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的20年:日本年輕人因房價失去衝勁

“房子”已經成了中國社會話題中心,這自然也是因為房子就是人們生活的中心之一。

要說比起中國年輕人的買房熱,日本年輕人是真比不上。

根據2013年《住宅·土地統計調查》數據,日本有3217萬戶是購房居住,而1852萬戶是租房居住。僅看年輕群體,若戶主在20歲-29歲之間,90%都租房居住。若戶主在30歲-39歲之間,60%都是租房居住。

失去的20年:日本年輕人因房價失去衝勁

買房要還房貸,租房要付租金。房貸和租金佔年收入的比例可以反映整個社會民眾消費的自由度。從該調查來看,平均每戶的月租金為5.4萬日元,平均年收入為358.3萬日元。年租金佔年收入的比例為18.1%。而20年前,這個比例只有12.9%。這個差距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平均年收入的下降,從414.6萬日元下降到358萬日元,以及平均租金的上漲,從4.5萬日元漲到5.4萬日元。

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均數值。在平均水平以下的例子中,租金佔比甚至高達40%到50%。若戶主不滿25歲,平均年收入就只有157.2萬日元,平均年租金卻高達55.2萬日元。其中東京都和京都府兩地由於學生數量大,租房年輕人支付的平均租金高達收入的45%到50%。

住房費用是固定支出,因此,房租費用一旦高了,就會影響年輕人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和投資,從而加深不婚化和少子化。可以說,經濟上“失去”的20年,給整個社會和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群體特性都帶來了諸多影響。

失去的20年:日本年輕人因房價失去衝勁

比如老一輩日本人時常提到的,日本這一代年輕人身上沒有衝勁。甚至有些常常到中國出差的日本人會提到,彷彿在中國如今的年輕一輩身上看到了日本經濟騰飛時人們身上的衝勁。

衝勁需要有一張“餅”支撐著。在日本這個只要想工作就能有工作的社會,無論如何也餓不死;想要更好生活的人,不少是想努力進入大企業,以保一生基本無憂。至於開創一番新事業,去挑戰行業巨頭?至少在傳統行業裡是比較少見的志向。

失去的20年:日本年輕人因房價失去衝勁

交完房租需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人就會慢慢失去對長遠未來的計劃的興趣,尤其是大環境並不十分景氣的情況下,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加上65歲以上老人超過人口1/4,年輕一代普遍感到這個社會仍舊不是自己做主,因此只想找到一個安穩的生活狀態。

房租和工資比,只是凸顯這個社會失去衝勁的其中一個因素。對於這個問題,日本媒體並沒有高喊房價太高都是房地產公司的錯,雖然東京房價本身和中國一線城市比也真的不高,而是提出政府應該在住房的公共支援上下功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