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和淘寶要搞出個「拼多多」,社交版「千團大戰」重演?

拼多多用不到3年的時間,美滋滋地完成了上市的蛻變。靠著社交軟件內被刷屏的砍價拼團,拼多多成為社交電商第一股。

即使身纏非議,拼多多現象級的成長速度的確讓人眼紅,阿里坐不住了,率先用旗下支付寶與淘寶兩個“全民產品”涉水社交電商。

今年3月份,淘寶推出一款與拼多多類似,定位於小件低價商品購買服務的“淘寶特價版”應用程序,宣佈要做“消費分級”。

而最近,淘寶聯合支付寶推出的“拼團”業務在支付寶主頁悄然上線。支付寶方面稱,準確來說這其實是“限時拼團”,它會分時段給用戶推薦不同的拼團商品。支付寶上的這些商品全都來自不同的淘寶店家,涵蓋了日用、食品、服飾等十多個品類。但拼團價會比淘寶價格再低一些,很多甚至都是再打5折的降價幅度。

在支付寶上出現的這個拼團功能,不僅商品來自淘寶,訂單、會員系統與淘寶打通,而且推薦的拼團商品似乎也結合了用戶此前在淘寶上的購物習慣。

除了淘寶,京東、網易、蘇寧等巨頭也先後進軍拼團。

京東在京東優選內新增了“天天拼購”模塊,3-5人即可拼團獲得2.7-6折的優惠,隨後又推出開普勒輕商城小程序,為零售商家提供社交電商基礎設施;網易考拉上線了微商城;蘇寧已經把拼團業務“樂拼購”正式更名為蘇寧拼購,將8月8日設定為拼購日;唯品會的微商計劃也在緊鑼密鼓實施……

社交電商:讓人眼紅的蛋糕

在拼多多出現之前,社交電商是為人詬病的。那時的社交電商,更多的由微商組成。朋友圈三無貨、假貨、A貨亦是氾濫不止,私下竄貨、亂要價、售後問題頻出。且大量微商產品單一、消費頻次不高,只能靠拉下級代理層層囤貨盈利,真正到達消費端的商品並不多,本質上無異於傳銷。

而後拼多多、貝店等平臺上線,創造了社交平臺的電商銷售奇蹟。其中,拼多多更是用不到3年的時間完成了活躍用戶已超過3億,月流水高達400億元這些成績,阿里和京東做到這個數字用了10年。

其後梯隊的有贊、雲集、禮物說等社交電商平臺也紛紛獲得了過億融資。

相較於微博,微信用戶中的強關係社交是電商發展最有利的土壤,戳中了用戶貪便宜的心理與裂變式的傳播方式,拼多多等社交電商平臺的銷售量呈幾何式增長。

傳統電商18年的發展,但是在三線以下城市的覆蓋率一直不高,因為這一消費群體對電商的認知度偏低,但總是有大把的時間投入到“拼團”等各種各樣的引流遊戲中。而且傳統電商流量紅利的消失,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昂,消費者為拿到低價而自發組團,就是在為商家作免費的引流推廣,不僅用戶數量增長迅速,對於想要賣產品的品牌商來說,獲客成本、運營成本要比傳統電商低得多。

阿里究竟想要什麼?

換個角度來講,支付寶的拼團業務也會倒逼支付寶社交網絡的建成。對於一直有著“社交夢”的支付寶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雙贏的機會。

從2015 年,支付寶開始社交化嘗試,在二級界面,出現“我的朋友”;再到2016年年初,推出“敬業福”,支付寶大力推行社交;2016年11月,出現“圈子”、“校園日記”等為了社交化,泛色情情況,社交一直是阿里戰略裡不肯放棄的痛。

而後,支付寶消停了一陣,著力迴歸商業和金融。

第三方監測機構Trustdata發佈的《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分析報告》顯示,到今年6月,拼多多月活躍用戶數量位居行業第二,已經接近淘寶的一半,環比增長18%。

拼多多的異軍突起怎讓阿里受得了,社交電商能不能做起來是一回事,牽制和制約拼多多更有可能是阿里的目的,如果能在此基礎之上,為支付寶的社交戰略帶來新的可能,何樂而不為?

如果阿里只是想要分社交電商這一杯羹,3月份上線的“淘寶特價版”足以利用淘寶的基礎流量開展得風風火火。但此次與支付寶合作,就能將拼團行為在支付寶上進行,說不定能既能帶動支付寶的社交使用頻率,又能為支付寶的用戶流量帶來新的增長。說不定,這一次支付寶的社交夢就這麼活了?

“千團大戰”會重演嗎

支付寶的社交關係並不如微信那麼強,而且人們對支付寶的安全需求遠遠大於社交需求,基於社交的拼團需要依賴熟人之間的強關係進行聯絡。所以支付寶拼團功能多樣,除了可以自主發起拼團、邀請好友外,還能由系統匹配,加入到已經開始的拼單中。在支付寶上推出拼團功能,意味著這些商品將迎來一個新的億級流量入口。

支付寶的拼團功能剛剛推出,但已經摺射出人們對便宜貨的熱情。新芽記者看到,在目前熱門拼團寶貝中,墨鏡、手機殼、頭繩等商品最為熱銷,價格幾乎都在10元以內,衣物10-15元左右,吹風機等電器20元左右,有的單品已經有數十萬人的評價。

拼團可以實現逆向批發,個體消費者通過組成龐大的群體,也能享受到批發價。人們在樂此不疲地享受“拼團”帶來的樂趣時,平臺的流量也在熟人之間的“安利”中幾何式地增長。正因為如此,傳統電商洞悉了拼團需求量之大。

在資本市場,社交電商也展現出了勁頭。

據新芽NewSeed(ID: pelink)不完全統計,目前主打“社交”概念的企業有200餘家,其中在今年上半年獲得融資的有15家,他們主要分佈於A輪和天使輪,背後站著真格基金、騰訊、險峰長青、金沙江創投、GGV、IDG、紅杉等一眾大佬。

大企業紛紛入局,社交電商儼然成了新的風口,在這陣風下,“千團大戰”怕是要捲土重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