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錢不還?不存在的,因爲我們根本不會讓你借給他!

易選型為你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案例學習、培訓課程、業務諮詢、選型對接

欠錢不還?不存在的,因為我們根本不會讓你借給他!

易選型(ID:yixuanxing001)丨來源

趙傑丨嘉賓

王昆鵬丨主持人

8分鐘丨時間

【導讀推薦】

當前的市場中,充斥著大量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作為一個企業,如何判斷信息的真假?如何判斷合作伙伴是否值得信任?如何判斷這筆生意到底該不該做?

這些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判斷,你能獨立完成嗎?你又對自己的判斷有足夠的信心嗎?

「選型直播」第14期:《大數據時代下的企業信用風險管理轉型》,正和島副總裁、易選型CEO王昆鵬對話正和島億+計劃優選企業上海斯睿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趙傑,探討大數據時代下,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問題。

欠錢不還?不存在的,因為我們根本不會讓你借給他!

▌▌先發制人才能規避風險

|易選型:風險雷達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酷,當初為什麼會給咱們的產品起這樣一個名字?

|趙傑:當初起名的時候,我們希望這個名字可以契合產品的應用場景,讓人一眼就能留下深刻印象,並且還要與我們從事的事情緊密相關。在現代戰爭裡邊,雷達是先敵發現、一招制敵的重要工具。風險管理其實也是這樣,如果能夠比別人領先一步去發現客戶存在的潛在風險,就可以提前採取必要措施規避風險。所以,結合“雷達”的應用,我們想出了“風險雷達”這個名字。而英文RiskRaider也非常吻合我們的產品定位,跟公司想要幫助企業風控人員成為“快人一步的風控官”的口號以及我們公司“讓生意更安全”的slogan非常匹配。

|易選型:

那如何來理解風險管理在企業發展當中的重要作用?

|趙傑:說到風險管理,率先可能會想到銀行,因為貸款的時候要考慮信用風險;企業裡面,任何一個業務本質上都是一項金融業務,後者類似供應鏈金融業務:企業與客戶存在賒銷關係,賒銷其實質就是提供給客戶的融資服務。

發貨後能不能按照約定賬期把錢收回來?能,可能業務是賺錢的;一旦逾期,業務不僅不賺錢,甚至可能導致虧損。以利潤率10%為例,假如企業給客戶發了100萬元貨,萬一壞賬損失,需要再額外增加1000萬的銷售額才能補平損失。所以對企業來說,賒銷的風險非常大。

當前市場屬於買方市場,賣方往往處於相對弱勢地位,在買方資信調查上賣方無法像金融機構一樣強勢。如何解決?需要通過新的技術手段、新的風控工具來幫助企業識別客戶信用情況。

▌▌市場逐步覺醒,新技術助推行業發展

|易選型:您具有20年以上的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經驗,在這20年當中,中國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出現了什麼樣的變化?

|趙傑: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20年前剛入行時,我在美國的鄧白氏——全球徵信行業的領導者。那時接觸客戶,客戶往往會問:“你們跟樂百氏、屈臣氏有什麼關係啊?”當時,國內企業對信用風險管理的概念很弱,還不知道為什麼要做信用風險管理。

但到了2008年就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當年正趕上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國內很多行業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都遇到了問題。2008年之前,國內只有跨國公司才有專業的風險管理部門;但2008年之後,國內大型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甚至是大型民營企業都開始設立專門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這說明,越來越多本土企業發現企業要靠週轉賺錢,對信用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

但在2008年,市場上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一般就是向鄧白氏等傳統徵信公司購買徵信報告,但徵信報告只是一份看向過去的靜態數據,企業跟客戶的合作永遠是動態的,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持續合作、持續發貨、持續產生應收賬款。傳統的徵信服務無法完全解決問題。

一直到了2013年,大數據技術越來越成熟;2015年,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成熟;去年開始,區塊鏈技術又火了起來……這三項技術的逐漸商用落地使徵信行業的創新發展受益匪淺。

通過大數據,可以依據企業全方位的行為習慣刻畫更完整的企業畫像,識別企業信用情況;通過人工智能,可以應用深度機器學習為客戶提供最科學的信用決策方案;而區塊鏈的分佈式記賬,未來將為徵信行業以及供應鏈金融的發展帶來新的突破和機遇。

|易選型:具體在企業當中,哪些部門的員工是最常接觸我們產品的?這些部門又是如何應用和操作的?

|趙傑:目前,我們的客戶大多數是大中型規模企業,具體使用的主要是負責企業應收賬款風險管控的部門,一般為專業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或者財務部門。但慢慢其他部門也開始使用,應用場景逐步擴大,比如採購部應用風險雷達做供應商審核,業務部在選擇客戶之前應用風險雷達進行客戶准入審核,查看是否存在反欺詐的可能性。

我們的產品有兩大具體應用場景:

