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拍藝術網:光緒年造-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

銅幣,銅製的錢幣,亦稱“銅錢”。銅幣主要指清末民初時期的無孔銅幣。中國是使用金屬貨幣最早的國家。而金屬貨幣中,歷代又以銅幣為主。中國在殷周時期固以齒貝為貨幣,後因真貝不夠,乃用仿製品銅貝代之。銅貝是向金屬貨幣過渡的形態。

清代機制銅圓的鑄造由廣東開始,仿香港銅仙鑄造機制銅圓。機制銅圓較之方孔銅錢鑄造精良,市商樂用,流通順暢。次年,沿江沿海各省准許仿鑄。爾後,全國各地紛紛開機鑄造銅圓。故當十銅圓的鑄造地各異,這是區分不同當十銅圓的最明顯特徵。清代當十銅圓主要分為兩大類:光緒元寶和大清銅幣。大清銅幣因其版面設計優雅,雕刻精良,故被譽為中國近代制幣中的十大名譽品之一。

虎拍藝術網:光緒年造-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

“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中央鐫刻陰文或陽文省名簡稱。計有:1、中央戶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雲;10、滇;11、川滇;12、贛;13、閩;14、粵;15、浙;16、蘇;17、皖;18、東;19、寧。

其中“大清銅幣”鑄有“戶部”二字較為特別。下面介紹一枚大清銅幣戶部,錢幣正面珠圈內書“大清銅幣”四字直讀,正中陰刻“鄂”字,兩側中央鑄有“戶部”二字。珠圈外上環書滿文字體,左右分書“丙”“午”紀年及“戶”“部”二字,下環書“當制錢十文”;錢幣背面珠圈內鑄蟠龍紋飾,珠圈外上環書“光緒年造”,下環書“大清銅幣”英文字樣。

虎拍藝術網:光緒年造-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

目前就有這樣一枚當制錢十文“大清銅幣戶部”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虎拍藝術網。這枚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無論文字和紋飾,鑄造皆十分精緻,凸凹鮮明,文字筆劃和紋飾線條圓滾,顯示模具衝壓著力深打。錢幣文字清秀俊美,大氣磅礴,背面龍紋打造深峻清晰。錢幣保存完好,包漿自然。

虎拍藝術網:光緒年造-大清銅幣戶部當制錢十文“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