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動優勢不足8個月已被罰2860萬 海聯金匯「史上最貴的收購」買到了啥

联动优势不足8个月已被罚2860万 海联金汇“史上最贵的收购”买到了啥

央行再開鉅額罰單。

8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官網發佈消息稱,針對國付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聯動優勢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聯動優勢”)的違法違規行為,前者被罰沒4646萬元,後者被罰沒2640萬元。

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聯動優勢是海聯金匯(002537)全資三級子公司,今年以來因支付業務等違反相關規定,已被央行和外管局多次處罰。

據悉,聯動優勢是海聯金匯2016年收購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目前正處於業績承諾期,今年其母公司業績承諾為淨利潤3.2億元。在業績承諾最後一年頻頻被監管處罰,聯動優勢是否存在為業績達標而在經營中放鬆風控的行為,承諾期後會否存在業績“變臉”,引人關注。

联动优势不足8个月已被罚2860万 海联金汇“史上最贵的收购”买到了啥

頻頻被央行、外管局處罰

联动优势不足8个月已被罚2860万 海联金汇“史上最贵的收购”买到了啥

山東財經報道瞭解到,聯動優勢此次被處罰,源於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對其開展的支付業務和跨境外匯收支業務執法檢查。

經查實,聯動優勢未能採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客觀上為非法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聯動優勢公司還存在特約商戶資質審核不嚴、未按規定使用客戶備付金、部分支付賬戶未達到實名制認證要求、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等違法違規行為。

央行稱,“聯動優勢公司引起大量舉報投訴,社會影響惡劣。”綜合考慮聯動優勢違法違規行為的事實、性質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等具體情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對聯動優勢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1207.92萬元,並處罰款1431.97萬元,合計罰沒2639.89萬元。

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這並不是聯動優勢今年第一次受罰,此前其還被外管局處罰,聯動優勢安徽公司也曾被罰。

就在不久前的7月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北京外匯管理部對聯動優勢開出215.05萬元的罰單,原因是“違反規定將境內外匯轉移境外”。

更早之前的2月11日,聯動優勢安徽分公司因違反銀行卡收單業務相關法律制度規定,被人民銀行合肥中心支行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並處6萬元罰款。

不足8個月時間被罰3次,還包括一張“超級罰單”,聯動優勢在合規方面可謂備受考驗。

海聯金匯也在6日晚發公告表示,“將按照要求足額交付罰款”,同時聯動優勢“已經針對違規問題開展自查,並完成大部分整改工作,後續將積極落實各項監管要求,加強商戶審核及日常監控工作,完善風險合規相關管理制度”。

如此“冒進”因為業績承諾壓力?

山東財經報道瞭解到,聯動優勢是國內最早進入第三方支付領域的企業之一,擁有中國人民銀行全國範圍內從事“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三張業務許可牌照。

2016年,海聯金匯(時稱海立美達)以非公開發行方式,作價30.39億元收購聯動優勢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聯動優勢科技”)91.56%權益,並通過回購最終把聯動優勢科技變為海聯金匯全資子公司。

联动优势不足8个月已被罚2860万 海联金汇“史上最贵的收购”买到了啥

而聯動優勢正是聯動優勢科技的全資子公司之一,另外兩個子公司為聯動保理和安派國際。

據瞭解,海聯金匯擬通過此次收購打造“工業製造+互聯網金融信息技術服務”雙主業驅動的發展模式,但超過30億的定價,還是讓媒體當時把聯動優勢科技稱為“史上最貴”的被收購支付企業。

不過,從財務數據來看,聯動優勢科技當時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和業務合同續簽、營業收入下降的風險。

具體表現為:聯動優勢科技的移動信息服務、移動運營商計費結算服務、第三方支付等業務的業務合同大部分為一年一簽或兩年一簽,而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8月聯動優勢科技的結算客戶主要為中國移動及其下屬子(分)公司。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移動正是聯動優勢科技的原股東之一。

據披露,聯動優勢科技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1-8月營業收入分別為10.3億元、7.5億元和3.9億元,分別實現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11億元、1.94億元和6779萬元,亦呈下降趨勢。

但根據業績補償協議,股權出售方承諾聯動優勢科技2016年至2018年淨利潤應分別不低於22063.53萬元、26365.92萬元和32167.32萬元。

神奇的是,在收購完成後,此前一直下行的聯動優勢科技業績開始V形反轉,2016年、2017年合併淨利潤分別為22544.23萬元、27816.24萬元,完成了業績承諾。

不過,山東財經報道注意到,聯動優勢科技這兩年的淨利潤,都是在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及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影響後才達標的,如果不考慮這兩項扣除,聯動優勢科技2017年合併淨利潤僅24229.67萬元。

2018年,聯動優勢科技承諾淨利潤更高,要達到3.2億元。

在這一背景下,聯動優勢頻頻因業務違規被處罰,是否存在為增加業務收入、擴大利潤,而放鬆業務合規審核的因素,值得關注。

另外,聯動優勢三次處罰被罰沒2860.94萬元,已佔到海聯金匯2017年度金融科技板塊24229.67萬元淨利潤的11.81%,不可謂不多,是否會影響業績曾諾的兌現,同樣引人關注。

山東財經報道記者為此曾致電海聯金匯證券部,其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因在半年報窗口期,有些問題暫時無法解答。一切以公告為準。(記者 段海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