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數碼城產業地產模式分析

天安數碼城產業地產模式分析

天安數碼城集團成立於1990年,總部位於深圳,由香港天安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和深業泰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版圖覆蓋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經濟圈、和西南經濟圈四個活躍經濟圈。二十多年來,天安數碼城已成為集產業、商務、交流和生活於一體的企業圈和生活圈,並創造性地將園區分為城市型產業園、生態型產業園以及主題產業園。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天安數碼城早期的成功,有賴於中港雙方股東在股權比例各50%上的妥協與合作:港資保證了天安數碼城業績可以並表,中資也保證了國有資產的安全性和話語權,在早期的確起到了很正面的促進作用,一方面有了國資光環的背書,另一方面發揮了港資市場化管理靈活先進的經驗,二者能夠勠力同心,為天安數碼城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正是這種勢均力敵,讓天安數碼城始終沒有能夠將IPO提上日程,缺一條腿走路的天安數碼城在資金上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股東之間的博弈逐漸變成了一種拉鋸和扯皮,港資逐漸走下坡路的沒落和保守,以及國有企業固有的一些缺陷,全都在天安數碼城被放大,從而埋下了一顆風險巨大的隱雷。終於在後來釀成了一種股權之爭的巨大動盪,讓天安數碼城大傷元氣,甚至有退出產業地產一些梯隊的危險。

在新階段,天安數碼城對自己的模式定位是“創新企業生態圈運營商”,業務架構形成“一體兩翼”,即以各類創新創業物理空間為基本載體,以智慧園區服務運營和多元化多層次的金控平臺為兩個重要輔助,為產業和企業打造一個全生命週期的孵化平臺。

通過這種轉型,天安想真正實現其一直強調的“土地、金融、產業三大資本有效整合基礎上的持續盈利模式”,但就目前我們的觀察和調研來看,這些創新方向“只得其形,未得其神”,有些更是流於表面,很難深入和持續下去,據瞭解也很少得到股東層面的支持,其真實效果依然有待觀察。

更危險的是,隨著職能部門更加官僚化,“夾心層”現象進一步強化,並嚴重影響天安數碼城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從基層成長起來的中層流失比較嚴重,這是很遺憾的地方,這些人才是一個老牌產業地產公司絕對的核心人士,他們人心思動,乃至最終離開,會大大傷到天安數碼城的元氣。

前瞻產業研究院觀點:傳統三甲的聯動U谷和億達中國從項目位置來說更像傳統園區或是國有園區,往往分佈在城市近郊或者遠離市中心的位置,從天安數碼城在其他城市的佈局來看,多數也是分佈在相對城市中心的位置,應該說卡了比較好的身位,後續發展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