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1、路青藏鐵路青藏鐵路東起青海格爾木,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118千米。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和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其中海拔4000米的地段有965千米,最高點唐古拉山口為5027米。線路途經長達約600千米的全年凍土地區,經過九度地震烈度區216千米。青藏鐵路沿線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地殼運動活躍,結束了西藏自治區不通鐵路的歷史。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青藏鐵路改善了青藏高原交通條件,加強了內地與西藏的聯繫,對開發西藏旅遊資源發揮了重要作用。青藏鐵路在2013年9月入選“全球百年工程”,成為世界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青藏鐵路的建成,使西藏與祖國內地的聯繫更加緊密。對增強民族團結,鞏固國防,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深遠的作用。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2、氣西氣東輸中國西部地區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資源,蘊含22.4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西氣東輸就是通過管道將西部的天然氣輸往能源短缺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除了已建好的陝京天然氣管線以外,要繼續建設另外的3條天然氣管線,塔里木—上海、青海澀北—西寧—甘肅蘭州、重慶忠縣—湖北武漢的天然氣管道,全長4200多千米。固定資產投資384億元。再加上城市管網、工業利用等項目建設,整個工程投資達1200億元。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西氣東輸將把中國能源消費帶入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時代。一條長距離大口徑的天然氣管道將從新疆塔里木開始,一直到長江三角洲,成為橫穿中國的能源大動脈。西氣東輸讓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沿線城市用清潔燃料取代部分電廠、燃油和煤炭,提高了人民生活品質,而且對改善環境質量意義重大。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未來三線、四線、五線工程建成後,我們將能完整地看到橫貫祖國大江南北的這一能源大動脈。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3、電西電東送我國水能資源豐富,但90%的可開發裝機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區。煤炭資源也集中在陝西、山西、內蒙古等。而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能源非常短缺,但是電力消費卻佔到了全國的40%以上。西電東送指開發中西部省區的電力資源,將其輸送到電力緊缺的東部沿海地區和京津唐地區。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西電東送工程形成三大通道:南部通道:將貴州烏江、雲南瀾滄江和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的水電以及雲、貴兩省坑口火電廠的電能開發出來輸送到廣東。中部通道:將三峽和金沙江干支流水電送往華東地區。北部通道:將黃河上中游水電和山西、內蒙古坑口火電廠的電能送往京津唐地區。西電東送工程減輕了環境汙染和運輸壓力,促進了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4、水南水北調北方嚴重乾旱缺水,南方卻有許多富餘的水資源白白流入大海。只有南水北調,才能從戰略高度將水資源的保護、節約和開發結合起來。經過專家長期、科學的論證,南水北調工程分西線、東線、中線三條調水方案。南水北調工程調水路線從南至北途徑七個省市。調水距離1000多千米。供水目標到達黃淮平原、京津、華北、西北地區。

西氣(電)東輸(送)南水北調 帶你看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建成後,總調水量將達到380至480億立方米,每年的調水量相當於在中國北方增加一條黃河,有效緩解了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狀況,對於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西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從根本上扭轉中國水資源分佈嚴重不均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