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世界語協會明確「一個中國」立場

國際世界語協會明確“一箇中國”立場

【荷蘭鹿特丹訊】國際世界語協會領導班子最近就“臺灣問題”進行了專題討論,將之前國際世界語協會網站上部分模糊不清的臺灣稱謂標註為“中國臺灣”。同時決定,臺灣人員今後將以"中國臺灣"代表名義參與國際世界語協會主辦的各項國際事務活動。在今年7月28日召開的近80個國家1600人參加的第103屆國際世界語大會上,臺灣參會人員將以“中國臺灣”代表名義向大會致辭。

國際世協成立於1908年7月,其宗旨是推廣和使用簡單易學、平等公正的世界語(Esperanto),為解決國際交往中的語言問題而努力,便於人們之間的各種精神的和物質的聯繫,不管其國籍、種族、性別、宗教、政治和語言的差別;在會員中培育一種團結的堅強感情並啟發他們對其他人民的理解和尊敬。中華全國世界語協會於1980年在第65屆國際世界語大會期間被接納為國際世協團體會員。

每年一度的國際世界語大會是目前全球唯一不用翻譯的大型國際會議,世界各國參會人員都使用同一種語言——世界語(Esperanto)。 據2016年出版的《國際教育雜誌》報道,學會世界語只需學會其它外語所需時間的六分之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信使》雜誌從2017年5月開始用世界語出版發行,讀者遍及150個國家。

國際世界語協會明確“一箇中國”立場

國際世界語協會總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