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2005年,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在陝西省林業廳副廳長、省林科院院長、大秦嶺研究院院長黨雙忍眼裡,是一條具有劃時代性、閃著真理光芒的科學論斷。三十多年的工作實踐中,黨雙忍對大秦嶺進行了長期而深入的研究,論述頗豐。昨日,記者就秦嶺研究和保護對其進行了專訪。

專家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2018年8月8日,藍天下的秦嶺。 記者 竇翊明 攝

“大秦嶺是中國的腹心山脈”

“恆久以來,秦嶺就矗立在我的身邊。”黨雙忍告訴記者,他的老家就在華山腳下的華陰市。“上學時,遠望五臺山與太白山,時不時可以體味一下‘太白六月積雪天’的美景。工作後在西安,進入了終南山的懷抱,‘悠然見南山’,成為一種人生得意的心靈體驗。”黨雙忍說。

三十多年來,或是工作,或是遊覽,或是探親訪友,或是往返路途……黨雙忍曾經無數次進出秦嶺。從開始工作那一年起,秦嶺就緊緊地牽住了黨雙忍的心,他第一個想要搞清楚的問題是:“大秦嶺”究竟有多“大”?

起初,經多方詢問、求證,秦嶺的範圍竟然無法確認。於是,黨雙忍從搞清楚秦嶺的範圍開始研究。“通過大量閱讀有關秦嶺的文章和書籍,以及西北大學地質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一步步深入研究,探求答案,從而越發‘著迷’。”

專家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霧中秦嶺 東方IC供圖

“大秦嶺提攜著黃河與長江,統領著中國的南方和北方。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大秦嶺就是中華民族的父親山。一座父親山,兩大母親河,構建出‘一山兩河’地帶,這裡是中華文明原生地,也是華夏本部所在。而將一座世界大山與兩條世界大河安置在一起,這是地球創造的一個‘奇蹟組合’。”黨雙忍說。

通過衛星影像資料,黨雙忍大量反覆閱讀“奧維互動地圖”,他告訴記者,大秦嶺是走下青藏高原的崑崙山,崑崙山是走進青藏高原的大秦嶺。崑崙山由西向東布展,其起脈為帕米爾高原。帕米爾高原再向西延伸,一直可以到達歐洲著名山脈——阿爾卑斯山。從大秦嶺到阿爾卑斯山,構成了“亞歐大陸的脊樑”,也是“世界島”中央山脈。

至此,就可以大體確定大秦嶺的全部自然邊界了:向西大秦嶺與青藏高原交界;向北是黃土高原的自然邊界;在華北-江漢平原大秦嶺是山體的自然坡腳;在東南方向連接長江三峽,向南緊靠四川盆地,在西南方向與岷山、橫斷山交界。

“大秦嶺山域總面積大約4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4%。大秦嶺是中國腹心山脈,不僅統領著中國的南北,也統領著中國的東西,將中國的一二三級階地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黨雙忍說,如果再以西漢水-嘉陵江一線劃分,還可將大秦嶺分為四個區域:秦嶺——大秦嶺的東北板塊;大巴山——大秦嶺的東南板塊;西傾山——大秦嶺的西北板塊;岷山——大秦嶺的西南板塊。這四大板塊,也可稱為大秦嶺“四兄妹”。這是一個全新的認知,也是一個全新的大秦嶺分類體系。

專家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山水秦嶺 資料圖片 記者 王旭東 攝

“水、林、文、景”是新“秦嶺四寶”

提及“秦嶺四寶”,人們自然便會聯想到: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通過30年的研究積累,黨雙忍認為,大秦嶺作為“一山兩河”的腹心,蘊藏著無數中華寶藏。其中,水、森林、文脈、美景,可謂是秦嶺“寶藏中的寶藏”。

“水、林、文、景,合稱‘秦嶺四寶’,即廣義的秦嶺四寶。”黨雙忍向記者一一介紹“秦嶺新四寶”:

秦嶺第一寶——水。秦嶺是“綠色水庫”,是黃河與長江的“中部水塔”。黨雙忍表示,秦嶺孕育了黃河三大支流——渭河、洛河、洮河;孕育了長江三大支流——漢江、嘉陵江、岷江。在歷史上,大秦嶺水潤千年帝都長安城,水潤千年帝都洛陽城。在中國腹心地帶,以秦嶺生態系統為核心,形成關中、中原、江漢、巴蜀、羌藏、甘青六大水圈、生態圈。“如今,秦嶺水潤大西安,水潤大關中,大秦嶺水潤六大生態圈。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後,秦嶺水一路北上1277公里,秦嶺水潤北京,水潤京津冀,水潤華北大平原。”黨雙忍告訴記者,全國十分之一以上人口與秦嶺結成了“生命共同體”。

