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我知道看到標題有些人就開始忍不住要吐槽了,什麼鬼i7 8700K搭配B360芯片,搞毛啊,其實我也是這麼覺得的,不過以前還是有一群用戶有這樣的玩法:就是買入門中端芯片組搭配i7 CPU,因為看中核心數及intel本身設定較高的頻率,反正他們也不超頻,還節省下主板、散熱器的預算(比如預算一樣的情況下,如果買超頻版Z系列主板可能CPU就要降到i5K系列了),所以雖然我手上實際有i5 8400的,但這次B360的測試還是用i7 8700K來測試,供一部分想看這樣搭配的用戶參考,畢竟B360+i5 8400的組合自己之前實際也測試過了,想了解的可以自己去翻一下。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先說下這次測試的配置,大三件是這次主要的i7 8700K+B360+DDR4 2666內存

CPU i7 8700K 散片

主板 華碩TUF B360-PRO GAMING

內存 芝奇(G.SKILL) Sniper X DDR4 2666 8Gx2

顯卡:華碩ROG STRIX-GeForce GTX1080TI-O11G

散熱 採融B83

SSD:浦科特M9PeG 512G

機箱:Streacom BC1

電源:XFX XTR550

性能表現:

這種搭配其實關注的重點無非就是8700K最後全核心頻率可以鎖多少。實際測試來看依舊是4.3G,8700沒記錯的話差不多應該也是4.3G,所以如果考慮折騰這種搭配的話,那麼肯定選擇不帶K的i7 8700比帶K的性價比更高。

另外實際測試來看有可能跟內存頻率限制在2666,相關測試數據對比Z370+8700K+DDR4 3200的組合來看,CPU表現還是會差一點點,也同樣不如Z370+8700+DDR4 3200的組合。只不過這種差距比較小,而且還是在拍向CPU預算的測試。

這樣的搭配個人感覺其實更加適合視頻剪輯、3DMAX這些偏考慮核心數的應用(可能有人說E5+X99,但實際E5es+二手X99並不便宜,而且麻煩程度高很多,另外幾乎放棄售後),未來這也的配置其實會出現很多中高端品牌機裡面,甚至B360+8700K+DDR4 2666的組合。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浦科特M9PeG的測試成績及內存帶寬(window10補丁未屏蔽)。不少人會小瞧提升到2666,實際應用裡面遊戲、修圖都會受益的,所以別在追求什麼二代破解(甚至H110,那種只能用DDR3的)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遊戲表現,這邊是1440P分辨率(也就是2K分辨率),吃雞跟孤島驚魂5,都是最高畫質,平均幀均破百,當然這邊主要是CPU跟顯卡都沒拖後腿,另外Z370+更高頻內存的用戶也沒灰心,雖然B360跑起來數據好看,但比如遊戲裡面的最低幀只要你頻率更高,還是會比B360系列表現更好的。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配件解析:

華碩TUF B360-PRO GAMING(WIF-FI)

這次各家B360系列主板幾乎都有一張價格超過一千元的的型號,而華碩TUF B360-PRO GAMING(WIF-FI) 也是其一。對於普通用戶來說B360超過一千元肯定難以接受,其實主要這些超過一千元的B360主板除了外觀更加豪華以外統一的增加自帶了CNVI無線網卡Intel AC 9560NGW(支持藍牙5.0),而你單獨搜索下這張網卡的售價,再加上天線、轉接卡一起的費用就知道為什麼會有超過一千元的B360主板出現(其實上一代也有B250超過一千的,甚至還不帶無線網卡)

另外這次電商平臺銷售策略不少都是滿減+散熱器打包,扣除掉這些打包及滿減的普遍價格可以降低100-180之多,當然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B360在電商平臺起始售價普遍偏高,所以不少人抱怨,後續等去除掉水分及這些無謂營銷方式B360實際價格相信才會更有競爭力。(畢竟Ryzen2這個月也要發佈了)

