射車用斯大林Ⅱ型坦克改裝而成。行軍狀態導彈發射架橫置在坦克頂部,使用時向車體後方傾轉,直立於地面。

為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導彈部隊痛下“殺手”

報廢完了“飛毛腿B”的彈體,又繼續碾壓拆解出來的零部件和火箭發動機。

“飛毛腿B”彈體加長後,它的最大射程也從160千米增加到280千米。導彈重量增到6300千克,核戰鬥部重量 700千克,威力只有10萬噸TNT當量。增大射程和減小威力以後,可以提高戰場使用的靈活性,便於攻擊各種不同距離不同性質的戰術目標。新彈的運載車不再用坦克車體,而是用越野載重車改裝而成。採用這種8輪式載重車作為運輸、起豎、發射車,便於在公路上高速行駛,並且可以在發射以後迅速裝彈。“飛毛腿”導彈雖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而名噪一時,可是它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精度太差。

為投靠西方而自廢武功 波蘭對自己的導彈部隊痛下“殺手”

這是庫房內拆解出來的“飛毛腿B”的彈頭

沒辦法,為了抱住更粗的“大腿”,波蘭軍方無奈之下只得做回敗家子,自己“閹割”自己的導彈部隊。這種事情,還有一個國家也做過,而且做的更到位、更過分,那就是烏克蘭。要知道,當時的烏克蘭憑藉其繼承的蘇聯軍力,可以輕輕鬆鬆的坐到世界第三核大國的寶座。可惜啊,當時的烏克蘭領導人缺乏戰略眼光,未抵制住西方的“糖衣炮彈”,如今卻混成這副田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