一、事前的反欺詐,與客戶合作之前,先幫助企業判斷是否存在惡意欺詐的可能;

二、事後動態風險預警,雙方開始合作之後,幫助企業監測對方合作過程中的經營情況和資金情況,如遇突發情況就可以提前採取風險規避措施。

具體操作方面,RiskRaider風險雷達是SaaS化產品,提供雲風控服務。企業可以使用賬號隨時隨地登錄、使用系統,只要輸入目標企業名稱,就能即時掃描、查看、管理合作客戶的風險情況、風險等級以及風險變化趨勢。

|易選型:您剛才說到,我們的產品在應用端上操作非常簡單,那簡單的背後到底有什麼複雜的邏輯和規律?有多少個維度或者說數據指標在背後支撐?

|趙傑:主要五大方面,我們稱之為5個C,它們分別是企業的經營背景、企業的經營能力、企業的財務狀況、外部的大環境,再包括企業可抵押物的償債能力,去評價企業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願;同時,我們還監控了28個大維度,300多個字段。所有方面、維度和字段都成為整個數據化風控產品建模的基礎。

|易選型:那這些數據是實時的嗎?

|趙傑:對,所有數據都是實時的。非結構化的數據進入系統,系統會自動清洗,把數據最小顆粒度化,去除冗餘並且結構化,再進入模型分析、計算,最後把可視化結果推送給企業用戶。整個過程全部由後臺自動化完成,所以客戶可以看到實時、動態的風險評估結果。

而正是這種動態管理方式,確保了風控官能永遠快人一步發現險情,逃脫災難。

▌▌傳統行業徵信市場急需落地化解決方案

|易選型:您覺得目前中國的企業級徵信市場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比如數據的惡意利用、數據的真實性、數據的私下交易。

|趙傑:徵信應該分企業徵信、個人徵信兩大方向。以上說的這些問題在個人徵信領域會更加突出,所以國家目前對於個人徵信的監管力度非常嚴格;但是,國家對於企業徵信的政策方向卻完全不一樣,鼓勵企業信息公開,鼓勵披露、聯合懲戒失信企業。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國內企業徵信公司更主要為金融機構提供風險防控服務,過去確實金融機構相比企業在風險防控上有更強的需求;但隨著企業風險管理意識不斷加強和提升,

企業對於風險防控的需求也在不斷加強,尤其是製造、貿易類企業更迫切需要風險管理解決方案。所以,企業級徵信市場將是一個藍海。

|易選型:目前,風險雷達已經獲得三輪融資,投資方也都是知名的創投機構,您認為我們獲得資本青睞的原因是什麼?

|趙傑:很多投資機構都覺得我們的方向很獨特,我們精準聚焦於傳統的製造貿易企業,來為它們提供解決方案。這些客戶的體量大、數量多,所以需求量很大。並且,我們在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和量化管理方面擁有十幾年的實踐經驗,可以為客戶提供最落地的產品。

所以這些知名的投資機構是看重了企業級服務巨大的市場空間和風險雷達為客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徵信機構核心價值不會被技術取代

|易選型:您認為未來幾年企業風險信用管理市場的整個發展前景如何?

|趙傑:未來三年,我對這個行業的整體發展充滿信心。為什麼這麼說?其實這個行業並不是一個新興行業,它反而是一個很傳統的行業。每個發達國家裡邊都會有幾家巨無霸型的徵信機構。但相對而言,在中國它是新興的,很多人正在進入這個行業,資本對這個行業也很看好。過去的這幾年,基本上大家還是在摸索著找方向,形成自己的產品、形成自己的優勢和業務模式。

但我覺得未來三年裡,行業裡的某些公司會在某一個特定領域、某一個細分市場裡形成自己獨特的優勢。我非常看好三年之內會出現第一家徵信行業的上市公司。

|易選型:您覺得在未來的幾年當中,這個領域裡面會出現全新的產品嗎?它會顛覆現有的產品和行業嗎?

|趙傑:新的產品一定會出現的,因為出現了新的技術。但是技術本身不是產品,我們會把這個技術應用到產品裡,通過技術把產品做得更好、更人性化、更高效,比如現在我們的產品裡已經逐步的添加了區塊鏈技術。

作為徵信機構,最大的核心價值不只是幫助企業去收集數據,而是在收集數據之後進行深度地風險分析和挖掘,來告訴企業這些表層信息下隱藏的是什麼樣的冰山。這是任何數據技術都實現不了的,這也是第三方徵信機構不可替代的價值。

End

「選型直播」是易選型推出的一檔企業服務訪談節目,每期邀請一位資深實戰嘉賓,為企業的增收提效分享經驗、剖析案例,提供相應產品和解決方案。

「易選型」是正和島旗下企業服務平臺,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提供培訓、諮詢和產品選型對接一體化服務。

點擊“瞭解更多”填寫風險雷達產品試用報名申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