華碩TUF B360-PRO GAMING(WIF-FI) 在JD的價格扣除掉滿減及散熱器,實際價格在一千差不多,如果你不需要那張無線網卡,就是個人更加推薦的華碩TUF B360M-PLUS GAMING,顏值基本一樣(異性板),同樣扣除滿減及散熱器,實際價格在6xx,算是比較合理的價格。

B360這一代其實主要就是原生支持USB 3.1 Gen2,可擴展CNVI無線網卡,內存頻率提升到2666,其他基本不變。所以相比B250也並非簡單的只是官方支持8代U而已,擴展性、性能都是有一定提升的,個人建議現在是在沒有必要折騰破解2系列主板,畢竟有各種不穩定性,看下多少人翻車就知道了。

華碩TUF B360-PRO GAMING 延續了上一代比較成功的外觀設定,而且還在此基礎上做了“異性板”設定,之前最有名這樣設定的就是ROG系列的MxA系列頂級超頻版了,這次華碩直接把這個設定下方到TUF系列也算頗為看中這個系列。

IO口,想要吐槽的就是VGA應該換成標準DP口。蘭色兩個就是USB3.1 Gen2口(這次B360系列基本普及USB3.1 Gen2口了),另外還有外接天線口。

有兩個M.2口,但要注意的就是B360如果有兩個M.2口普遍一個是2X一個4X,建議NVMe SSD高速的插4X口,普通SATA SSD插2X口。

周邊異性PCB部分其實也都有LED燈,需要的可以開啟用aura設置,不需要的進入bios關閉即可(只用軟件關閉的話可能關機的時候依舊會亮起)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芝奇Sniper狙擊者系列內存

之前的芝奇幻光戟系列夠成功吧,甚至不是硬件玩家都知道幻光戟的RGB馬甲設計,不過這次芝奇配合華碩TUF系列新帶來了狙擊者系列內存,我這次搭配測試的就是其中頻率為2666的。

既然是跟TUF系列合作款,所以外觀設計都是偏向軍事迷彩風格(分空軍、陸軍、海軍款),而且還取消了燈光設計,更加適合比較喜歡內斂低調設定的用戶。價格相比幻光戟系列更有競爭力,比如頻率高達3600的價格在tb也就13xx。

手上的這對顆粒不可查看。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採融B83

以前採融B81是個人強推的一款200元級別散熱器(優惠的時候甚至只要一百多),這次採融更新了一系列散熱器,其中就包含這顆B83。

作為一個從“變形金剛”時代就開始用採融家散熱器的用戶,大概說下B83相比B81的區別:相比B81其實從正面看兩者區別不大,B83的散熱片數量其實還少了4片好像,變化較大的就是B83變“歪脖子”了,然後還附帶一個支持燈控系統的RGB燈。所以簡單來說你可以理解B83就是一個對於內存條支持更好的+了RGB燈的B81。

這次我實際測試壓制默認頻率8700K,常規應用滿載在60以內,AVX512項目測試可以跑到80,個人感覺有可能是硅脂或者扣具沒裝好,所以下次會繼續補充測試,特別是針對超頻5G的測試。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改進之後再也不用擔心內存兼容問題了(我這邊內存故意插在最內側)。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浦科特M9PeG

512G作為目前新一代的M.2 SSD主流高速盤,這次主要用來測試B360 M.2口存儲速度(上面有測試數據)。

安裝的時候切記注意M.2口的速度(一般主板都會有相關標識說明)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版M-ATX機箱選購指南

現在就到了#收藏了不看#系列環節。會突然想寫這個其實是上次發評測文章裡面兩位值友幾乎同時的留言,因為個人其實是最推薦普通用戶選擇M-ATX板型主板+機箱作為裝機組合,而這兩位朋友很有代表性的一位要求我推薦“帶燈款”,另外一位要求“不帶燈款”,所以我乾脆趁著B360系列主板上市寫這篇盤點指南,供各位近期考慮選擇MATX機箱的用戶參考(畢竟APU、Ryzen用戶也可以參考到),而且618也快到了,你懂的。

