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眾所周知,小米一旦與格力之間稍微擦出點兒“火花”,那必定會引來大量吃瓜群眾的“圍觀”。說起小米,每個人的腦海裡浮現的無疑是手機產業,而對於格力,不用說,必定是空調。可想而知,這兩家企業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各有千秋,但是,作為“對手”,雷軍似乎開始與格力搶起了“飯碗”。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與“董小姐”的十億賭約

小米“槓”上格力核心產業推米家空調,突如其來的跨界“打劫”,對於消費者來說,買賬?些許困難。

說起雷軍和董明珠的賭約,還得讓時間退回到五年前,二人都入選2013年度經濟人物。小米公司的雷軍打下賭注:"請全國人民作證,五年之內,如果我們的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格力集團的董明珠董總輸我一塊錢就行了。"

不曾想,董明珠霸氣放言毫不示弱當著全國觀眾的面接下了這個賭約並表示:一元錢沒什麼好賭的,要賭就賭十億元。

如今,在“10億賭局”的最後一年,雙方也在對方的領地加速了擴張的步伐。而小米執意殺入格力腹地,醉翁之意不在酒?小米在空調的道路上能走多遠?又是否會對格力美的造成壓力?這難道是“十億賭局”後最後一擊?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據悉,小米的“米家互聯網空調”正式上市,通過一系列運作,小米已在自家的空調體系中引入“格力+長虹”班底,主打智能。殊不知,這已是小米第三次殺入空調市場。

曾早在2015年小米與美的合作青春智能空調。2017年小米生態鏈公司智米推出全直變頻空調,隨後更是打出了4399元的高價,看齊進口高檔品牌。對比小米手機、電視往日的輝煌,這兩款空調毫不誇張的說是赤裸裸的試錯。

推出之後雖說短時間內吸引不少消費者的關注,但呈現的結果卻反響平平,即使在小米的粉絲群內,也只能稱之為“叫好不叫座”(即專業人士評價較高,但是觀眾不買帳)。因此,小米官方亦從未公佈這兩款產品的銷量數據。3年內2次失敗,此次復出,重回“小米模式”,這次小米能圓空調夢嗎?

“年輕人的第一臺空調”

小米空調相對於美的,格力等品牌來說,添加了許多智能方面的新功能,從外觀上來看,小米空調看上去簡潔大方,顏值比傳統空調高;從價格上,公測價格999.5元,正式價格1999元,相比市場上其他牌子變頻1.5匹的空調,從一線品牌格力美的的3000左右價格,可以說雷軍做的空調只賣半價,這是公然挑釁還是調戲呢?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先不提米家互聯網空調自身擁有什麼樣的“獨特才能”,就目前國內的空調市場來說,毫無疑問,格力空調有絕對的市場,它的質量口碑想必對消費者來說也是有目共睹的。智能家居重點在互聯互通上 而不是產品研發上,產品都靠代工,那麼小米空調水平肯定遠遠不如格力。

不管怎樣,從小米手機到各種家居用電,小米的服務範圍更加大,涉及領域也更加廣,而關於服務和售後,小米也比較有保障。此次小米雖以互聯網思維來重塑傳統行業,是值得稱道的事情,但如果製造業加上互聯網就可以做好,那麼是否中國的所有產業早晚都是小米的?希望其能注意節奏,畢竟光靠低價來衝擊市場,只會迫使產品的質量下降,最終整個市場會被小米攪亂。

米粉一秒變黃牛

但不得不提的是小米的產品具有高性價比,造成了“加價空間”,導致多年以來都非常受黃牛們的喜愛,而今米家空調,同配置比傳統大廠的空調便宜幾百至一千元,價格相當吸引,更是逃脫不掉此番命運,因為很多米粉都已經熟練到隨意可以進行倒賣了!

據悉,小米互聯網空調的第一個用戶,在收貨不到2小時就把空調掛在閒魚、就這麼轉賣了……低價買,高價賣。大寫的尷尬,著實心疼小米1秒鐘。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能順利搶到第一批半價公測空調(價值999.5元)的人,可想而知,一定是位相當有經驗的老米粉了,原以為他會讓師傅安裝自用,萬萬沒想到.....他拒絕了安裝並原封不動拍照上傳二手交易平臺,1900轉賣了,900多元的差價,這一波操作,可謂是讓人有些猝不及防。

至此,此次的半價試用活動,在網上鬧出了一個笑話,一時間傳播整個互聯網圈。眾多網友紛紛表示哭笑不得,一來心疼小米虧本搞公測讓米粉可以第一時間體驗到新品,結果卻親手扶起了一大波黃牛。二來是感慨“所謂”米粉終究沒能抵過金錢的誘惑。

小米之所以公測,其目的是希望首批用戶體驗產品反饋意見,結果沒曾想被“有心人”加價幾百元秒變黃牛。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隨便搜索,都有一大堆米家空調在出售,價格從1500~1900元不等。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對於該事件,小米市場部總監回應頗有無可奈何之情,聲稱就算是真的,也不能因為個案而改變初衷和做法。市場交易自由,黃牛們所做的事情也並非傷天害理,小米其實也無權干涉,只能眼睜睜看著。真客戶買不到,黃牛倒是養肥了,這就是小米的真實寫照。由此可見,過去這8年時間裡,與小米一同並肩作戰的不是米粉更不是消費者,而是黃牛,不禁有些涼涼~

當小米遇上格力:市場需要攪局者

最後小編認為,小米若是和格力開始全面競爭,屬於商業模式的降維打擊,力度不亞於騰訊微信對移動的電話衝擊。其次,從格力管理層的拒絕分紅的霸氣和對銀隆的投資判斷來講,能力已經退化的很厲害了。格力也許能維持掙扎一段時間,但結局已經註定。

這就是中國實體的現狀,彼此跨界,自己主業都做不好,問題是沒一個高精尖的,又談何復興?用心做製造業的才理應得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