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齲」再不重視孩子牙齒就徹底毀了!

我家寶寶牙齒最開始壞的時候,我們也沒在意,想著寶寶換牙後再好好護理也不遲。現在寶寶牙疼的不行,牙齒都斷了,去醫院看,醫生說我們這叫“奶瓶齲”,要等寶寶換牙後全麻補牙治療,為啥情況這麼嚴重?


寶寶2歲了,晚上還必須吃奶才能睡著,最近我發現寶寶牙齒上總是有黃色汙漬,用手怎麼摳都弄不下來,這是怎麼回事?

在嬰幼兒出牙時期,很多家長都不重視寶寶牙齒護理,認為反正寶寶總要換牙,換牙後再好好保護牙齒不就行了?這種錯誤的觀念,不知道要解釋幾遍,各位家長才能真正重視起來。如果寶寶乳牙壞到一定程度,腐蝕了牙根,到時別說恆牙了,任誰都挽救不了寶寶一口漂亮的牙齒。

(說再多的理論知識都趕不上真實圖片帶來的的震撼)

什麼是奶瓶齲?

“奶瓶齲”再不重視孩子牙齒就徹底毀了!

需要說明的是孩子牙齒脫礦,就需要使用護牙素,護牙素能夠幫助重建牙釉質缺損失 ,降低牙本質敏感 ,為高齲齒風險和有特殊需要的人群提供專業牙齒保護,吞嚥安全。

“奶瓶齲”再不重視孩子牙齒就徹底毀了!

奶瓶齲的發生不僅使乳牙的切割功能大大降低,而且隨著病變加重,會引起牙髓及牙根尖病變,這時孩子會感到劇烈疼痛或牙齦腫脹、流膿,嚴重的還會影響恆牙的發育。

讓孩子抱著奶瓶,就去上床睡覺,幾周,幾個月下來就會這樣,媽咪再不重視也不去醫院治療。。。

“奶瓶齲”再不重視孩子牙齒就徹底毀了!

一旦因齲蝕嚴重無法治療,而將乳牙過早拔除,就會引起恆牙萌出秩序錯亂甚至恆牙不齊,給孩子的牙齒髮育帶來不良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有奶瓶齲的跡象,應及早帶孩子去醫院診治。

為預防齲齒,從寶寶1歲開始,就要逐漸減少使用奶瓶的次數,最晚不超過1歲半。戒斷奶瓶時可改用鴨嘴杯代,之後再過渡到水杯。

如何預防奶瓶齲?

1.首先使幼兒戒除用奶瓶吸奶誘導入睡的習慣,如果在孩子睡覺時必須使用奶瓶,只用白水!

2.不要將牛奶、果汁或其他甜水如軟飲料放入奶瓶,這些液休都含有蔗糖,會危害孩子的牙齒。

3.一週歲後停止使用奶瓶,可訓練用杯子喝奶,喝完奶後可再給少量白開水。

4.讓孩子養成喝白開水的習慣,以稀釋口內及牙間隙殘留的奶汁而起到清潔口腔的作用。

5.使用牙線清潔乳牙鄰面,每日至少一次。

6.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後,就應開始為孩子刷牙。最好是飯後和睡覺前進行,每日至少兩次。

7.三歲以下兒童也可用兒童含氟牙膏刷牙(重點是牙膏的量是米粒大小,這樣程度的量即便吞嚥下去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三~六歲必須選用兒童含氟牙膏(牙膏用量是豌豆大小)。

8.控制幼兒每次使用奶瓶的時間,一般限在10~15分鐘以內,千萬不要讓孩子含著奶瓶睡覺。

9.從孩子長出第一顆乳牙後開始,應每隔3個月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次牙齒。

10.六歲之前都應該由家長幫孩子刷牙。(那些幼兒園有齲齒的,並不是沒有刷牙,而是沒有認真仔細到位的刷牙,完全達不到刷牙的效果,所以儘管刷了,但還是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