為什麼選M-ATX機箱?因為M-ATX主板普遍定位都是入門級型號,同芯片情況下普遍比ATX、ITX板型便宜,而M-ATX機箱一方面比較平價,另外佔用空間比ATX好,散熱及安裝好有程度又比ITX機箱好,所以其實統計PC銷量來看,MATX結構的PC其實是銷量最多的(因為品牌機除了工作站及一些特殊型號,大部分都是M-ATX結構的)

事先聲明,這邊的介紹純按個人喜好(審美),絕不客觀,沒介紹的品牌其實就我個人不喜歡而已。個人覺得這樣的推薦如果弄一個假客觀,傻大全的盤點其實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如果你不喜歡本身我的選擇風格完全可以不用看,喜歡的話我只能說我會按照個人玩機箱十幾年的經驗推薦一些目前我自己或者幫人裝機也會考慮的型號。

分類方式除了傳統價格以外,也針對上面那兩位朋友的提問,哪些適合有燈哪些適合沒燈使用大概介紹(本來想嚴格區分有燈沒燈,後來發現有些型號很模糊,主要看你自己裝不裝燈扇)。另外有些型號我會針對設計、簡潔辦公風格抑或各種特殊使用場景的用戶(DIY 工作站)做下推薦。

圖片,因為時間精力緣故,我這邊就直接放鏈接跟價格截圖,不單獨找時機裝機案例圖片了。

喬思伯:

這邊為什麼把喬思伯放在第一個,因為就目前是市場來看,M-ATX板型箱體型號最多、競爭力最強的幾乎都是喬思伯系的產品,而且早期喬思伯幾乎也是從緊湊型小機箱起家的,所以目前MATX機箱選購你幾乎是繞不開喬思伯家族的產品。

喬思伯C3-PLUS:這是一款偏高性價比的機箱,簡單理解就是C3的進化版,主要就是增加側透設定,整箱空間利用率較高,小巧緊湊。外觀符合當下流行(可悶騷可酷炫),所以是不少淘寶第三方裝機商家偏愛的型號。

C3-PLUS好像也是不少設計師比較喜歡選擇的型號之一。

當然它對於一些人有一個問題就是側透,所以帶出下面一個型號。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喬思伯C2:非特價情況都169了,對於一款全鋁箱子你還能要求什麼?雖然這價格之下肯定無法與高端全鋁箱對比,但500元以內的全鋁箱子做到標準的也就差不多這樣了。前面說了C3-PLUS有一個問題就是側透,所以你可以考慮C2C3這兩款無側透型號。另外注意下C2其實嚴格意義是一款ITX機箱,只不過一直有一種玩法就是買那種極度縮水的BXXX HXXX主板,大小介於MATX、ITX板型之間,沒有完整的3、4條PCI擴展槽(普遍是2條),來裝這種箱子,下面還有一款機箱也是這樣,當然如果你看不懂我說什麼的話,我建議你選擇C3,如果你看得懂的話再選擇C2。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喬思伯RM3:這款箱子去自己個人其實就有用過 ,具體可以參考下面文章。結構跟C3-PLUS類似,可以理解為更豪華版本。內結構其實是鋼鋁結構(架構為鋼,表面是鋁),所以箱子實際比較沉。個人建議不要買雙側透版本(沒什麼意義),另外希望以後有非側透版本。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喬思伯UMX3:前面說了一個沒有非側透版本的RM3,這邊就帶來一個有非側透版本的UMX3。UMX3是一款高空間利用率的箱子,甚至比同系列的UMX1利用率都更高(就別說UMX45了)具體多能裝看他們家官方示意圖就知道了(弄得我也心癢了)。有側透跟非側透版本,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歡燈光,都可以搞定自己的風格。不過要注意的就是UMX3對裝機整理有一定要求,要不風道容易弄得很亂,然後變燜罐(機箱內部風扇最好都裝。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喬思伯VR2:這款機箱也是挺奇怪的,奇怪的不是垂直結構,而是不少工作應用(圖形、視頻編輯)的用戶會選擇這款機箱。這款機箱是市面為數不多的垂直短風道機箱(甚至始祖銀欣都快掛了),但實際安裝有不少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外部設備線材鏈接長度,接頭不能太硬。加上實際上封蓋的影響,所以個人建議,如果你不是一定要這款機箱,喬思伯其他款式散熱效果其實不會比這個差。

