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宣城這24個PPP項目簽約落地建設

近年來,我市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完善機制、依法規範、穩步推進原則,積極推進。

快看!宣城這24個PPP項目簽約落地建設

據悉,我市PPP項目涵蓋了市政基礎設施、國省道幹線、汙水處理、衛生醫療、城市智能化管理、地下綜合管廊等領域。

數據看項目

❖全市共有30個、靜態投資191億元的PPP項目通過財政部PPP綜合信息平臺審核;

❖24個PPP項目簽約落地建設,總投資173億元;

❖開工項目14個,居全省第4名;

❖民間投資和控股項目13個,累計靜態投資90億元。

2016-2017年,全市財政爭取中央和省級PPP項目財政獎補資金3689萬元,其中爭取中央財政獎補資金金額居全省首位。

其中,市陽德路道路工程,市水陽江大道閉合段北段工程,郎溪縣汙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廣德縣S215皖蘇界至鳳橋段公路改建項目,寧國市城北新城綜合開發,寧國市安材、黨校遷擴建及配套路網工程6個PPP項目分別被財政部列入第二、三、四批“PPP示範項目”,寧國市城北新城綜合開發PPP項目入選財政部示範項目案例集。

快看!宣城這24個PPP項目簽約落地建設

“首個”PPP項目

●水陽江大道閉合段北段工程是我市首個PPP項目,具有示範引導作用;

●陽德路道路建設項目是我市首個海綿城市和地下管廊試點,採用設計—建設—融資—經營(DBFO)模式的PPP項目,是民營資本聯合國企合作參與項目建設的模式;

●廣德縣S215皖蘇界至鳳橋段公路改建項目是我省首個按PPP模式建設的普通國省道公路項目;

●寧國市中醫院遷擴建項目是我省首個正式啟動的醫療類PPP項目。

快看!宣城這24個PPP項目簽約落地建設

你可能要問什麼是PPP?來看看這個名詞解釋——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縮寫,是指政府與私人組織之間,為了提供某種公共物品和服務,以特許權協議為基礎,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並通過簽署合同來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以確保合作的順利完成,最終使合作各方達到比預期單獨行動更為有利的結果。

公私合營模式(PPP),以其政府參與全過程經營的特點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PPP模式將部分政府責任以特許經營權方式轉移給社會主體(企業),政府與社會主體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全程合作”的共同體關係,政府的財政負擔減輕,社會主體的投資風險減小。(百度百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