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還是疏?一場公開課拋出網癮話題

這個假期,孩子手機玩不停怎麼辦?7月14日,暑假第一天,一場特殊的公開課在中國科技館吸引了數百名家長和孩子。這場“DN.A網絡素養公開課”邀請了著名主持人李小萌、兒童網絡素養專家張海波、北京呼家樓小學校長馬駿、遊戲製作人李濤,以及心理學家高璇等專家,他們分享了自己對網絡、對遊戲和青少年網絡教育的看法,並提供了豐富實用的家庭上

堵還是疏?一場公開課拋出網癮話題網管理方法,與家長們現場切磋。

DN.A,即Digital Natives Action,意為數字原住民行動,“DN.A網絡素養公開課”由騰訊社會研究中心與中國科技館共同舉辦,是騰訊DN.A計劃的首發項目,該計劃旨在通過與政府主管部門、高校、專家和第三方機構等多方聯動協作,為孩子們提供豐富有趣的網絡素養課程和學習工具,倡導以聆聽、約定、陪伴等方式,讓政府、企業、社會、家庭和學校共同努力,幫助和引導孩子們建立科學健康的上網習慣,在數字時代健康成長。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讓孩子們學會在網上鑑別優劣、管理時間、甄別風險、避免網絡傷害,已經成為一個全球熱議的重要課題。

在網絡素養公開課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DN.A計劃”發起人姚曉光講述了自己少年時代的故事,那時電腦還沒有進入普通人家庭,僅僅因為他的愛好,父親就花去了大半年的收入給他買電腦,他的一生就此改變。“很多時候,成年人對於未來的變化沒有孩子敏感。”回望來路,姚曉光這樣說。

姚曉光是很多程序員的偶像。如今,當自己也成為一名父親,當互聯網已走入普通人的生活,對如何把握孩子與網絡的關係,姚曉光有了新的感觸,用自己為人子、為父的經歷,在現場給廣大家長和孩子們都提出了理性可行的建議。

堵還是疏?一場公開課拋出網癮話題

姚曉光給家長們的建議是,“相信並且理解你的孩子,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勇氣,去探索未知”,“珍惜他們可貴的好奇心……不要熄滅他們幻想和強烈感受的能力,給他們支持,讓他們更勇敢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堵還是疏?一場公開課拋出網癮話題

他給被稱為“數字原住民”的零零後孩子們的建議有兩條:“讓好奇帶著你去探索整個數字世界,並在探索中發現和創造自己新的可能,但同時對網絡懷有敬畏和警覺之心”;注意健康和時間的管理,“每天在屏幕前不能超過兩小時”。

姚曉光認為,推動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不僅是企業、社會和家庭的責任,也是關係互聯網和人類發展的大問題,它決定著我們將塑造一個怎樣的互聯網未來。

“為了在數字化大潮中感到焦慮的父母、老師和孩子們,騰訊有責任參與進來做一些事。”姚曉光說,這是騰訊牽頭髮起“騰訊DN.A計劃”的初衷,一方面,希望能為焦慮的父母老師們提供目前急需的網絡素養教育的研究成果、實踐操作方法和相關課程,另一方面,也希望聚合更多的聲音和力量,一起關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深入思考研究,並付之行動。

在“DN.A網絡素養公開課”上,兒童教育探索者李小萌、兒童媒介素養研究者張海波、遊戲設計師李濤、心理學家高璇、教育家馬駿從自身經驗出發,從不同角度分享了在未成年人網絡素養教育方面的實踐和思考。

著名主持人李小萌是一名6歲女孩的母親,她深有感觸地說,“恰恰因為第一次做父母,我們必須要學習,我會在女兒每一個成長階段到來之前現做些功課,等她某些情況出現,我手裡已經準備好了闖關打怪的裝備。”

在如何對待孩子和網絡的關係方面,經過不斷的搜索、整理、和朋友交流,加之她的育兒理念,李小萌逐漸有了一套系統的理念:網絡和電子設備不是洪水猛獸;如果孩子過度依賴電子設備,首先需要改變的是父母;父母永遠是孩子的同盟;家裡有愛的流動,就不會有網癮少年。

中國青少年宮協會媒介素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張海波一直在做兒童上網行為研究。他認為,數字時代,許多傳統的應對代際衝突的教育方法和內容正在失效,我們需要新的方法和內容。

張海波介紹總結了兒童數字化成長的基本特點和規律後,為家長提供的家庭網絡素養建議:及時瞭解孩子網上生活;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及早培養上網好習慣;適時增強孩子網絡素養;在屏幕前做孩子的好榜樣。此外,張海波還提倡家長和孩子展開“親子約定”,共同成長。

遊戲設計師李濤上學時一度因為沉迷遊戲和父親鬧僵,長大後他開始自己做遊戲,也成為一位父親。在對待孩子和遊戲的關係時,李濤不願重蹈自己小時候的覆轍,他和孩子有一套遊戲約定:會告訴孩子游戲是一種平常的娛樂行為,不要有罪惡感,也不要過於拔高;讓孩子學會安排時間,把遊戲作為一種獎勵;幫助挑選適合玩的高質量遊戲。李濤在現場告訴家長,要讓孩子的生活有遊戲,但不只有遊戲,“內心富足的孩子不會沉迷遊戲”。

作為一家“科技+文化”企業,騰訊公司一直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不斷探索實踐,踐行企業社會責任。騰訊互動娛樂事業群、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網絡媒體事業群等部門陸續推出多個未成年人保護相關的產品和項目。

“成長守護平臺”、“健康遊戲系統”、“騰訊遊戲防沉迷系統”是近兩年推出的重點項目,已受到廣大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成長守護平臺”已經綁定了超過430萬個賬戶,覆蓋了騰訊旗下的所有遊戲,綁定賬戶的孩子玩遊戲的時長下降了25%,充值度下降了16%到37%。

在7月14日的網絡素養公開課外場,騰訊還展示了諸多內外部產品。內部產品有騰訊新聞少兒版、騰訊TV少兒版、小企鵝樂園、成長守護平臺、未成年人家長服務平臺“少年燈塔”、騰訊叮噹與優必選合力打造的智能教育機器人Alpha Ebot等;外部產品有青少年在線人文教育平臺“博雅小學堂”、兒童課後英語學習網站“愛樂奇”、探索未來教育的公益項目“少年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