其實期待喬思伯針對這個型號出一個新版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酷冷至尊

目前DIY市場能針對MATX這個結構不斷出新品的公司已經不多,甚至可以這樣說,勇於出這結構箱體型號的公司普遍都比較有實力,有試錯的能力。而傳統機電大廠酷冷至尊自然也有這樣的能力。

酷冷至尊小清風靜音版:這款機箱就屬於低調悶騷系無側透的“嚴肅”(這邊嚴肅的定義就是這款機箱首要滿足的是作為“電腦機箱”這一設計需求功能)機箱。有針對靜音做了設計,本身300以內的價格,所以讓這款機箱性價比不錯,也是我個人幫人裝機會考慮的型號之一。這款機箱還有側透版本,但我覺得如果想要側透就沒必要買這款了,所以建議選擇靜音版。

酷冷至尊MasterBox Lite3.1:這款機箱主要是迎合市場的公模款,不排除有些人喜歡酷冷至尊的品牌附加值。雖然個人並不喜歡這種類型的機箱。

酷冷至尊Q300P:這款機箱自己之前剛好裝過一套,也是後來引發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大家可以直接翻看下。這款機箱也屬於結構功能優化設計款,外觀比較適合對燈光、側透視覺有要求的用戶。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追風者

追風者314:追風者314也算定位比較高端的型號,這系列發佈至今未換代過,不管是遊戲玩家、工作站應用用戶,我都看到有人喜歡跟選擇這款箱體,外觀設計比較硬朗,結構經典。雖然主打視覺,但實際也是一款“嚴肅”的機箱。除了價格以外,個人覺得沒什麼大缺點。另外314的空間利用率也比ITXATX版都要好。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普利魔

追風者的兄弟品牌,視覺風格同樣比較硬朗的那種,也是一樣的嚴肅派風格,就不管喜不喜歡燈光,追風者、普利莫都可以玩自己的風格,反正整體的悶騷的那種。如果是工作站用途的,我覺得這幾款機箱也不錯,都挺有風格。

普利魔魔方P115E:這款機箱算普利魔的扛鼎之作,外觀識別率最高的款式,也是著名的小鋼炮款式。當然這款機箱實際是一款ITX機箱,我會放在這邊也是因為這機箱3PCI擴展位,所以跟前面的喬思伯C2一樣可以玩部分閹割matx主板,當然如果你不懂的話那我還是不建議你選擇,如果要選也是主板換為標準itx。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普利魔模仿P37E:基本可以視為追風者314同結構款,當然兩者一些細節設計還是有區別的。如果你喜歡普利魔的外觀可以考慮。

另外說下,追風者普利魔,其實玩的主要是理線,而不一定是燈光,所以可以稍微注意下。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TT

TT這邊有3款機箱,基本都不是什麼“正經”型號。

TT啟航者:本場第二款1xx的機箱,而且還是白色的。另外這款機箱還有靜音版。所以喜不喜歡燈光都可以考慮。當然一百多的價位,你也別指望什麼做工,用料。到了不用跟我說什麼板材這麼軟,漆面這麼薄。

Core V21:這其實是傳統MATX吉祥裡面的“BOX"類型,曾經這種結構在MATX機箱裡面是最為流行的,比如AOPEN G325。不過TT CORE外觀設計太簡單粗暴了,直接全洞洞流,個人覺得一點設計美感都沒有。優勢是散熱效果、兼容性跟價格。

