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近日,一則消息刷屏: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的報告中,日本醫療體系因為“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和“醫療負擔的平等程度”,“國民平均壽命高”等原因,再次蟬聯第一位。中國位居60多位。

西洋君查證發現,目前尚無確切消息證實這是2018年的最新情況,但日本醫療體系近幾年確實有蟬聯世界第一的紀錄。

據《新京報》報道,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佈了《世界衛生統計報告》對194個國家和地區的醫療衛生系統從人類預期壽命、死亡率、接受醫療服務的難度等9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排名,日本憑藉國民預期壽命高、相對合理的就醫費用、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再次蟬聯第一。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世界衛生組織2015年公佈的世界各國預期壽命排行前10,中國排第53

2017年5月,國際權威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中的一篇論文給出了權威的各國醫療質量排名:日本的醫療質量排名為195個國家中的第11位,為世界一流水平,超過了美國、英國和加拿大、澳洲。而排在日本前面的國家,是人口數量從幾萬到幾十萬、幾百萬不等,最高也不超過2500萬人的國家。

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認為,如果綜合人口方面的因素,日本保健醫療質量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

去年《柳葉刀》的論文還介紹,中國在195個調查國家之中醫療質量得分是74分,綜合排名82位。醫療質量得分還未達到日本1990年時的水平。

眾所周知,日本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長壽國。日本人現在的平均壽命是男性約81歲,女性約87歲。而且,日本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三大成人病患者的生存率世界第一。

再看一個數據,日本1.26億人口,人均所擁有的病床數量卻高居世界第一,每千人擁有的平均病床數為13.7床,遠高於世界均值的3.7床。

看到這裡,也許你終於能明白,不怎麼吃水果不怎麼吃蔬菜睡眠時間短工作壓力大,又愛吃油炸食品的島國人民,是如何做到全球最長壽的。

1、日本基本上不存在醫患矛盾

16年我在日本兵庫縣縣廳做國際交流員時,有一天發現辦公室裡的上田小姐正在看中國新聞,講的是當時廣州的醫生被病人報復遇害事件,於是聊起了這個話題。

上田桑曾在北京留學五年,對中國醫院大排長龍,甚至有人賣掛號票的情況都不陌生,自然也能明白其中緣由。畢竟國內醫療資源仍舊稀缺,加之醫保不健全以及使用限制過多都是造成我們看病難的各種因素。於是,我就問了她一些關於日本醫院的事情,也對日本的醫療有了更多瞭解。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首先,日本人的醫保相對普及。有正式工作的員工,如公司職員或公務員,和國內一樣在各自單位每月交醫保,自己負擔一半,單位負擔一半,金額隨著工資水平變動。月薪28萬日元的公務員大概每月醫保在1萬2左右,月收入在50萬日元以上的醫保會高出許多。這部分醫保稱為“被用者保險”。

具體而言,因為日本施行的是全民醫保,公司正式員工去看病時實際只需負擔整個醫療費的十分之一就夠了,其餘的十分之九是由政府和公司給買單的。

沒有單位的人,如個體戶、農民以及失業者,還有低收入人群,會加入“國民健康保險”。因為沒有單位負擔額外費用,所以幾乎是自己承擔,大概每月2、3萬日元。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但這部分被保險者包含著低收入人群,所以也會存在不繳納的情況,自然也不能享受醫保。如果是極其貧困的家庭,當地政府會全額負擔保險費用。但隨著日本老齡化的加劇,醫保支出越來越多,也造成了日本很多地方政府近年出現了財政赤字。

2、日本公立私立醫院醫療水平差別不大

總體來講,日本醫保的適用率及報銷比例相對較高。國內的醫保通常只能在公立醫院使用,私立醫院以及私人診所的牙科或保健往往不適用。但在日本,公立和私立醫院一視同仁,甚至街頭常見的牙科和整骨院也可使用。

至於報銷比例,有這樣一個區分: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圖片來自日本厚生勞動省網頁

根據年齡和是否在職,個人承擔1成到3成。可以看到,即便同樣70歲以上,如果拿到的退休金堪比在職收入,個人依然承擔3成,而低收入者就只需2成甚至1成,這也算是相對公平的政策之一。

而且,日本的醫療水平差距較小。為什麼國內大醫院總是排隊甚至要買掛號票,因為好醫生及所謂的專家號會集中在大城市的個別醫院;此外,醫院環境和設備也因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出現天壤之別。

