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共產黨員」李偉——讓素心蠟梅香飄全國,也讓村民鼓了腰包

說到花木之鄉靜觀

大家立馬就會想到素心村的素心蠟梅

而說到素心蠟梅

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

那就是素心村的村黨總支書記李偉

在靜觀鎮,有一個因素心蠟梅而命名的村子叫做“素心村”,目前全村940餘戶村民中,超過半數的村民種植有規模不等的蠟梅。近年來,在村黨總支書記李偉的帶領下,全村黨員群眾轉變思想觀念,積極調整花卉苗木產業結構,以蠟梅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靜觀蠟梅香飄全國的同時也讓村民們的腰包鼓了起來,一個綠色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雛形初現。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街道整潔的素心村

“打工仔”回家務農成專家

今年40歲的李偉,高中畢業便離開素心村外出打工,走南闖北十餘年,回鄉前,在水土鎮一家生產發電機配件的機械廠當技術工人。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村娃,長年在外打工,雖然多時每月工資能拿到三四千,但李偉總覺得心裡少了點什麼。2008年,受世界金融危機影響,機械廠效益下滑,李偉決定回鄉務農。

素心村迄今已有500多年的蠟梅種植歷史,多年來,儘管收入不多,但種植蠟梅已成為當地村民增加收入的方式之一。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回到家鄉的李偉,和父母一樣過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泥土的溫馨和空氣的芬芳,讓他心感踏實之餘,也萌生了在花木上做文章的念頭。

想要在花木上做文章,不懂技術可不行。為此,李偉一頭扎進種植園裡,鑽研起了花卉苗木種植技術,幾年下來,他便成了遠近聞名的花木專家。對於自己掌握到的技術,李偉也從不吝嗇,他經常來到田間地頭現場培訓,把蠟梅修剪、摘心、抹芽、保花、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帶到當地農戶身邊。

深度挖掘讓蠟梅實現更高價值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當時在素心村,蠟梅的價值僅僅是作為一種綠化苗木和觀賞性花卉,村民每年靠出售苗木和鮮切花賺取微薄的利潤。如何增加花農收入?李偉想到了通過深度挖掘蠟梅價值,豐富蠟梅產品,延長蠟梅產業鏈的辦法。

“菊花能製茶,蠟梅為什麼不行?”思想開放,又肯鑽研,很快李偉便做出了蠟梅花茶、蠟梅純露等產品。同時,通過市場調研,李偉聯繫到藥廠,每年將蠟梅乾花作為中藥材出售。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靜觀蠟梅花茶

“世界上有玫瑰花精油、薰衣草精油,但作為‘蠟梅故鄉’的靜觀卻不能萃取蠟梅精油,這是一種遺憾。”李偉告訴記者,只有研發出市場上少見甚至沒有的產品,才能真正提高靜觀蠟梅的知名度。從2016年起,他多次嘗試萃取蠟梅精油,歷經十餘次失敗,2017年初最終攻克了技術難關,成功萃取了首批蠟梅精油。而在此之前,重慶尚無成功萃取經驗。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靜觀蠟梅精油

此外,為解決銷路問題,李偉還在阿里巴巴、淘寶平臺組建了靜觀花鄉網,把獨具特色的靜觀蠟梅產品推向全國,深受消費者喜愛。

建設綠色富裕新農村

蠟梅產業鏈的延伸,直接帶動了蠟梅鮮花價格的大幅上漲。“2016年的時候大概3.5元一斤,今年漲到了7元左右。”素心村花農鄧遠富告訴小布,去年他種植了約3畝地的蠟梅,總收入近3萬元。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資料圖:素心村村民剪蠟梅鮮花出售

隨著市場行情的水漲船高,花農們腰包鼓了,種植蠟梅的勁頭兒也更加高漲。據統計,2014年靜觀鎮蠟梅種植面積約8000畝,到2017年,全鎮種植面積增加至1.2萬畝,僅蠟梅鮮花產量就達到100噸,花農人均年收入達16800元。

蠟梅產業成為了當地新的支柱產業。圍繞蠟梅產業,素心村建起了蠟梅文化博物館、特產專賣店、酒店和停車場,不少村民還辦起了農家樂。

作為當地科技致富的帶頭人,李偉也深得村民們的信任。2011年,他當選為素心村委會主任;2016年,任素心村黨總支書記。在李偉的帶領下,素心村先後被評為2016年重慶市綠色新村、2017年全國生態文化村、重慶市2017年綠色示範村莊等。

“下一步,我們要利用好山清水秀的自然條件,發揮‘蠟梅故鄉’的品牌優勢,大力發展休閒度假旅遊業,讓農村美起來、村民富起來,早日實現鄉村振興。”談及未來,李偉充滿信心地說。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全媒體記者:鄧公平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李伟——让素心蜡梅香飘全国,也让村民鼓了腰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