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集聚高端要素 發力新經濟

抓實以龍頭項目為帶動的鏈條打造,堅持以產業新城為核心構建產業生態圈,在這種共識下,如今,成都中電熊貓、通威太陽能、成都航宇、電子科大產業園、華體照明……這些在新經濟行業的“佼佼者”已經成為了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的中堅力量,一個高科技、生態型、國際化、綜合性的產業功能區正加速崛起!

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成都中電熊貓


大勢所趨邁上跨越發展快車通道

西南航空港經濟開發區(簡稱“西開區”)成立於1992 年,是內陸地區最早設立並經國務院核准的省級重點經濟開發區,是雙流區產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地和主要聚集區。

在26 年精心耕耘下,園區先後被國家有關部委確定為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國家新能源產業高技術產業基地等6 個國家級建設發展基地。

作為66個產業功能區之一的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是西開區產業發展的主體區域,總體規劃面積66.6 平方公里,產業用地面積45.7 平方公里。

按照成都市園區產業佈局規劃,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重點圍繞“電子信息、綠色能源、航空經濟”等產業,大力招引附加值高、輻射範圍廣、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加速產業集聚效應,做強做大產業集群。

在電子信息方面

聚焦新型顯示、芯片製造、集成電路、智能終端、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領域,依託成都中電熊貓8.6 代線、紫光晶圓芯片製造項目等龍頭項目,積極打造“材料元器件+ 面板模組件+ 應用產品”“芯片設計+ 芯片製造+ 封裝測試+ 整機廠商”兩條完整產業鏈,全力構建“屏—芯”為特色的千億級新型電子信息顯示產業生態圈

在綠色能源方面

聚焦太陽能、核能、儲能(動力)電池、智能電網等領域,依託通威太陽能、中國建材、核動力研究院等重點項目和科研院所, 打造西部最大的綠色能源產業基地。

在航空領域方面

聚焦飛機關鍵零部件、無人機研發等領域,高端切入全球航空產業鏈,建設成國內領先的航空裝備製造業基地。目前以成都航宇公司為主導打造的高溫合金葉片、中科院中小型航空發動機、朗星無人機項目、加德納航空全球旗艦工廠等重點項目已經在這裡“安家”。一座全球領先的國際航空動力小鎮將在這裡崛起。

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成都航宇超合金技術有限公司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作為成都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雙流在全省率先試點投資項目承諾制,簡化審批流程,行政審批(許可)事項由30 項優化為28 項,開工前審批時間由197 天優化為約60 天, 項目審批服務、開工建設、竣工投產全面提速

正是在政策疊加優勢的加速釋放下, 2017 年,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經濟快速增長,產業體系初步構建,項目促建成效明顯。

405 家工業企業產值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18.3%,完成工業投資255 億元

經濟總量位列全省產業園區第4、省級產業園區第1

2018 年,園區正全力推進

“四個一批”重點項目45 個,目前有6 個項目建成投產,21 個項目正加快建設,18 個項目正在辦理動工手續。

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電子科大研究院


創新驅動凸顯高新技術科技優勢

集聚高端要素,營造創新生態,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創新驅動發展勢能強勁!

▷在園區

成都中電熊貓、海威華芯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以通威太陽能、中唐空鐵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集群,以成都航宇、朗星無人機為代表的航空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

▷在電子信息領域

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正在凸顯。總投資280 億元成都中電熊貓8.6 代線項目是全球首條完全自主化建設和運營的8.6 代金屬氧化物液晶面板生產線,該項目目前已實現產品點亮投產,比原計劃縮短了2 個月。

▷在新能源領域

通威太陽能正加速構建全球最大的清潔能源產品製造基地和光伏產業集群,打造切片、電池片及組件的完整光伏產業鏈。

▷在航空領域

成都航宇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含錸超高溫合金葉片填補了國內空白;朗星研製的“無人機”也處於國內行業先進水平。

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海威華芯

為了讓技術、人才、資金、平臺等創新創業要素得到充分整合,高校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轉化,開發區以校地合作、軍民融合為兩大主攻方向, 創新構建了“研究院+ 產業園”“科研院所+ 創新孵化器”兩大模式。