TT Core G3:這又是TT旗下一款不怎麼正經的機箱。超薄垂直結構,雖然支持ATX主板,不過PCI擴展槽就留了顯卡的,所以最大的意義還是給MATX主板用。外觀設計比V21好一點點,不過受限價格,所以做工你懂的。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NZXT

NZXT H400I:NZXT是一個偏向視覺設計的品牌,個人一直覺得他們是不是主業有一個設計公司,業餘設計一起設計機電產品來玩。這款H400I,是一款頗為尷尬的產品,首先價格超過一千了,其二大小跟標準塔式機箱基本沒區別了。優點大概就是NZXT那極度視覺性冷淡的風格。如果要買推薦買白色,這款機箱如果裝白色的視覺效果很好,很適合用來擺放。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Antec

關於Antec的介紹個人實際是很傷心的,因為Antec有個巨經典無比的型號MP180(MINI P180),里程碑級型號。如果你有心可能二手、淘寶還有,且價格不貴,做工用料都是頂級,可惜當年毀在Antec自己手裡。

ANTEC P6:實際Antec實際在售的就只有P6,這款箱跟酷冷的小睿都是公模結構,勝在面板設計比較好看吧。喜歡燈光視覺或者無燈光均可。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迎廣

IN WIN迎廣301:前面說了NZXT H400I很尷尬,尷尬點之一還有500左右就可以買到類似風格的迎廣線的產品。迎廣系的產品也是設計屬性很強的,所以不少職業MOD、水冷玩家都喜歡用他們家的產品。這款產品用來搭建工作站用途也挺適合。如果說缺點的話,就個人感覺迎廣系的產品視覺有餘,但空間利用率都挺一般(就是比較佔空間)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九州風神

九州風神男爵:九州風神嚴格意義來說是沒有matx機箱的,但實際這款男爵,其實更應該說是一款MATX機箱才對,因為實際作為ATX機箱PCI插槽是不夠的(雖然是可以安裝)。特別的地方是這款箱子自帶水冷、流量計,適合一些喜歡類似風格的用戶。不過缺點大概就是作為MATX機箱空間利用率一般。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銀欣

跟antec的p系列一樣,這是一個同樣經典又同樣讓人惋惜到胃痛的品牌。經典的TJ08/FT03都是MATX機箱的創新代表,只可惜。。。

銀欣SG02:銀欣SG系列其實是歷史優秀的名門望族,可惜被市場跟銀欣自己玩砸了。SG02目前依舊在售的老款,偏客廳設定。早期其實我是用這個箱子用來玩小鋼炮的(支持全長卡)。銀欣同結構還有不少型號,基本就是差一個面板,目前這結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結構比較老,光驅位比較浪費佔用空間,完全可以弄個新版改沒掉及替換面板。

銀欣SilverStone★GD05B 格蘭帝亞5 :這款也是一款典型的HTPC機箱,曾經HTPC機箱動不動都要上千的,現在只要三百多。銀欣家的面板設計還是比較正確的,加上最近流行的APU,其實挺適合用這種箱子。當然你要當工作機也是可以的。

銀欣TJ08/PS07:這兩款機箱跟FT03(垃圾桶)一起見證了銀欣最後的榮光。這兩款機箱是非常有名的小鋼炮機箱,結構基本一樣,目前一些代理還有庫存,但實際銀欣基本是半停產狀態。優點是短風道,所以對CPU散熱器友好,缺點是上置電源,所以顯卡區域如果你不是公版顯卡反倒會更熱。這兩款也都是硬核嚴肅機箱,如果你願意折騰的話可以考慮。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FD

FD(Fractal Design)Node 804:FD的來歷我就不說了,反正就市面一堆這種掛著外國品牌實際國內代工生產的產品。FD NODE 804可以說是本場最奇葩的機箱之一。雙艙體結構設計,讓著箱子體積巨大,空間利用率較差(換而言之就是空間較大,配件好裝)。有點是外觀還是挺有風格,另外存儲位夠多,10年前可能這種產品還有市場,現在需要玩存儲的基本都玩NAS的。當然我不排除你打算自己弄一臺黑群,順便放客廳當HTPC,那麼這臺機子可以說是不二之選。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高端線

