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人喪生 2座城市毀滅 20年後重新崛起:日本緣何挺過原子彈?

男人的一生應當儘可能地粗礫艱辛。——山本常朝

幾十萬人喪生 2座城市毀滅 20年後重新崛起:日本緣何挺過原子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本土受到威脅,但軍方代表拒不接受《波茨坦宣言》,組織“神風敢死隊”,打算本土作戰,玉石俱焚。杜魯門決定使用原子彈,一則減少美軍傷亡,二則震懾蘇聯。

於是,日本廣島十二多萬人死亡,長崎幾乎被毀滅,不但如此,美國飛機投下的燃燒彈埋葬了日本大城市的工業基礎,日本天皇和政府的權力移交佔領軍司令部。

幾十萬人喪生 2座城市毀滅 20年後重新崛起:日本緣何挺過原子彈?

這是那個軍國主義的日本應得的,這沒什麼好討論。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人經住了兩顆原子彈,也挺住了巨大的屈辱,二戰後僅僅二十年,日本就恢復元氣,經濟迅速崛起,成為在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且不說這其中技術性、制度性的因素,筆者認為深深影響日本各階層的武士道哲學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它引導日本人以已死之心處事,在毀滅的邊緣獲得新生,而不是去恨,不是把失敗和苦難掛在嘴邊。

幾十萬人喪生 2座城市毀滅 20年後重新崛起:日本緣何挺過原子彈?

日本的武士階層在很長一段時期內佔據著統治階層的地位。其智慧以軍事訓練的形式保留了下來,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紀,甚至更早,一直延續了七百年之久。武士道傳統對日本人的思想和行為各個層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對於二戰以後日本的經濟奇蹟西方很多研究者都從武士道傳統的角度去理解分析。最受西方關注的一本著作是山本常朝的《葉隱》。在這本書中可以看出武士傳統並不是打打殺殺、好勇鬥狠,而是一種頑強堅韌、無畏無懼的生活之道,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山本總結了武士智慧:

(武士)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永遠保持專心致至。

武士之道在於豁出一切。如此一人可敵十人以上。

武士必須頑強過人。

我不懂何為勝利……只懂得決不落後。

男人的一生應當儘可能地粗礫艱辛。

沒有什麼比後悔更痛。

錢,需要的時候就會有,好人卻不容易尋得。

每天都應當沉思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已死之心處世。

從上面的核心精神可以看到,日本武士力求實現完美人格:既是學者,又是戰士,還富於實踐能力;行為上完美無瑕,精神端嚴整肅。

幾十萬人喪生 2座城市毀滅 20年後重新崛起:日本緣何挺過原子彈?

由於這些德行,人們可期待武士在亂世的風雲激盪中建立國家、維持秩序。武士的沉穩和堅定不移可以成為值得會信賴的典範,讓大家都以之為楷模。也正是這種精神使日本人挺過了二戰後的失敗,在荒涼悽慘的廢墟上建立起一個發達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