如今園區不僅擁有四川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等高校6 所,擁有中國核動力研究院、核工業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國家重點科研院所6 所,而且已與電子科大、西南交大、武漢大學等6 所高校建立產業園和研究院。

截至目前,園區內科研院所和企業累計建立各級研發機構103 個,其中國家級24 個;園區集聚各類人才6 萬餘人,園區企業累計獲取專利2149 項

同時園區積極謀劃用好雙流科教資源富足這一比較優勢,健全“共建、共管、共享”校院企地利益深度捆綁機制,加快把科教資源轉化為創新優勢和經濟優勢,加快優質科研項目在雙落地轉化。

1-6 月,成功簽約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電子科大科技園等校地合作協議6個;促進通威太陽能簽訂校企合作協議2個。

此外,優化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的發展環境,是園區一貫的追求:

▷結合全面創新改革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全省率先試點投資項目承諾制

▷建立“一窗式”“一站式”政務審批服務;

▷建立“一個大項目一個指揮部”工作機制;

▷不斷優化提升園區“三中心一平臺”黨群服務中心、創新聯盟中心、金融服務中心、政企微信服務平臺

)服務功能。

特別策劃|解讀成都產業功能區: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

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


新跨越大力發展新經濟

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有效帶動了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發展,成為了其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長極。

為加快現代經濟體系建設, 推動城市戰略轉型,實現西航港經濟開發區在新經濟發展背景下的新跨越,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勾勒出新藍圖:

力爭到2022年,打造1個標籤型新經濟產業,新經濟企業發展到200家以上,聚集各類創新平臺50個以上,新經濟主營業務收入突破800億元

目標既定,“如何走”是關鍵。對此,園區確定了基於三大主導產業, 明確“強三優二”的新經濟發展思路, 即重點發展數字經濟、綠色經濟智能經濟,優化發展創意經濟、流量經濟,構建具有鮮明臨空特色的新經濟體系,力爭用5年時間培育1家“獨角獸”企業3 家“瞪羚”企業

園區在做強產業的同時堅持打造高標準配套設施以支撐產業發展。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這裡定居就業,建成一座宜業宜居的產業新城,達到

經濟、社會、城市、環境的和諧共生髮展, 西航港經濟開發區正在加速推進。

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緊扣“中優”“南拓”發展佈局,明確“構建產業生態圈,全方位提升產業能級”“完善公共服務體系,優化城市功能配置” 兩大目標,主動融入高新區、天府新區直管區城市發展規劃,通過對規劃區內部及周邊用地的充分研究分析, 從中心體系、產城單元、配套完善、生態綠色、城市形象等方面優化規劃區結構、合理佈局各功能、梳理道路交通體系,打造宜居宜業、活力綠色的現代化空港產業新城。

在這裡,基礎配套將更加優化。園區正全力推進道路、綜合管廊、汙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建設。

根據建設“公園城市”要求,打造“

兩心三廊三帶多點”網狀綠地系統,即打造兩個中心公園,結合成昆鐵路、成雅高速、貨運外繞線3條生態走廊紅蘭溝、青蘭溝、大壩溝3條水系形成多處生態綠帶。

力爭通過三年時間,著力形成結構合理、支撐有力、功能完善的現代產業功能區

在這裡,城市配套將逐步完善。下一步,園區將按照“鎮街新拓展區+商業綜合體+生活配套區+商業服務中心+小型綜合服務網點”五個層級生活配套,提檔升級公興、黃甲、西街辦配套組團城市功服務功能;

對國有公司收回的部分工業用地調整用地性質,引進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機構;

採取退二優二,退二進三

的方式,植入商業綜合體、創意街區、科技商務、人才公寓、專家樓以及生活文體娛樂設施

肩負新的使命,承載新的夢想, 開啟新的征程。在這片66.6平方公里的熱土上,天府新區雙流空港高技術產業園正在新一輪戰略部署中煥發勃勃生機,一座生態、宜居、智慧的空港新城將呈現在世人眼前!

喜歡就關注產城雜誌

分享城市經濟發展建設方略與細節

來源丨《產城》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