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涼涼?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拼多多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我們無法一言以蔽之!從“道”的層面看:不到3年時間就累積了3億用戶,說明拼多多確實抓住了需要購買價格低廉商品的用戶需求。但從“術”的層面來看,假貨或山寨問題也充分暴露了它的方法問題!如今淘寶聯手支付寶悄然上線“拼團”功能,正面狙擊拼多多,這回擁有信用背書的阿里巴巴會讓我們失望嗎?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近日,支付寶APP內悄然出現了“5折拼團”窗口,在支付寶首頁底部可以找到拼團頁面。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支付寶方面表示,這個功能是“限時拼團”,會分時段給用戶推薦不同的拼團商品。商品全都來自不同的淘寶店家,涵蓋日用、食品、服飾等十多個品類。拼團價比淘寶價格再低一些,很多甚至是打5折的降價幅度。

除了支付寶,眾電商也在搶籌“拼團”市場。今年6月,京東上線了一款名為“京東拼購”的小程序,官方介紹稱,“京東拼購”是基於京東商家,利用拼購營銷工具,通過拼購價及社交玩法,刺激用戶多級分享裂變,實現商家低成本引流及用戶轉化的一個工具,主打“低價不低質”概念。“京東拼購”小程序內不僅開設了9.9元包郵的窗口,更有一些商品拼購價低至1元。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比支付寶、京東更早,網易在2017年就推出了“網易一起拼”、“嚴選一起拼”平臺。目前,網易的拼購平臺包含數碼、服裝、鞋包、居家等商品品類。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於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來說,上線開展拼團業務並非難事,只是新增一條業務線。預計阿里、京東等巨頭不會把拼團購物作為主要的業務來經營,目的主要是對拼多多進行戰略防禦。

淘寶+支付寶來了!

雖然淘寶和支付寶都屬於阿里系,但這兩個軟件一直獨立運作,業務基本不重疊,一個搞電商,一個做金融。但最近支付寶首頁悄然上線的“拼團”模塊,顯然表明二者的合作已邁出了第一步。不過,該功能目前還在測試階段,具體上線的日期也並沒有公佈。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根據產品截圖顯示,“拼團”的欄目名稱是“每日必搶”,但會有限時拼團和拼團價格等元素,商品均為熱銷爆款。“每日必搶”點進去後顯示是“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主體之下的一款支付寶小程序,“拼團”被作為獨立功能安排在第二欄,第三欄仍然是熟悉的“購物車”,第四欄則是“訂單”。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相比較絕大多數電商App和各平臺小程序,“每日必搶”在獲得支付寶首頁推廣的同時,底部欄目去掉了“我的”或者“個人中心”。因此,它至少需要用戶已有淘寶賬號及其所綁定的支付寶賬號才能使用。另外,本次支付寶拼團的方法也較為多樣,不僅可以自主發起拼團、邀請好友外(類似拼多多),還能由系統匹配,加入到已經開始的拼單中。

與拼多多不同的是,支付寶的信用體系能為假貨治理提供幫助。眼下說到“拼團”,更多是類似於拼多多那樣的熟人之間拼單,但侷限於熟人圈的拼單效率其實不高。支付寶的信用體系恰恰能幫助解決陌生人信任的問題,讓陌生人發來的拼單、第一次看到的店家,有了辨別可信度的依據。拼團模式的發展空間也將因此大大拓展。

其實,這已經不是淘寶第一次在“拼團”電商上發力了。在前幾個月時就已經推出“淘寶特價版”,宣佈要進行“消費分級”。 如今,淘寶與支付寶聯手“拼團”,再次印證了淘寶致力於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的決心。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根據阿里今年5月初發布的財報顯示,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阿里旗下中國零售平臺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5.52億,較上一季度末增長3700萬,創下IPO以來的最高值。阿里CEO張勇披露,這些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主要來自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另外,從胡潤研究院發佈的《世茂前海中心·2018第二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來看,螞蟻金服也以10000億人民幣的企業估值位列排行榜之首。近年來,支付寶不斷結合阿里旗下的各類生活服務,早已不再是單純的支付工具了,經過當前“拼團”的合作試驗,未來雙方的合作形式會更加多樣化。

如今,如何在穩定和服務好現有用戶群的前提下,開拓更廣闊的用戶市場,是雙方未來需要共同考慮的問題。

本質上,拼團≠假貨,而是消費者通過發起拼單向廠家、商家傳達精準需求的模式。一方面,廠商可以更好地調整供給,減少庫存;另一方面,拼團自發形成推廣渠道,壓縮廠商的營銷成本。

分析人士認為,低價不低質、嚴格把控供應鏈的拼團模式,還將給淘寶和支付寶帶來大量的三四線城市以下,以及農村地區的新用戶。

拼多多一路發展到如今,儘管被諷刺為五環外的假貨集中營,但背後的資本確是豪門級的。據悉,在拼多多的A輪融資裡,丁磊(網易)、王衛(順豐)、段永平(步步高)和孫彤宇(阿里巴巴高管)就拿出上千萬元給他。目前騰訊是其第二大股東,可見微信的傳播模式為拼多多提供了多大的幫助。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客觀地講,雖然馬雲和劉強東效仿拼團模式,但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拼多多的用戶和淘寶、京東用戶重疊度極低,甚至拼多多商家也和淘寶、京東商家也截然不同。通俗地說,一個在五環內,一個在五環外,廣袤的農村市場。

這些許多四五線城市用戶沒有財力去購買價格高昂的高品質商品,在商品消費上,卻對價格更為敏感,拼多多上低價產品無疑給這些買家帶來希望。對此,創始人黃崢辯稱,“山寨不等於假貨”。

支付宝一出手,全民diss的拼多多要凉凉?

不過,這一說法並不被市場買賬。有網友說,山寨品牌如果真的質量過關,性價比高的話,完全可以打自己的品牌了,根本就不需要高仿碰瓷知名品牌。美版拼多多「Brandless」就是實例。雖然所有商品僅需3美元,卻因高性價比而大受主流媒體好評。

正因為受假貨和山寨品影響,上市6天拼多多市值就蒸發了600億,以至於美國6家律所發起集體訴訟,向其索賠。現在,國內網購巨頭也開始出手,對拼多多進行圍剿!

接下來,是繼續五環外的低價策略,還是提價保障商品質量?拼多多也必須要做出選擇了!

消費升級≠售價升級!品質提升,價格不變甚至下行,這樣的消費升級其實一直在發生。看看我們用的手機就知道,現在的千元機配置,放在幾年前連旗艦機都做不到。所以,衡量消費升級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價格,而是品質。從這一點而言,消費升級並不等於售價升級,而是消費品質量、消費環境和消費者心態的日臻成熟。希望市場上的“拼多多”們能及時認清這一點,在滿足消費者低價需求的同時,能在商品質量上下功夫,不忘自身的社會責任。

真正的商業競爭還是要回歸到產品、資源和用戶體驗。“每日必搶”上線後,可能意味著小程序時代的電商大戰正式打響了。“微信+拼多多”戰隊VS“支付寶+淘寶”戰隊,你選擇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