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是因爲生產過剩導致的嗎?

跨境電商火爆是因為生產過剩嗎?國家也有相應政策支持,跨境電商的火爆是不是因為生產過剩需要平臺和更大市場來消化?

一句話答案是否定的

然後講講前世今生(以上內容全為跨境出口電商,進口不論)

當年自從易趣敗給淘寶後,一切都從頭再來。不知從哪年開始,ebay開始了他們在全球的CBT生涯,(Cross Borader Trade)也就是跨越國境貿易,一部分零星的易趣買家轉戰ebay平臺,因為當年會英語的人太少了,物流也不暢通(當年要發貨得把貨拉去香港通過香港郵政寄)我聽一個港仔告訴我當年那段美好時光,發一個貨只需要幾塊錢人民幣,而且從來不擁堵,時效很好,他很感嘆現在被中國賣家佔據的香港小包。

以上是08年前的情況,可以說當年你就算是個在街上擺地攤的只要有本事把你的產品掛上去,就能穩穩當當賺到大錢。

當然我很恨我爹媽生我太晚了,那年頭我還在讀初高中。

08年後的時光依然是很好

依然是ebay佔據時期,陸陸續續開始有了一定數量的賣家進駐了ebay,應該是進入了萌芽時期。個人覺得跨境電商的發展是和物流息息相關,沒有賣家發貨,也養活不了物流,沒有物流,賣家也做不大這行。所以當有一定數量的賣家群體後,陸續的各大貨代公司開始涉及這塊業務,當貨代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就會有更多的貨代進入,刺激行業發展。

您說當年天朝的產能過剩麼?

大家其實都是出來混口飯吃,說真的當年做這行吃的是匯率差,做啥都賺錢。再從老外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在小日本買件衣服奇七八千,中國賣家已上來,三四千。款式OK 價格更OK 您心動麼?美國加拿大一件婚紗1000刀不帶講價的,中國賣家一上來,呵呵130刀給您再打折包郵,換你你心動麼?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成就了地球村這個名詞,什麼叫做買全球賣全球?當我們搶購著日本的坐便器的時候,我想國人也應該要了解,也有這麼一群人,通過互聯網,將我們本國的產品通過物流,送到了另外一個國度的消費者手中,這是多麼奇妙的事情,一個嶄新的自由市場就這麼形成了。大家各自獲得了自己需要的產品,其樂融融啊。

講到這裡您大概就明白了,這行業沒什麼產能過剩不過剩,老外需要,我們就賣,就這麼簡單。

當然有情懷的公司不會只是倒倒手賣賣貨做個搬運工這麼簡單。

跨境電商是因為生產過剩導致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