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被戲稱爲「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提到鄭州大學,很多人對它的印象都是招生人數最多的“巨無霸”。的確,該校目前在校生數量約為7.5萬人,而2018年的招生計劃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8萬餘人。人數之多,全國罕見。然而,很多人在調侃的時候,卻不知這背後承載的是一個省的“重點夢”。

1

河南省高教貧弱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是這種情況並不是由來已久。早在1909年,河南省就有一所焦作路礦學堂(今中國礦業大學),是我國創辦最早並一直延續至今的礦業高等學府。該校後來碾轉遷至江蘇省徐州市。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鄭大

1912年成立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國立河南大學)更是在河南高教史上抒寫了最絢爛的一筆,是民國時期的著名高校之一。之後由於校內派系紛爭和院系調整,該校發展後勁不足,歸於平淡。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河大

新中國成立一段時間後,由於河南省高教力量已經相當薄弱,因此中央政府決定將山東大學遷往河南,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計劃破產。現實困境依舊還在,於是由多所大學援建的鄭州大學在1956年正式宣告成立。鄭大的創立雖然緩解了河南高教“飢渴”的局面,卻不能從根本改變狀況。

為了提升高教實力,河南省在1985年做了一次大膽的嘗試。新中國第一所中外聯辦的綜合型高校黃河大學於該年在鄭州成立,著名數學家秦元勳擔任該校校長。較為可惜的是,因為與時代脫節,與當時環境不適,黃河大學最終關閉併入鄭州大學。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鄭州大學

因此,鄭州大學成為河南省做強高教的唯一選擇。

2

鄭大成為這個中原大省的高教幾乎唯一的寄託,於是在2000年,在省政府的主導下,原鄭州大學、河南醫科大學、鄭州工業大學宣告合併,本次合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鄭大的實力,卻也落下了“規模極大”的病根。

河南待鄭大不菲。鄭大先後成為該省唯一一所“211”建設高校,全國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如今更是拿出幾十億資金來配合鄭大的“雙一流”建設。因此,承載著中原學子希望的鄭大在每年高考中都會投放相對較多的招生指標。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鄭州市

2018年,河南高考人數近100萬。與之相反的卻是,河南省的重點大學錄取率極低。2017年,該省211錄取率僅為4.14%,全國倒數第三。之所以還能超過兩個省份,這都是鄭大的“功勞”。

有很多人在調侃這所學校,卻不知這“巨無霸”背後呈現出的心酸。這所大學幾乎承載了一個省的希望,擔負著“中原崛起”的重任。成為“巨無霸”不是為了利益,而是為了數萬中原優秀學子。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洛陽市

3

高校的發展需要時間的積澱,長期的建設。雖然入選“雙一流”工程,但是鄭大要走的路其實還很長。更何況它是帶著某種使命前行。

鄭大之大,很大程度是迫於無奈。放眼望去,省內除了河南大學幾乎再也沒有“拿得出手”的大學。因此,作為大省的驕傲,它必須擔起一定的責任。

鄭大被戲稱為“巨無霸”,卻很少有人知道這背後承載的“重點夢”

鄭大

鄭大圓了很多河南考生的“重點夢”。能夠在家門口上一所重點大學是諸多學子的夢想,只是在這裡,實現這個夢想很難。所以鄭大的擴招變得尤為必要。

大學應當有的潛心發展,面對外界的“誤解”,不必理會便好。用實力說話,才鏗鏘有力,相信這所承載著“中原夢”的大學在未來也會發展的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