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論壇見證:中國成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新引領者

氣候變化是人類社會當前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問題。僅僅在2017年,颶風“哈維”“艾爾瑪”和“瑪麗亞”肆虐美洲,造成重大生命和財產損失,數百萬人的正常生活陷入停頓。在孟加拉國、印度和尼泊爾,洪災創下歷史新高,造成1200多人死亡,4000多萬人生活受到影響。

自1992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通過,應對氣候變化便正式成為了全球性題目。從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到2015年的《巴黎協定》,這些里程碑式的法律文本的通過,表明越來越多的國家參與到氣候變化的議題中,齊心協力共同開展全球生態治理。

歐盟: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倡導者與先行者

歐盟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倡導者與先行者,進入21世紀後,隨著氣候變化影響的日益突出,氣候變化適應被提上歐洲氣候政策議程。2005年開始,歐盟各成員國開始制定和採取全面的國家適應戰略,以進一步鼓勵、促進和協調國家間的適應行動。此後八年間,相繼發佈了《歐洲適應氣候變化綠皮書:歐盟行動選擇》、《適應氣候變化白皮書:面向一個歐洲的行動框架》和《歐盟氣候變化適應戰略》。

歐盟承諾,到2020年把歐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20%,這個承諾是歐盟2020發展戰略的總體目標之一。此外,歐盟領導層已達成共同願景,到2050年將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80-95%,實現向低碳經濟轉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歐盟出臺了《歐盟氣候變化方案》、《氣候行動和可再生能源一攬子計劃》和《2050年低碳經濟路線圖》。

多年來,歐盟一直致力於引領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及措施主要集中於提高能源效率、促進開發可再生資源、實施溫室氣體排放權交易等領域,目前已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場。

美國: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不穩定合作伙伴

美國對氣候變化全球合作的積極性主要表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和奧巴馬執政期間。

上世紀八十年代,氣候變化導致環境問題頻發,當時美加等國正面臨嚴重的乾旱氣候威脅。美國曾經是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最初倡導者,它發起了氣候變化國際會議,第一次將氣候變化問題納入到國際社會視野中。

2015年,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召開之前,歐巴馬政府宣佈了大量削減美國碳排放量的行動綱要。作為總統清潔能源計劃的一部分,到2030年,能源業碳汙染將下降到低於2005年水平的32%。

同時美國採取了多種舉措應對氣候變化,比如投資可再生能源:自2008年以來,美國的風能發電量翻了三番,太陽能發電量增長了20倍以上;發起“美國商企氣候承諾行動”,包括谷歌、蘋果和沃爾瑪都加入了該行動,將負責任的環境政策放到首位。此外還有提高汽車和卡車燃油標準,減少汽車和卡車排放量的新規則每年將減少幾十億噸的溫室氣體;普及捕集工廠釋放的汙染物並將其封埋地下的技術,以清除小轎車年排放量的汙染物等。

日本:《京都議定書》的踐行者

日本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首先是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由增加儘快轉為減少,努力實現《京都議定書》的承諾。事實上,日本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體系較為完善,包括綜合性法律、專項法和相關法律。綜合性法律是l993年11月制定的《環境基本法》;專項法是1998年10月通過的《地球溫暖化對策推進法》;相關立法主要是一系列利用能源方面的法律,包括《能源政策基本法》、《關於促進新能源利用的特別措施法》、《日本電力事業者新能源利用特別措施》等。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日本政府針對石油、煤炭、天然氣等燃燒後排放二氧化碳的化石燃料從2007年1月起徵收環境稅。

中國:全球氣候變化應對的新引領者

過去五年中,中國多措並舉,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首先,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落實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重大政策,實施了目標責任考核、組織試點示範、建立統計核算體系等管理措施,同時採取節能降耗、優化能源結構、造林增匯等控排途徑,設立國家低碳日、引導低碳消費、開展宣傳培訓等政策激勵,連續多年超額完成碳強度下降目標。可以說,中國切實履行了各項氣候變化國際條約的締約方義務,實現經濟結構和能源結構不斷優化,扭轉了多年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有效引領了全球綠色低碳發展。

在國際和作方面,中國積極作為,以包容共贏的態度和敢於擔當的姿態贏得了世界的掌聲。正如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的評價,在達成《巴黎協定》並推動其快速生效的進程中,中國方案與行動作出了歷史性、基礎性、重要和突出的貢獻。通過一系列務實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成為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深化團結互信、實現互利共贏的新亮點。

值得一提的是,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已成為全球討論氣候變化的一個有力平臺。自2009年創立以來,特別是2013年升級為國際性論壇之後,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立足國家綠色發展和氣候外交大局,致力於凝聚全球專家、精英,展開生態環境全方面的、最核心的問題研討,力爭為全球生態治理提供更多思路與樣本。

《2016貴陽共識》提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必須全球攜手、加強國際合作。世界各國都應認真履行《國際環境公約》,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承擔應盡的國際義務,積極參與和推動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發達國家要在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並幫助提升其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一極富東方哲學智慧的理念和主張,將有助於全球更好地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彰顯了中國對世界的責任擔當。

(來源: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新聞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