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好的男演員,入行36年獲獎近40項,演誰像誰說的便是他


低調做人,踏實演戲,是李雪健一直恪守的信條。在他看來,“既然做了演員就要對的起演員這個職業”。李雪健就是這樣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在演戲上孜孜不倦追求新高度,他演活了劇裡的每一個角色;作為演藝界的前輩,他為後輩樹立了做人做事的榜樣。在這個看顏刷流量的時代,鮮肉明星很多,“影帝”李雪健真正擔得起“匠心”二字。演誰像誰,說的便是他。他是農民的兒子,卻演出了自己的人生高貴。

李雪健,1954年生於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從業餘演員做起,入行36年,李雪健出演的電影電視劇近70部,獲獎近40項,他所飾演的焦裕祿、宋大成、松江等角色都廣泛為人所知,而在榮譽的背後是他為了角色效果所付出的無限努力。為了演好戲,為了不給劇本拉分,不給導演丟人。他仍然在努力,看書、查資料、體驗生活。

胡軍說:“李雪健是中國唯一一個獲得大滿貫的‘影帝’,但生活簡樸,為人低調。他是一個能拿角色跟觀眾交朋友的人。”作為一代戲骨,李雪健永遠是在用作品說話。他是《水滸傳》裡的“宋江”,是《焦裕祿》裡的“焦裕祿”,是《新上海灘》裡的“馮敬堯”,是《搭錯車》裡的“孫力”,是《渴望》裡大家熟悉的“宋大成”。


2001年,李雪健出演《中國軌道》,身體極其不適,鼻子上長了個小疙瘩,嗓子難受得厲害,但他沒有去醫院檢查,而是揣著消炎藥去了西安外景地。戲拍完後,他被查出癌症,即使如此,他還是在堅持拍戲。每天上午去做化療,下午便去劇組拍戲,直到拍攝完成,他才開始接受徹底治療。李雪健說:“完美的人生是不可能有的,但只要活著,就是美麗的。我很珍惜人生的每一次機會,珍惜生活的每一天。”

2016年,李雪健在《少帥》出演張作霖,為了讓演出更有實質性的內容,他還曾親自走訪瀋陽大帥府。因他的認真付出,使得“李雪健之後再無張作霖”成為一樁美談。

曾經有傳言說,大牌明星一部戲的片酬就在8000萬以上,而鹿晗接拍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已經過億。作為一個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在天價片酬的行業內,李雪健老師甘守清貧的。李雪健永遠只接符合自己藝術追求的戲,不會為了高價片酬便去拍沒有意義的影視劇。

楊洋和胡歌都是對李雪健老師異常尊崇的年輕藝人。楊洋曾在採訪中認為李雪健是德藝雙馨的演員,胡歌則把李老師當作了自己的精神榜樣。在一次頒獎禮上,胡歌在領獎上臺前,特意走到李雪健老師的面前彎腰握雙手,湊近他耳邊謙卑地說:受之有愧!作家史鐵生曾寫下《印象與理解——寫好人李雪健》來頌揚李老師。

李雪健對於個人生活一直透露甚少。他也總以“不談家事”四個字回絕。對於自己患病的事,他也鮮少提及。他說,希望人們回憶起他時評價他個好演員,而不是李雪健。他坦言對於利,他更重名,他很在意觀眾對他的評價,無論工作還是生活。他有很多榮譽,所以他要求自己要對得起這些榮譽,不給社會添亂,不給自己丟人。多年來,李雪健用全部的熱情踐行著“演員”這兩個字的分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