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國內金融科技融資額2300億元 BAJ占半數

上半年國內金融科技融資額2300億元 BAJ佔半數

當前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已成為金融產業發展的大趨勢,資本市場對金融科技投資熱情依然不減。

據零壹數據統計,2018年上半年,全球至少發生569筆金融科技投融資事件,涉及資金總額約2760億元,同比增長346.3%,環比增長208.1%,總金額幾乎為2017年全年的2倍。國內獲得融資總額約為2300億元,佔全球的83.3%,其中螞蟻金服、度小滿(百度金融)、京東金融融資額約為1200億元,佔國內總融資額半數。

國內融資額約為2300億元

近年來,金融科技領域發展迅速,目前我國金融科技公司已覆蓋支付、信貸、智能投顧等多個細分領域,一方面金融和創新技術的有機融合帶動金融產業再升級,迎來發展新機遇,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也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改變和更多便利。與此同時,高速發展的金融科技也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

2018年以來,金融科技領域融資金額持續增長,全球已披露的金融科技融資事件共有569筆,融資總額約為2760億元。其中6月份的金額高達1161億元,為2016年以來的單月最高值。其中第一季度達到了256筆,第二季度達到峰值313筆。

根據統計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融資事件主要發生在中國、美國、印度。其中,國內獲得融資為330筆,佔全球總數的58%;美國和印度分別以80筆和70筆位列其後,其次是新加坡為25筆,英國為16筆。從融資金額來看,國內企業獲得2300億元融資佔到全球融資總額的83.3%。

據悉,全球金融科技領域在3月份和6月份的總融資額分別高達936億元和1161億元。中、美、印三國的融資金額佔全球總數的94.8%。

其中,全球金融科技公司融資在A輪及其之前的共有321筆,相應融資金額為795億元;C輪及以後的融資有188筆,佔總事件的33%。國內金融科技公司在C輪及其以後的融資有37筆,超過全球的半數;美國緊隨其後,共有12筆。

區塊鏈獲得融資金額最多

從全球獲得融資金額來看,前8名都是國內企業獲得,排名第一的是螞蟻金服140億美元Pre-IPO輪融資、京東金融則是20億美元戰略投資、度小滿金融獲得19億美元戰略投資、瓜子二手車則獲得8.18億美元C輪融資、馬上金融獲得20億元戰略投資等等。

《證券日報》記者發現,螞蟻金服不僅是被投資方,其也是投資界的“老手”,據本報記者簡單梳理,螞蟻金服在近五年來投資已超過一百家公司,主要覆蓋出行、餐飲、教育、人力、財稅、保險、貨基、小貸、共享服務、智能支付等領域。

除此之外,《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區塊鏈領域也備受投資人的青睞,共獲得164億元融資。

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熱度攀升,共獲222筆融資。其中美國和中國所獲投融資筆數為179筆,合計佔全球總數的80.6%。雖然我國在區塊鏈領域獲融資為141筆,遠超美國的38筆,但在融資金額上相差不多,分別為64億元和67億元。

從獲得融資階段來看,區塊鏈領域種子/天使輪融資共有107筆,佔所有輪次的48.2%;融資總額為16億元,僅佔所有輪次的10%,區塊鏈雖然吸引了眾多企業和資本的加入,但整體上仍處於發展初期。從融資項目所在國家角度看,我國種子/天使、Pre-A、A輪融資事件分別為73筆、9筆和16筆,美國則分別為18筆、0筆和6筆。

除此之外,網貸、理財緊隨其後,分別獲有78筆和43筆融資。

在業內人士看來,近期金融科技平臺重獲資本市場青睞,一方面是不少風險投資機構認為基於金融科技的普惠金融依然具有廣闊發展前景,另一方面金融強監管正觸發P2P產業洗牌,能獲得資本扶持在平臺優勝劣汰期間獲得更大市場份額,未來平臺估值漲幅就更大。

毫無疑問,當前科技的落腳點仍然是金融。當下,在金融科技快速發展的同時,技術賦能理念增強,機構的運作模式也悄然發生著改變,自身技術能力的建設以及與傳統金融機構的合作已成為大勢所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