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式」婚姻是中國家庭離婚前最後的紅燈

聽說過“守寡式婚姻”嗎?這個詞聽起來非常的心酸淒涼,但卻一語中的。

在中國,有85%以上的夫妻是因為父母壓力而結的婚,這種努力適應社會要求的婚姻使女人成為了直接“守寡”的最大笑柄。

那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我身邊的“守寡式婚姻”吧!

“守寡式”婚姻是中國家庭離婚前最後的紅燈

我發小與現在的老公是因為家裡人介紹的,在與這個男人結婚的半月前她還因為反抗父母的媒妁之言住過院(割腕自殺),住院的一個星期裡,她很少說話也沒有任何情緒波動,與她平時裡歇斯底里反抗的樣子一點也不像,發小很小就沒有了媽媽,她十歲那年父親再娶,這些年她只帶過一個男朋友回過家,但是她的爸爸和繼母從一開始就反對她和這個男人在一起,原因是:窮。發小的性格像是隻倔驢,認準了誰就南牆撞到底,不回頭,死磕到該結婚的年紀,家裡人還是沒有絲毫同意這門親事的表態,得到家裡人的祝福才結婚那絕對不是我發小的性格,真正讓她絕望的:是這個讓她死磕到30歲的男人壓根就不想娶她,理由是:窮。

我發小的心徹底的涼了,她覺得人生失去了信任,就選擇了割腕自殺,在那個男人生日的那天,後來她對我說:之所以會選那一天是因為她要讓那個渣男在每一次慶生的日子都記住他殺了一條人命,還是冤魂。

“守寡式”婚姻是中國家庭離婚前最後的紅燈

發小命大,父母發現的及時,死亡失敗。在住院的一個星期裡面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沒有哭泣、沒有取鬧。出院的那一天她突然的說:我想結婚了。她的這一句話可把她繼母高興壞了,當時我在場,看她繼母的意思就差給對翅膀飛了,她繼母眉飛色舞的說:終於想開了呀!女人啊,早晚要嫁人的,幹嘛不嫁個有錢的呢,她的嘴在回家的車上就沒有閉攏過,反倒是發小的爸爸一言不發。其實很早之前發小的繼母就張羅著給發小談攏這門親事,發小個子很高,皮膚也白,外在條件真的不差,雖然家庭不是很富裕,但這些年上門提親的人真的不少,但是發小就一根筋的認準渣男,這個和她談了整整10年的男人最後不要她了,她不是真的想和誰結婚,只是如果新郎不是他和誰結婚都行。

發小的繼母為什麼如此贊成這門婚姻是因為對方家裡有錢,如果發小和他結婚,她繼母將會得到30萬的彩禮錢,在農村,這筆錢足夠發小異父異母的弟弟娶妻生子了。她的繼母巴不得剛出院的發小明天就結婚呢,在她眼裡,發小不過是她的一顆棋子,連繼女都算不上,這些年,發小過的委屈日子她在天上死去的媽媽看的一清二楚,發小總說:

沒事,為了爸我能忍,早晚有一天,我媽會在天上找她算賬的。

後來,發小和這個富二代結婚了,一起吃過飯,這個從小被金錢圍著長大的孩子脾氣真的大得很,發小也是吃不了啞巴虧的人,婚後沒少爭吵。很多次都是半夜裡聽見發小電話裡哭著抱怨說:他又出去找女人了,今天也動手打我了之類的話,說實話,作為婚外人,我沒有過多地話語權去勸她:離婚吧。這樣的話我沒有立場說,這畢竟關係到兩個家庭。我只是不停地嘆著氣告訴她:回來住幾天吧。

沒有任何感情基礎的婚姻結局註定是走向失敗,在這裡我不想用“離婚”這樣敏感的詞語去預測發小接下來的遭遇,雖然在我心裡認為那一天遲早會來,而且,這是我在他們還沒有結婚之前就這樣認為的。我不是嘴毒,只是不願意委婉。

可能在發小的眼裡:十年的戀人最後都沒能在一起,更何況是將就婚姻裡的人呢?

在這裡,就我發小的例子我想說:即使最後你沒有嫁給對的人,無論年紀,等下去,不將就,不妥協。

女人,就怕成為婚姻的傀儡,被牽著鼻子走。

“守寡式”婚姻是中國家庭離婚前最後的紅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