專家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黑河國家森林公園 資料圖片 記者 李福民 攝

秦嶺第二寶——森林,簡稱“林”。“大秦嶺是中國的超大型‘森林島嶼’,是北緯30°~40°的綠色奇蹟。加之,南北過渡帶性質,腹心地帶位置,大秦嶺具有非同一般的生物多樣性,孕育了大熊貓、朱䴉、金絲猴、羚牛等森林精靈。大秦嶺相對‘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中國罕見,世界鮮有。”黨雙忍說。

秦嶺第三寶——文脈,簡稱“文”。“大秦嶺是中華神話故事與傳說故事發生的核心地帶,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原始樣本。從華胥氏、伏羲到文王后天八卦,從仰韶文化,到漢王朝、秦帝國,再到驚豔世界的五大朝代,長安、洛陽——熠熠生輝的兩大千年帝都,長達五千餘年的中華文明史,得到了大秦嶺的慈愛、滋潤與庇護……大秦嶺是中華文化的原生地,是中華文脈所在。”黨雙忍告訴記者。

秦嶺第四寶——美景,簡稱“景”。“大秦嶺,中國芯。中華五嶽,秦嶺獨佔兩嶽——中嶽嵩山、西嶽華山。武當山雖不在五嶽之中,卻在明代得到至為尊貴的太嶽之名。秦嶺主峰太白山,最是氣象萬千處。一日曆四季,十里不同天。駐足拔仙台,頃刻之間,明白了什麼是南方與北方,什麼是黃河與長江……”黨雙忍表示,秦嶺美景將中華人文特色與中華自然特色高度精巧地結合在一起,向世界傾訴“和合天下”的秦嶺精神。

使秦嶺成為“森林寶島”

黨雙忍認為,中華民族與大秦嶺是水乳交融、永不分離的生命共同體。大秦嶺是中華民族的靠山,自然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金山銀山,大秦嶺是中華民族的綠水青山、中華民族永葆生機活力的根本靠山。

“為了治理好兩大母親河,水利部設立了兩個副部級專門機構——黃河水利委員會、長江水利委員會,其辦公住址分別在河南省會鄭州、湖北省會武漢。大秦嶺是中華父親山,是美麗‘中國芯’,建議國家參照治理黃河、長江而設立‘黃委會’‘長委會’的做法,設立‘國家秦嶺委’——國家秦嶺生態建設委員會,作為經略秦嶺——保護、修復、建設秦嶺生態環境的專門機構。國家秦嶺委隸屬於國家發改委,辦公住址選擇在陝西省會西安。”黨雙忍建議。

他表示,經略秦嶺,就是要不失時機,實施“國家綠芯工程”:一是將秦嶺建成“森林國芯”——加快恢復森林面積,提高森林覆蓋率;二是使秦嶺成為“生態國芯”——著力提升森林質量,健全森林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生成更多優質水源、更潔淨的空氣;三是讓秦嶺成為“美麗國芯”——下決心提升森林景觀水平,發展園林景觀藝術,以及田園景觀、人文景觀。同時,要破除部門各自為政的束縛,綜合統籌秦嶺域內的森林資源、水、地質、風景、人文資源,整合國有林場、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將生態保護、生態修復、旅遊觀光、科普科考等功能緊密融合。在《陝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的基礎上,加快制定秦嶺國家公園相關條例或辦法,為秦嶺國家公園建設奠定法治基礎。

黨雙忍建議,要實施“國家綠芯工程”,開展“五芯”行動。一是“認知國芯”行動。大秦嶺蘊藏著中國生態與文化密碼,值得世代中國人敬仰、呵護。要讓“國芯大秦嶺,中華父親山”成為婦孺皆知的“中華共識”。二是“保護國芯”行動。秦嶺連接著陝西、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青海、甘肅等6省1市,是中國人的“中央公園”。保護秦嶺是6省1市的責任,也是全體國人的責任。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龍頭,以自然保護區為主幹,以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為兩翼,以天然林保護為基礎,特色鮮明的秦嶺保護地體系。採取舉措,防範以開發建設為名各種新的生態破壞行為。三是“深綠國芯”行動。實施退耕還林,恢復與重建森林,科學經營森林,提升森林質量,加快秦嶺森林生態系統修復,實現“淺綠色”向“深綠色”再向“黛青色”的升級轉型,使秦嶺成為享譽世界的“森林寶島”。四是“美麗國芯”行動。秦嶺是地球北緯30°~40°的綠色奇蹟。與阿爾卑斯山相比,秦嶺不缺“綠色”。然而,秦嶺難與阿爾卑斯山比“美色”。要深化“綠”,加快“美”,堅持植綠造美,精心梳妝打扮,向世界呈現美麗中華父親山。五是“親近國芯”行動。依託森林生態和風景資源,發展森林服務業。建設森林公園,建設森林小鎮,發展森林綜合體。讓人們走進大秦嶺,親近大秦嶺,欣賞大秦嶺。讓大秦嶺成為中國乃至世界休閒度假、森林康養、旅遊觀光的重要目的地。

記者 閆珅

原題:建議設立“國家秦嶺委” 實施國家綠芯工程

——訪省林業廳副廳長、省林科院院長、大秦嶺研究院院長黨雙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