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亭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現象——字庫文化之蓮池寺字庫塔

鹽亭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現象——字庫文化之蓮池寺字庫塔

 字庫文化是鹽亭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現象。一座座字庫塔,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瀰漫在鹽亭大地上的書香氣息,感受到鹽亭人民自古以來對文字的敬惜,對文人的敬仰,對知識的崇拜。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約留存字庫塔251座,在嫘祖故里鹽亭,至今還保留著31座,其中,“惜墨如金坊”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的字庫牌坊。鹽亭堪稱中國字庫塔“第一縣”。

下面,小編邀您一起走進鹽亭字庫塔,追尋它們的故事……

蓮池寺字庫塔

杜茂林

蓮池寺字庫塔,建立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月十三日,距今128年,保存最完整最為宏偉壯觀。

鹽亭獨具魅力的歷史文化現象——字庫文化之蓮池寺字庫塔

該塔位於高燈鎮陽春村十三社的寺壩頭,蓮池寺舊址旁。在光緒十年間,此地出現開蓮花的奇蹟。事後,蒲氏家族族長號召全族民眾在此修建寺廟一座,供蒲氏家族及附近老百姓子女在此唸書學習,同時在寺堂中解決蒲氏家族紅白禮事之場地。為了使此地日新月異,人傑地靈,決定在寺堂右側修建字庫一座。

字庫塔坐西向東,佔地面積9平方米。塔高9米。塔基用條石砌成,呈正方形,邊長2米。塔身呈五層樓閣式,層層內收,每層高0.7米;第三層有寬0.4米,高0.7米石門一道;各層均刻人物、花卉、瑞獸、淺浮雕及陰刻文字,至今清晰可見。

蓮池寺字庫塔,為少見的四方形結構。每面有兩根對稱的石柱,其上鐫刻楹聯,比如“殘章無委地零字悉焚爐”“品端登品地功到得功名”,讀來頗有韻味。

蓮池寺字庫塔第二、三、四層塔身刻有碑文,記載著古塔的歷史以及捐資人信息:

塔東,三層“英才需雨化文運自天開”;四層“昏暮觀魚戲 清晨聽鳳鳴”。

塔西,“丙丁焚斷簡 甲乙定佳文”。

塔南,“堪作中流砥柱 可挽世俗狂瀾”。

塔北,二層“即片紙其宣敬 亦售字之惟寅”,三層“殘章無委地 零字悉焚爐”,四層“煙篆中霄漢 廣光射鬥牛”。

從這些或缺失或模糊的字跡中,終於拼湊起了字庫塔的歷史。古塔微傾頹剝落,上刻有耆英、文生、監生、鄉民等的捐資,如“耆英蒲思儒捐錢四百文”“職員蒲文超捐錢三百卅文”“文生王德炳、王德洋共捐錢四百文”。耆英是對高年碩德之人的尊稱,文生即在州縣書院中就讀的學生。鄉民王大受捐八百文,董福清捐三十文,蒲士槐只捐了十文,真可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無論大小,不管捐資多寡,都會一絲不苟地將捐資人的姓名刻在上面。

蓮池寺字庫塔的修建得到了諸如蒸嘗會、文昌會、藥王會、嫘祖會的支持,在這些民間團體中,首次發現了“惜字會”。清代惜字信仰流行,功不可沒,惜字會僱人在街頭巷尾拾撿廢紙,偏僻的地方也用糖果從兒童手中換取。收回的廢紙先存放在會中,爾後用加入香末的水洗,洗字紙的水不能隨意潑灑,要用篩子過濾,以防漏掉剩字。字紙曬乾後入爐焚燒,用木勺將灰送入陶甕中,待盛灰之甕到一定數目後,以船送入江心或海中,待水慢慢淹沒,甕自沉入水中,也稱“送聖蹟”。事實上,作為公益機構,惜字會往往入不敷出,程序恐怕也不甚正式,善堂、佛寺、道觀往往也拿出部分收入用於惜字會作開支。“送聖蹟”耗時耗銀,讀書人也自己焚燒字紙。

蒲本勤的父親曾是村裡的私塾先生,教授《三字經》《論語》《聲律啟蒙》。

黃昏的時候,一身長衫的父親領著他,走到字庫塔前,把白天寫廢的字紙投入塔中焚燒,看著一縷縷青煙飄向遠方。父親一字一句地對他說:“隻字必惜,貴之根也。粒米必爭,富之源也。片言必謹,福之基也。微命必護,壽之本也。”年過古稀的蒲本勤回憶起父親的教誨,猶歷歷在目,他年長後一直以務農為生,沒寫過什麼字,自然也就沒有機會焚燒字紙了。事實上,蓮池寺字庫塔早就荒廢多年了。

50 多歲的丁乾輝,他家正門口 100 多米處就是蓮池寺字庫塔,開門就能見到。50 多年來,他幾乎每天都從字庫塔前經過,“小時候不知道塔是用來做什麼的,還和同村的小夥伴爬到上面玩耍,後來聽老輩人說是字庫塔,是從前讀書人焚燒字紙的地方”。丁乾輝說這麼多年他從來沒有看過有人往塔裡燒紙,村裡人也沒覺得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更多的認為塔和風水有關。

蓮池寺字庫塔自建成以來,人們把下面一條從古來流往櫸溪河的一條河取名為蓮花河,人們常說“蓮花河水清汪汪,蓮池字塔映中央,人傑地靈家鄉美,世代民眾保健康”。

蓮池寺字庫塔圖案精美,工藝精湛,對研究清代石雕世態和建築工藝有很重要的價值。蓮池寺字庫塔被綿陽市人民政府定為綿陽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6日公佈,鹽亭縣人民政府2013年6月30日立牌至今。

我們相信,敬惜字紙的信仰並未因為字庫塔的消亡而消失,在人們的心中還林立著一座座無形的字庫塔,對文字的信仰、敬畏依舊流淌在我們血脈中,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