但在日本,醫生在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的收入水平差別不大,而且日本政府也會保證國民都有相對健全及整潔的就醫環境,所以普通日本人會就近選擇醫院看病,並不會千里迢迢去某名牌醫院指定看某名牌醫生。當然,如果是當地醫院處理不了的疾病,也會給患者開介紹信到大醫院就醫。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3、日本人長壽跟醫療水平有很大關係

很多在日本醫院看過病的中國朋友都說:不用操心要不要給醫生紅包;不用擔心會被用到假藥;不用擔心被支付高額醫療費;也不用擔心看醫生護士臉色。

在日本看病次數不多,以前去過福岡大學附屬醫院,環境之好讓我至今印象深刻。不僅乾淨整潔,大廳的安靜也讓人內心一陣驚歎,當然護士和醫生的服務態度之貼心也十分難忘。還有一次去京都旅遊,坐嵐山的小火車到達一個叫龜岡的小地方,居民少到街上幾乎沒人,但醫院的氣派與街道的淒涼形成巨大反差。

基於以上各因素,其實在日本幾乎不存在所謂的醫患關係,彼此之間的信任度也比較高。但不意味著日本醫院就是天堂,日本電視劇有一大類主題是關於醫生的,《白色巨塔》就是醫院內部權利及利益鬥爭的代表作。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日劇《白色巨塔》劇照

此外,醫療事故在這裡也偶爾曝出。最近一次是神戶某醫院,給9個肝癌患者做手術造成其中5人死亡的報道。後來調查是醫院在沒有達到手術要求的情況下就實施手術才造成了悲劇,在日本一時間也造成了很大影響。

上田桑說,這是醫院為了節省成本採取的做法,不止這一家醫院這麼做,嚴重與否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但無論怎麼說,日本人長壽的很大一個因素與醫療資源豐富有密切關係,男人平均壽命80.5歲,女性86.83歲並非完全歸功於日本飲食。據統計,日本人長壽的背後,其實有將近平均10年的時間是與病患做鬥爭,可見其醫療資源之發達。此外,日本人很在意自己的健康,有一點小毛病都會立即就醫,這是否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日本人的平均壽命連續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推薦一部我很喜歡的日本紀錄片《紀實72小時》,其中有一集《大醫院裡的小便利店》,講述了日本一家比較有代表性的醫院裡發生的故事,也可以窺看到日本的醫生和病人背後隱藏的種種。

當然,希望我們都儘量不去醫院才是正經事兒~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4、日本很多障礙患者也能正常生活

拋開醫療水平不說,日本社會對很多障礙患者的寬容和支持也讓我很有感觸。

在日本街頭或其他公共場合,遇到這些障礙患者,包括唐氏綜合症患者的頻率也高到讓我有些驚訝,有時是他們一個人外出,有時是有家人陪伴,但總收拾得很乾淨,女孩子們會穿漂亮的裙子,揹著搭配合適的包,還梳理著可愛的髮型;男生們也穿著休閒,揹著雙肩包,和普通年輕人出門沒什麼區別。

我一度有些好奇為什麼在日本遇到他們的頻率如此之高,因為患病率高?難道日本不做唐篩檢查?好奇地查了些資料,瞭解到,日本女性在懷孕期間被查出胎兒患唐氏綜合症時,在得到醫生的確認後,可以選擇放棄。有宗教信仰之人或許會做出艱難的抉擇,但大多數父母還是會做出正常的決定。所以,並不是出生缺陷率高才導致的這一現象。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原來如此,或許,並非國內這一群體的數量少,而是他們的社會參與度不高,才讓我幾乎感受不到他們的存在。而小小的島國,因為處處在臺階旁邊設置斜坡,以方便輪椅使用者上上下下;人行橫道的盲道幾乎不會有人佔用,使得他們能夠用盲杖或導盲犬自己出行;以及社會整體的良好治安,讓智商只有兒童水平的唐氏患者也能獨自外出,於是才讓我有了剛開始的錯覺。

後來我又查了日本專為有障礙患者開設的學校,截止2010年,包括盲校、聾啞學校、殘疾人學校在內共計有1000多所,為這個國家的殘障人士開闢了一片可以共同享有的天地。使他們不僅可以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也能在政府和社會的多方幫助下得到一些特殊的工作機會。

日本醫療蟬聯全球第一,憑什麼

▲日本也在積極研製醫療陪護機器人

而在電影院,在商場,甚至在運動場,你也能隨處看到他們的身影,像我們一樣享受著這個世界的悲歡離合的情緒,琳琅滿目的商品,以及揮灑汗水的得意。

於是感慨,在日本,無論是住院的病人,還是一些罕見病人,都能在各種支持下正常生活,體會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尊嚴和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