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鍾祥市的傳統戲劇文化

鍾祥市有很多種流傳於世的傳統戲劇,鍾祥人民在茶餘飯後喜歡哼唱小調、民歌,在勞動中喊山歌,鍾祥梁山調、鍾祥高腔以及花鼓戲等就是在這千餘種民歌、小調和山歌等演變發展的。

湖北鍾祥市的傳統戲劇文化

鍾祥梁山調

梁山調,作為唱腔或聲腔名稱,流傳於四川、湖北、湖南,但作為自成體系的劇種,則形成於湖北鍾祥一帶。鍾祥梁山調,主要流行於鍾祥、荊門、隨州等地。據鍾祥石牌鎮古戲樓演出戲班題名食物佐證,清乾隆年間梁山調式在鍾祥開始盛行。因與本地民歌和其它戲曲聲腔相融合,便形成行當較為完整、獨具聲腔系統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1957年春,鍾祥成立梁山凋劇團,從事演藝人員42人,經過深入挖掘、

提煉,使梁山調行當更加齊全、唱腔更加規範,同時吸收女演員,改變過去男扮女裝的格局。鍾祥梁山凋是板膠體系的地方戲曲劇種。

早期的鐘祥梁山調戲班演出的劇目大多為生活對子戲和摺子戲。進人清道光年間,借鑑或移植其它大劇種的劇目,來充實自己的演出劇目,如《開鐵弓》、《三哭殿》、《破洪洲》、《樊梨花》等40餘個大本頭戲 梁山調傳統保留劇目有:《描容》、《打蘆花》、《蘆林會》、《趕子放羊》、《朱氏割肝》、《胡迪罵羅》等70餘個大小劇目。這些劇目從清朝演到建國前夕;所演出劇目內容,大多表現為勸人棄惡從善、孝敬長輩等,從而達到啟迪人、教育人、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之效果。

花鼓戲

花鼓戲又名打花鼓子。過去天災人禍,兵荒馬亂時有發生 遇到這樣的情況,人們揹著一個小花鼓和一個小吊鑼,沿街乞討,自敲自唱來維持生活,而所唱的曲調都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田歌、燈歌、小調等,由於演唱者的自由創作,久而久之,越傳唱越豐富,“打花鼓子”就是由此而來的。花鼓戲傳統劇目有《放風筍》、《小姑賢》、《雙下山》、《賣線子》、《掐菜簍》、《蘭橋汲水》等70多個。20世紀80年代,鍾家鵬、鍾學志創作現代花鼓戲《丈母孃一聲令下考女婿》,深受群眾喜愛。

楚劇

楚劇舊稱“西路子花鼓”。20世紀50年代末期傳人鍾祥。

漢劇

舊時稱楚調,也叫漢調,辛亥革命前後改稱漢劇。傳說明末李自成部李過、李來享等流落石牌一帶所創。主唱“一青、二黃、三越調”以後以石牌為中心,發展為漢河、府河、襄河、荊河四大流派。1777(清乾隆四十二年)年,漢劇泰元班在石牌關帝廟戲樓首演。之後,由石牌流向各地的戲班先後回到石牌,在關帝廟演出。許多漢戲班演出後大都在戲樓樑柱上留字紀念。辛亥革命後 石牌仍有漢劇戲班,但演出盛況不如清朝。新中國成立後,漢劇在縣內唱和者甚少,後逐漸消失。

皮影戲

建國前,此戲在城鄉普遍流行,其中長灘、東橋、胡集、冷水等地更盛。皮影是用驢皮雕刻的古裝人物形狀,套以鮮豔的顏色,用燈光在布幕上反映出來。皮刻人物的身長分大中、小3種,大號60釐米,中號45釐米,小號35釐米。表演的動作和唱腔取決於後臺藝人水平高低。演唱時的唱腔有漢劇、閭腫、越腔等。富裕人家每逢孩子滿月、過週歲和老人祝壽及婚嫁喜事、逢年過節等,都請皮影戲班臨門演唱。新中國成立後,皮影戲

逐漸減少,文化大革命中完全停止活動。1979年10月,文化局、文化館組織了一次皮影調演,參加這次調演的共有4個皮影隊,胡集彭灣大隊皮影隊較有名,這個皮影戲班以老藝人蘆明義為主,由6人組成。備有驢皮製革彩色小皮影60把,宮殿佈景3間,桌椅各一,馬、獅、龍、彩殿各1具,打擊樂器1套,四弦胡琴1把,銀幕1塊,木箱2口,售票演出,該班原有傳統劇目136個,小摺子戲80多個,如 《封神榜》、《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隋》、《說唐》等各朝代均有劇目,其他還有《西遊記》,以及一些反映愛情和其他故事的家庭小戲t、此外,他們還運用皮影形式宣傳時事政策,如《十賀人民解放軍》等。

湖北鍾祥市的傳統戲劇文化

皮影唱腔,全縣有漁鼓唱腔,漢劇唱腔、舊口南腔、胡集越調等舊口家興大隊皮影藝人王家南,他本人善長用牛皮製作高兩市尺彩色大皮影,在節假日就地為農民演出,頗受群眾歡迎。

此外,在縣直機關幼兒園還流傳一種布袋少兒木偶,是一種少兒文化藝術形式,1984年上半年機關幼兒園創作的少兒木偶劇《金色的房子》,由荊州地區藝術館錄像,被推薦到湖北省進行評比,受到好評。

湖北的傳統戲劇創造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因為它融合了藝術家和勞動人命的創造力和生產力。

原文地址:http://www.shoushanmen.com/culture/729.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