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棲息地——書店


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承載了醫我輩之愚笨的重大任務的書店,悠悠千載,不負眾望,讓我們輕浮的靈魂有了歸宿,讓人類歷史在此繁衍壯大。位於北京的老字號中國書店,店的匾額由郭沫若題寫。

臺灣台北的文化地標——誠品書店。誠品,讓讀書永遠不打烊。臺灣流傳一個說法:如果說世界最高的101大樓是臺北的地理地標,那麼,誠品書店則是臺北的文化地標。臺北被世界認為是“最佳居住城市”的原因之一也是這裡有書香滿溢的誠品。

江蘇蘇州的誠品書店,是臺灣誠品書店在大陸的第一家分店。雨果曾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我們的高尚的靈魂,將在書籍裡找到人生的方向,而書店,讓我們找到了靈魂安放的地方。

可怕的書店,是人跡罕至的書店。書店,就應該人流熙攘,安靜而安詳。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有詩云: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武漢有“中國最美書店”之稱的物外書店,由臺灣建築界泰斗、誠品書店設計師李瑋珉操刀設計,24小時營業。

高爾基說:書籍是青年人不可分離的生活伴侶和導師。美國大型網購平臺亞馬遜在美國西雅圖大學村開設第一間實體書店。有別於其他書店,亞馬遜書店內的書籍將正面擺放,讀者可清楚看到封面,而非只露出書脊。

在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個小書店用的書。卡萊爾曾說,書中橫臥著整個過去的靈魂。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前人知識的積累,還有他們不死的靈魂。

“中國最美書店”之成都鍾書閣。大膽誇張的吸睛造型、溫馨和煦的燈光、移步換新景的設計、觸目可及的蜀文化元素,面積1000 平方米的成都天府大道銀泰中心鍾書閣開業來吸引了大量的讀者和遊客,成為成都城市文化新地標。

讀者在“中國最美書店”之成都鍾書閣閱讀和選購書籍。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籍給了我們創造的力量,是我們思想的源泉。

北京,PAGE ONE 書店。高爾基教導我們,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們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江蘇南京,資歷最老的個體舊書店—學人書店。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讓我們在書海揚起風帆,勇往直前。

讀者在安徽省亳州市建安文化廣場之意書社翻閱書籍。讀書,就好像在享受一頓饕餮盛宴,無論老幼,無論男女,我們都徜徉在書海,不能自拔。

英國英格蘭肯特郡羅徹斯特。巴金斯書店——英國最大的二手書店。知識無國界,讀書無國界。書是全世界人類進步的階梯。

互聯網浪潮下,傳統實體書店受到巨大沖擊,而集書館、書店、茶館或咖啡館的特點於一身的書吧卻越來越受到熱捧,“泡書吧”也正成為很多年輕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24小時開放的書吧,吸引了眾多市民爭當“書蟲”。

科洛廖夫說:人離開了書,如同離開空氣一樣不能生活。人不能一日無書,就好像人不能一刻離開空氣。

書進入電子書的屏幕,表現了科技時代,書籍已經不止在實體書中存在,我們還可以在電子書裡找到書的影子。但是,紙質書的質感,實體書店的存在感,將永遠不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因為,只有在這裡,我們才可以撫摸到靈魂的樣子,才能找到我們的歸宿。書店,永遠是我們靈魂的棲息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