ABEE 及 聯力:我又很痛心了,曾經MATX結構王者聯力(經典的V3XX系列),目前居然沒有一款靠譜拿得出手的產品了,而且今年又跟國內代理談崩了,所以目前哪怕你看中官網新品國內基本也沒靠譜渠道可以拿到(甚至還不如閒魚二手靠譜),而MATX結構基本放棄狀態,新品都是一堆什麼玩意。。。還貴,所以聯力系我放棄推薦了。只能等他們整理好自己的銷售渠道跟新品再做推薦。

abee em20 em30 :至於不少高階玩家力推的ABEE,其實MATX結構型號很少了,再算上國內有代理銷售的型號,目前無非EM系列。這兩款外觀都沒問題,做工也沒問題,問題是結構太老,不大適應現在實際裝機環境。好在這幾款賣得不好的價格也便宜,如果你非常想感受日系風格,確實可以考慮。不過我感覺ABEE還不如它師傅windy的一些型號經典。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準系統

如果你閒得慌,有錢有閒還不怕折騰被騙,那麼歡迎你繼續看下去,要不到前面其實就算已經完結了。

前面說了採用MATX結構最多的產品其實是品牌主機,所以自古以來這在神奇tb上面也催生出了一種特別的產品“準系統”,說白了就是把一套只缺CPU/內存/硬盤/顯卡等配件的主機,你買回來裝上相關配件基本就相當於一臺“品牌主機”。

說起來簡單,但其實這種品牌準系統還是有不少問題的,比如:1,價格不便宜,下圖就有R5準系統的價格,扣除掉配件價格也比上面DIY箱子貴不少(外星人準系統空箱普遍1-2K起步);2,自帶主板普遍比較雞肋,哪怕是Z系列都有可能不能超頻,更別說H/B/X系列新品了,所以買這種基本放棄超頻;3,兼容性,要注意一些準系統雖然也是採用MATX結構的主板,不過一些IO口、數據線口可能也是專用,要改才裝得了(如果你是買含主板的倒是不用擔心);4,放棄保修,這種東西都是店保,跟無保差不多。。。5,來源不明,主要電源、主板有可能是返修、翻新,機箱倒無所謂;6,產品線會有一定的延後性,最新品基本是不可能拿到的,一般都是前1.2代的產品。

說了這麼多缺點,那麼支持你繼續砸錢搞下去?當然是外星人的信仰,你看下外星人整機一套什麼價格就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玩法出現了。

這種類似的產品有外星人系列,比如R5也是MATX結構,沒想到吧(其實Dell全系列都有類似產品)、HP Z620系列工作站,沒想到吧(MATX結構工作站,個人最愛,Z600是ATX)。 雖然不少都是自帶主板、電源的準系統,不過部分型號有可能你聯繫商家是有空箱出售,來省去那個雞肋的主板(電源如果不是翻新的話普遍都不錯)

考慮到產品的特殊性,我這邊是不會給你們推薦去哪裡買,自己tb關鍵詞搜索,不過我還是再三強調,如果你沒有堅強的內心跟充足的人民幣,那麼慎重考慮這樣的類似產品。

2018M-ATX機箱選購指南&華碩TUF B360實戰i7

整個2018年,DIY市場裡面可以選擇的MATX機箱型號基本都跳不出這個範圍,至於沒入選的品牌及機箱型號也不用灰心,加油出好作品,以後2019年我會再整理收錄。

至於未來會不會有ITX版、ATX版本、水冷版本橫評介紹,就看大家的對於這篇文章的喜好程度了。到這邊,這篇#收藏了不看#系列文章也算真正寫完了,另外我看了下上面推薦的那些型號也是各種電商節期間會大促的型號,而現在距離618僅有兩個月時間,所以也可以理解為#買值618#的準備,個人建議你可以先把文章收藏起來,到時候翻出來根據實價、喜好來選擇。未來更多好玩的內容也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