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區依託衆創空間 培育創新創業民營企業300餘家

7月28日,記者從北碚區政府獲悉,北碚區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培育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依託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和10個眾創空間,培育創新創業民營企業300餘家,引導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2.4億元。

採取“3 2 3 N”空間形態佈局

北碚區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培育民營經濟發展新動能。北碚區與西南大學共建“西南大學(重慶)產業研究院”,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依託2個國家級眾創空間和10個市級眾創空間,培育創新創業民營企業300餘家,引導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2.4億元。目前,全區86.3%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是民營企業,73.8%的有效期內高新技術產品由民營企業開發,民營經濟科技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北碚區民營經濟採取“3 2 3 N”空間形態進行規劃佈局:“3”即在水土、蔡家、新城集群發展,打造民營經濟三大核心區,推動產城融合;“2”即澄江生態休閒旅遊組團、柳蔭都市農業組團,多業齊興繁榮民營經濟,助力鄉村振興;“3”即自貿試驗區蔡家片區、西南大學創意街區、重慶北碚大學科技園,建設民營經濟三大引擎,引領創新驅動;“N”即各個商圈、農旅綜合體、文創園區、綜合交易市場、樓宇等多點開花布局民營經濟發展平臺,鼓勵創業創新。

建立“1 1 4”重點產業體系

北碚區民營經濟還建立“1 1 4”重點產業體系,即1個500億級汽車全產業鏈集群、1個200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4個100億級產業集群(裝備儀器儀表產業、數字經濟產業、材料產業、大健康產業)。

由重慶市科技金融服務中心有限公司管理的重慶市創業種子投資引導基金是該公司和西南大學、北碚區區級財政共同出資設立。種子基金總規模為3000萬元,首期種子基金的規模1000萬元,屬於公益性專項資金,主要解決落戶北碚國家大學科技園、北碚區的創業團隊和種子期創新型小微企業早期融資問題。

為大力支持企業改制上市掛牌,北碚區制定了“1 3”上市扶持計劃,出臺關於進一步推進企業改制上市掛牌工作的實施方案、擬上市掛牌企業儲備庫管理辦法、企業上市掛牌相關政務服務事項辦理規程、企業改制上市掛牌財政扶持辦法,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加大培育和指導力度,助推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